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每一点变化,都格外地牵动父母的心。比如宝宝的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坐起,还有第一次咿呀学语,这些虽然都是宝宝成长的必经阶段,但是更像是上天赐予父母的惊喜礼物,让爸爸妈妈们异常激动。
宝宝们经历了翻身和坐起之后,下一个过程就是学习走路啦,走路是在为以后的人生做铺垫,虽然是自然发生的行为,但是刚刚学习时,也要重视起来啊!有些孩子天生胆子小,怯生生地就是不肯迈出第一步,如何引导孩子大胆向前,正确滴走出矫健的步伐呢?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走步时间一般来讲,宝宝学走步的时间应该是9-12个月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宝宝喜欢站着扶着墙壁,或者其他东西,慢慢地向前探索。如果孩子学习走步的时间超过12个月,爸爸妈妈们也不要着急,毕竟孩子的运动功能发育快慢程度不同,就像很多孩子语言功能发育快慢不同,学习说话的早晚时间差异很大一样。可以适当地引导,一般一岁左右的孩子,都会走步了,超过这个时间,就建议爸爸医院检查一下了是缺乏钙质,还是神经发育的问题,尽早治疗。
及时奖励树立孩子信心“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宝宝学习走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断地鼓励孩子,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并且适时地亲吻和抱抱宝宝。让他意识到,这么做是对的,会得到爸爸妈妈的鼓励,让他更有信心地迈出下一步!
宝宝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们一定注意周围有没有尖锐的物品,避免孩子磕到、碰到。
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放手让孩子去尝试迈开步伐,去探索。即便孩子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也不要过度要求孩子,立下很多规矩,那样的话,孩子会畏首畏尾地不自信,不利于学习走步。等到孩子有了自信,走得比较稳的时候,再跟孩子矫正,有哪里做得不好。
应对宝宝的小情绪刚学会走步的宝宝,难免有些小情绪,因为在学习新的技能又运用不太好的时候,难免有些失落。宝宝还小,承受能力有限,所以会通过向外界宣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小脾气。
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们,要尽量先理解宝宝生气的真实原因,然后安抚宝宝,并且耐心地给她讲一些规则或者讲一些消除宝宝害怕心理的例子。这个时候,别人家的孩子就派上用场了,哈哈。
爸爸妈妈可以说,别人家的宝宝遇到了摔倒的状况,自己爬起来了,非常勇敢啊,宝宝也要做个勇敢的孩子啊。或者说别人家的宝宝经过自己的努力,很快就学会了走步,咱们家宝宝这么聪明,一定学得更快呀!
总之就是要给孩子树立信心,勇敢地走下去。当然,遇到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爸爸妈妈们也要坚定地拒绝,让宝宝知道,不说所有事情,他都是对的,都要顺着他的意图,爸爸妈妈也是有原则的。
做个赤脚大仙很多父母在宝宝学习走步的时候,担心宝宝站在地上凉,于是给宝宝穿上袜子。殊不知,这样是很不利于宝宝健康发展的。
我们都知道,脚是我们的第二心脏,脚上分布着很多神经,光脚走路可以更好地锻炼宝宝的触觉神经,这跟小时候让孩子触摸东西锻炼她手上的触觉神经是一个道理的。学习用光脚走路的宝宝,在长大后更不易摔倒或者绊倒。所以,如果让孩子走路矫健,记得让宝宝做个“赤脚大仙”哦~
远离学步车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学步摔倒,于是特意给宝宝买了学步车,让孩子既不会撞到屋内坚硬的家具又不会摔倒。这么做表面是爱孩子,其实是害孩子,这样对孩子的发育非常不好哒。
从生理学角度来说:自然学步的孩子,能更好地掌握协调性和平衡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类学习走步看起来是自然生理行为,其实在不断摔倒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意志力。没经历过挫折成长的孩子,就像是温室的花朵,是经不住锤炼的。
此外,过早使用学步车的孩子,还很容易有腿部畸形的问题。所以,咱家的娃,还是自然学步吧,跌跌撞撞才能拥有更好地人生啊~
注意事项孩子在学会走路之后,会有不同的走路姿势,有些孩子走路有点内八字,这是因为孩子尙小,骨骼发育没有完全,等到孩子3岁左右会自行消失,如果依旧存在,可以让孩子练习盘腿坐或者穿硬帮鞋,一般1年的时间就会好转。
如果孩子夹着腿走路,还时常喊着要抱抱,这种属于肌无力的情况,一般到了8岁左右,要进行刻意锻炼。
还有的孩子走路有点像鸭子,扁平足到了5岁还没有变成弓足,这种情况可以尝试着骑三轮车,就会很快好转啦!
好啦,码了这么多的字,多妈最后还想嘱咐一句,妈妈在前面引导宝宝走路,是最好的锻炼方式啦,因为宝宝就是爱你呀,走路能扑到妈妈怀里才是最好的奖励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