怎么才能让白斑停止发展 http://m.39.net/pf/a_6513404.html
“培根美食坊”是我们格外喜欢的生活实践课程,在这里我们可以与同伴一起小组合作,共同制作美食。
端午节前夕,我们又迎来了美食坊活动。这一次,我们要学做传统美食——包粽子。
万事俱备,准备开工!在老师的细心讲解下,同学们体验着,米和粽叶的比例、裹紧包住的要领、线绳的捆扎等,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成功,越来越自信,转眼粽子就堆成了小山。
端午将至,师使诸生之美食坊制粽。众人闻之,大喜。皆欲试制其粽。取大小二叶,叠之,以米、豆填其中,而后置枣于米、豆中。折其叶,包其边,以顶而卷之下,然以绳缠之,其香四溢。诸生望以尝之。(六年一张仕博)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房。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又在耳边萦绕。桌板上这一个个四角玲珑的粽子,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希望。
视频讲解看完了,教室里异口同声:“会了!”老师笑了,每一条皱纹里都夹着看穿一切的通透。
开始动手包了,从水中拎出两片叶子,叠在一起,之后……忘了!老师温暖的大手紧握着小手,温馨的小声应和着大声,折一下,再放米,最后一步系绳,一个精巧粽子跃出刚刚视频上的画面,蹦到你手中、他手中、我手中,公之于众。
同学们便开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有的由粽子联想到了历史,追根溯源,不禁感叹屈原的爱国情怀,捏出的粽子方方正正,像流传五千年的汉字;有的同学只是对这个节日心怀感恩,可以吃到粽子,捏出的粽子认认真真,倒有点儿像个心形;有的同学有点儿为毕业伤感,便珍惜这个机会,捏出的粽子规规矩矩,扁扁平平,像即将拿到的毕业证书。心境不同,捏出的粽子也不同。
看着这笑容满面,听着这欢声满堂,感受着这情义满怀。看,那同学举着粽子,自豪地扬起嘴角,手上再比个“耶”,多么悦目;听,那爽朗笑声、窃窃私语和互相鼓励,多么悦耳;感,那默契眼神的碰撞,那手指互动的火花,多么悦心!
那一个个粽子不禁让我想到:粽子中的米就是我们,有的像红豆,出类拔萃,有的像白米,普普通通。可无论如何,每一粒米都是独一无二的。外面的粽叶是老师、父母,保护着我们,而传统节日就像紧绑的绳,使我们更团结,更快乐,更温馨。
端午,一个祭奠忠魂的节日,一个吉祥祈福的节日。一小时的包粽子活动虽然很快结束,但留下的,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还有对未来的期盼与憧憬。(六年三班聂欣羽)
临近端午,师同诸生往美食坊包粽,诸生皆欢喜。初试包粽,余慎之,将两叶相叠,折筒后置米,一手握至尖端,一手夹叶而卷之,扣于米上,将绳紧缚之。粽制成,余以此为趣。诸生皆望品米粽之香,共盼端午。(六年一刘卓妤)
培根六年,端午盛会,与美食坊制粽子。进则觉粽香满堂,到台上,粽叶飘飘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
众人皆出手段,两折使之形锥,置糯米,再折,绕线,乃成一粽矣。粽叶浸于水中,闻之则粽香浓郁。转台,只见数百只粽叠于盆中,几人欲查之,未果。
糯米甚多,泡之则胀大,晶莹剔透,似天上之灵,粽叶乃其所。
仰观美食坊之欢乐,俯察粽子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余,信可乐也。望次日食粽,口水不觉已逾千尺。
(六年二班王骊丁)
正午进坊望粽,梦回屈原愁怀。单人袖挽意踌躇,膳堂听师令。手作织女翩飞,粽如美玉无瑕。了却佳肴身逍遥,为得师生阵阵惊,只怜光阴逝。(六年四陈航宇)
鲜亮亮的粽叶裹上白白的米和大红枣真是好看,闻着粽叶的香味,摸着一粒粒米,真是佩服我们的祖先,真是聪明智慧,这种饮食方法别具特色,越端详越可爱,大概这就是劳动后才会拥有的成就感吧。
岁在辛丑,会于美食之坊,于端午包粽也。同窗毕至,师生咸集。此室有碗柜壁橱,粽叶糯米,又有清流水池,镶嵌其中。引以为制作桌台,立于其次;虽无煎炒烹炸之盛,一包一折,亦足以感今怀古。室内,灯明气清,饶有微风拂过。远怀历史之悠,近感文化之盛;所以品味觉韵,足以极视感之娱,信可乐也。
夫国之文韵,悠久多形也。或以诗书而表,百家争鸣;或以建筑而现,雄伟宏大;或以美食而品,回味悠长。虽形态万殊,皆示世人以国之博,以国之深,以国之大。向之所荣,已为陈迹,则能不为之兴怀乎?一米一粽,感当年屈夫子之节,岂不惜哉?
每品端午香粽之余,感四海文化之博大,未尝不暗自噫吁。前人遗我辈者,气者,节者,情者,操者。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六年四张毅铭)
在端午清新的氛围里,我们迎来了六年级独有的包粽子活动。
进了美食坊,扑鼻而来一阵清香。粽叶墨绿而平整,狂野而不失高雅;糯米雪白又晶莹,平静中又不失可爱。视频中的人将两片叶子根对根地重叠,然后两片叶子成圆锥状,用勺子盛一点米,一颗枣,然后再包紧了,用绳扎上。我一边看着视频,一边自信地想:就这么几步啊,太简单了。
步骤看似简单,我们小组四人充满了信心,拿起粽叶就开始各自摆弄。我边卷边嘀咕:“视频里就是这样啊!我怎么就弄不好啊?”终于把叶子摆好了,我在盆底捞了一撮米,缓慢地倾入粽叶中,水珠一滴一滴地从粽叶里探出头,又飞快地降落,像一个个跳水运动员一样,跳入水中,激起涟漪,一圈一圈地向外扩散开去。有一两个“调皮的孩子”顺着我的胳膊,缓缓地向下流,痒丝丝的,清凉又舒畅。手指微微用一点力气,断断续续的小水珠似乎就连成一条银白的线,涓涓地淌着,缓慢地涌入水中;小段水线落下后,往往会弹起一小滴水,在水面上跳跃。水中波纹荡漾,水面如同一面哈哈镜,映着灯,映着粽子,映着我们喜气洋洋的脸,忽大忽小,有趣极了。
我将那粽子紧握在手中,右手一根线紧紧地将粽子包裹住,如同母亲紧紧地将孩子抱在怀里。那粽叶已有了我的温度,像被朝阳照过一样,暖暖的。粽子乖巧地躺在我的手心中,我看着它,好像看到了一个有灵魂的孩子。我不忍心将它放下,但时间有限,我只得恋恋不舍地将它放在桌上。
同学们的粽子都包好了,所有的粽子,都放在盆里,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挤着、闹着。空气中充满了糯米的清香,那香气涌进鼻腔,让人不得不注意它。我深吸一口气,清香溢出了肺部,冲入了脑部,顿时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
我突然想到,包粽子吃粽子也许并不重要,这些流传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才是最重要的,值得我们代代传承。(六年三班徐高芷琦)
六年小学即将毕业,越来越不舍得这温馨幸福的少年之家了!每一次的校园活动都是未来最美好的回忆!我们一定会记得,这个不一样的端午节!
图文:六年级学年组
责任编辑:唐静
总审编:张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