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户外运动爱好者,特别是长跑爱好者,常常抱怨自己早晨起床下地时,感觉脚底靠近足跟部会有剧痛,好像踩到了钉子一样。
一些有这种症状的小伙伴告诉我,他们通过按摩和热敷足底,症状会有所缓解,但是运动后又会复发。
小编提醒大家,如果你是运动爱好者,又出现以上症状,有可能是得了足底筋膜炎。
什么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临床上又将其称之为足底腱膜炎、足跟疼痛综合征或是跟骨下疼痛等。
主要由足弓力学、结构出现异常,致足底筋膜跟骨止点产生退变、反复微损伤而导致的一种非感染性炎性改变。
患者主要表现为晨起或休息后行走时有足跟疼痛感,病变越严重则足跟疼痛越严重,通过矫正治疗、冲击波治疗可达到治愈,预后较好。
连续长时间行走,较容易引起足底慢性损伤,尤其是肥胖长时间负重站立扁平足、有骨刺生成等更容易发生,进而导致足底筋膜炎。
高弓足患者在迈步时,当足跟着地至全足着地中期,因结构缺陷难以旋前而无法分散作用力。
扁平足因距下关节过度旋前增加了足跟内侧部张力和跖筋膜载荷作用力,较容易造成跖筋膜负荷增加,引起足底筋膜炎。
这种高张力刺激是诱发足底筋膜炎最主要的力学因素,尤其是在足底筋膜承受了超过其生理限度范围以外的作用力时,这种反复长期的超负荷刺激将诱发其炎症过程,形成筋膜的退变纤维化,并导致足底筋膜炎。
常见治疗方法
皮质类固醇
可以抑制前列腺素介导的炎症和疼痛,因此在慢性炎症条件下可以起作用。
并且激素可以干扰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显著提高疗效。
适用于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患者通常疼痛显著缓解,同时,筋膜的厚度也会变薄。
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可逆的不良后果,如类固醇药物注射到筋膜内部,导致延缓性筋膜断裂;药物沉积在足跟脂肪垫内,导致脂肪垫变薄萎缩。
矫形装置
矫形鞋垫能够承托足弓,使足底筋膜松弛,避免足底筋膜的进一步损伤,从而减轻疼痛、促进炎症的吸收。
冲击波疗法
可通过直接抑制神经末梢,改变伤害感受器对疼痛的接受频率及其周围化学介质的组成等方式,对疼痛起到缓解作用。
对于缓解足底筋膜炎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
方法为痛点体表定位,在非麻醉状态下,用电磁波震荡源碎石机体外冲击治疗、冲击能量为级最大能量,震波频率次,冲击方向为体表痛点定位的纵、横向,使其能量柱的末端交点重叠于痛点。
筋膜松解术
足底筋膜松解包括松解足底筋膜、小腿三头肌、骨前肌,前后来回滚动网球、泡沫轴,动作要慢,让足底充分舒展。
关节松动术
包括距小腿关节的前后向滑动、距下关节侧向滑动、第一的跖关节前后向滑动,距下关节分离手法。
如果诊断可能存在神经卡压的部位,应采用周围软组织松解,以及神经被动松解。
在康复科临床工作中,冲击波治疗和皮质类固醇治疗,
我们通过一篇meta分析《Comparisonofefficacyofshock-wavetherapyversuscorticosteroidsinplantarfasciitis:ameta-analysisof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来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
这项研究在篇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多项筛选标准,最终纳入6项高质量研究,共计位受试者,所有研究均分为皮质类固醇和体外冲击波组。
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具有治疗作用。
在3个月随访内,患者自我报告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对症状的改善效果相似。
通过不同研究之间的VAS评分显示,体外冲击波在缓解足底筋膜炎的疼痛方面与皮质类固醇效果相似,因此对于管理慢性足底筋膜炎,冲击波治疗似乎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但是,后续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比较冲击波和皮质类固醇的长期功效。
参考文献
[1]RiddleDL,PulisicM,PidcoeP,etal.RiskfactorsforPlantarfasciitis:amatchedcase-controlstudy.[J].JournalofBoneJointSurgeryAmericanVolume,,85(5):-.
[2]Yuan,Xiong,Qipeng,etal.Comparisonofefficacyofshock-wavetherapyversuscorticosteroidsinplantarfasciitis:ameta-analysisof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J].Archivesoforthopaedicandtraumasurgery,.
李长江
新疆医院物理治疗师
专家点评足底筋膜炎尽管命名为炎症,其实质是慢性足底筋膜退行性变,并不存在明显的炎症迹象。足底筋膜由纵向的胶原纤维组成,从跟骨前内侧向远端延伸并分为五束,止于相应的跖趾关节。足底筋膜的功能是为人体提供动态减震、支持内侧纵弓并保护足底解剖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足底筋膜的反复微损伤会导致粘液样变性、筋膜微撕裂、胶原坏死和血管纤维母细胞增生,最终导致足底筋膜炎的临床表现。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疼痛通常位于跟骨结节内侧附近,或沿跖筋膜内侧束分布。疼痛通常较为尖锐、位置深。神经感觉异常并不常见。此外被动踝背屈会导致足底筋膜近端不适,足底筋膜可能会增厚。通常患者在早上开始的几步以及久坐后站立时会出现疼痛。症状会随着足底筋膜在移动过程中松弛状而改善。足底筋膜炎是足跟底部疼痛的最常见原因,高达30%的患者双侧均发生足底筋膜炎,但有研究表明80%的患者在12个月期间内不寻求任何治疗,足底筋膜炎也可痊愈。该病发病率高峰在40-60岁之间,但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危险因素有:活动量过度增加,体重增加肥胖,高弓足或扁平足,站立时间过长,过度跑步,活动突然改变,创伤,赤脚在坚硬的地面上行走。非手术治疗是足底筋膜炎的主要治疗方式,而冲击波(Extracorporealshock-wavetherapy,ESWT)通常是所有其他非手术治疗方式失败后的最后选择。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