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你走进瑜伽馆,开始练习时,
总是听不懂老师的口令?
找不到正确的发力点?
还有,为什么我连体式这么吃力,为什么别人可以很轻松?
还有,为什么,我产后一直会肚子大?
不管试了很多种方法,健身,瑜伽,普拉提,跑步。。。
后面,只要停止了运动就马上肚子又大了?
另外,我属于梨形身材,我试了很多方式,还是梨形身材?
这跟从小,遗传有关系吗?
。。。。。。
等等
很多在身材方面出现的问题。
其实这些所有的答案,就要追源于《身体评估》
明确清晰了自己的身体问题,你才可以事半功倍的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
这一次,纯干货分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知道本源的原因比盲目运动给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4月30日晚19:00与你不见不散!
第一:为什么要进行身体评估?
Evaluation身体评估体系:通过学习姿势评估划线分析,了解身体结构出现哪些偏差,身体评估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了解我们身体外在的结构出现了那些变化或者异常,从而理解目前身体出现的一些疼痛或者疾病产生的根源,这就是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互为影响的关系。
身体评估过程就是帮助我们第一次从整体结构上认知自己身体状态的一个过程,理解身体的三个面,五条线,众多关节点构成人体的张力整合特点,然后把这种对身体的整体结构的观察能力带到体式练习当中,从而培养一种对于平衡理解的觉知能力。
每一个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所经历的生活不同,体态也会不同,个人就有种体态。不同的体态也会呈现不同的肌肉骨骼状态。所以,瑜伽的练习,是从身体评估开始的。只有了解自己的身体,才能够进行安全有效的瑜伽练习。
第二:身体评估的项目
身体评估的项目有:
呼吸-肩式、胸式、腹式、完全式;
肩膀-圆肩、高低肩、驼肩;
颈椎-曲度变直、牵引;
胸椎-侧弯、凹陷、平直;
腰椎-突出、膨出、侧弯;
骶骨-骶髂功能;
肋骨-肋骨外翻;
肩胛骨-异状肩胛;
骨盆-前倾、后倾、偏移;
手肘-超伸、网球肘;
手腕-腕管综合征;
腿部-长短腿;
膝盖-膝外翻、膝内翻;
脚部-脚踝、足内翻、足外翻、扁平足。
身体评估的方法
身体评估方法:
询问评估、体态评估、动态评估。
有些症状需要和练习者进行沟通,有些需要进行测量评估,肌肉状况则需要在动态中去评估。
身体评估根据:
身体的三个面、三条线、以及关节点。
三个面分别是身体的正面、侧面、背面。
三条线是肩关节连线、髋关节连线、身体的中心线(正面、侧面、背面都有中心线)
我们通过学习姿势评估划线分析可以直观的看到我们身体结构上出现的各种不平衡,如果我们了解到我们颈椎出现过直的问题,就不会让她去突破倒立体式,如果出现了腰椎曲度过大,那么很多后屈体式也可能加剧腰椎的损伤。所以,想通过体式练习获得健康的练习者必须清楚的了解自己目前身体的状况,骨骼肌肉的情况,才可以做到避免损伤,习练适合自己能够帮助自我恢复平衡的那些体式。
第三:身体评估的要点
身体评估主要围绕脊柱、骨盆来进行。生活中常见的、影响比较大的就是脊柱的侧弯、曲度的改变、骨盆的前倾后倾、骨盆不对称。
身体正面:
额头、鼻尖、胸骨、肚脐、耻骨联合、膝盖中间、脚踝中间。
身体侧面:
头的位置、颈曲(颈椎曲度变直)、扣肩、胸椎(含胸驼背、平背)、腰椎(曲度变大)、骨盆(前倾、后倾)、膝盖(超伸)。
身体背面:
歪脖子、高低肩、脊柱侧弯(C型、S型)、骨盆不对称、胫骨不对称、长短腿。
拿一些会员宝宝举例,有腹部隆起的,有重心前倾、后倾的、圆肩驼背的、高低肩的等等,通过专业老师的体式练习方法,建立起有问题部分的力量性和解决自身问题,才是最有效、最有质量的练习。
外在的身体本来是以脊柱为中心对称均匀发展的有机体,但是目前无论从身体的哪个面来看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偏移,这种偏差最初的体现在骨骼肌肉层面的肌肉酸疼,关节问题,慢慢就会影响肌肉骨骼保护的器官的健康,出现我们大多数都市人为之困扰的生理层面的问题,比如消化吸收的问题,便秘的问题,甚至影响到我们的情绪,比如抑郁等。身和心通常是互相协作互相影响的。身和心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健康的状态,长时间的身心不平衡势必形成疾病,目前我们经常听到的身心疾病或者心身疾病就是源于身心互相影响的运作规律。
现在我们面对的会员大多是伏案工作者,属于久坐人群,长时间久坐的生活方式,会带给我们身体结构各种不良的身体变化,从而影响我们的姿势姿态,如,含胸驼背,头前倾、高低肩等等。姿势姿态出现的变化通常会被大多数瑜伽练习者忽视,而是会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