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第一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2/4320785.html
.北京某规划学生:在朋友圈看到光辉城市3月新出了一个Mars,黑科技出方案效率可以更高,明显看出,VR在建筑设计和建筑教育领域里都已开始加速发展了。作为一名规划学生,我也看到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城市规划里,如设计和展示规划方案等,自己也在课程里实践过。据说VR技术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获取项目的数据资料?这样是不是可以提前了解更多规划方案的不足,然后进行修改?就不会在项目实施后才能发现问题了?如果实时VR可以和GIS结合,实时准确地分析城市的现况呢?这样为规划前期调研也提供了便利,是不是也比人调研更准确呢?是不是更有利于计算分配城市的资源?普通市民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步行、车行、飞行等不同方式看城市,也是推进参与式规划的有效方式吧?
魏皓严:宋晓宇老师,此题为你而来~
龙灏:据说,35岁以上的人戴上VR眼镜容易头晕……
魏皓严:我没试过……
龙灏:找晓宇试试~
宋晓宇:不会头晕(我大于35岁)。
龙灏:我前几天开会,碰到几个台湾学者用VR医院的,说年纪大的不适应……我说35岁是开玩笑~回头跟你聊聊,我也正在考虑用VR做点研究。
宋晓宇:来指点一二,咋用到医疗领域~
魏皓严:在我读大学本科的时候,那些用喷笔画效果图的同学夺人心魄;在我读研的时候,那些用3ds建模渲染、用photoshop做后期画效果图的同学夺人心魄;在我工作的今天,那些用GIS、大数据或者VR的同学和同事夺人心魄。似乎都是皇帝的(不是蒙人的)新衣,可是皇帝在哪里?
宋晓宇:皇帝是目标,我们现在的逻辑就是在汇报的效果上能取得一个更好的结果。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结果。VR是3D交互时代的感知方式,好像现在2D交互时代的屏幕(电视/电脑/手机),其实是一个意思,都是你认知这个时代的方式。
魏皓严:是的,一个好工具。
何捷:没看到前面答题二字,还奇怪怎么题目又被重写了。
王韬:技术都是好技术,工具都是好工具,只是考虑到历来关心表现形式和感官经验这个本土传统,担心这会进一步加强中国规划的偏科。总之一句话,以前的规划做得不好不是因为工具不够好。
魏皓严:我对王韬老师的最后一句尤其认同!
刘浩:马上要出现了,信息化城市设计。
方晓风:技术就是一把刀,刀确实是越来越锋利了,削铁如泥,挥起来感觉很好,但做事的还是人。刀不能决策,也不认人,除非人人有刀,不然没刀的准挨欺负,刀就更成利器了。
石岗:就比如当年手绘硫酸纸时代,出现了电脑和CAD后,当时的同学们又怎么想?我同学毕业时拷贝了十几二十张三寸盘、五寸盘、CAD的安装程序,哈哈~
何捷:技术发展的确有时会出现本体论层面的促进,但这种促进也是在于对专业问题的进一步深化和潜力发掘上,单从技术角度讲是比较片面的,往往会和新理论甚至新范式并行。
王韬:这种激情澎湃的想象很像小时候天花乱坠的yy:等我长大了就怎么怎么样……结果等长大了,自己还是自己~
石岗:我见过那种专业ppt的,一个人讲,一个人操作,很多非常炫酷的切换、链接、最终还是ppt。然后最终还是得看方案真的好不好才行。
张亚津:城市调研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啊。看看山水地理,尝各种新玩意儿,肆意品评。逗售房处小伙子侃侃山,和出租司机聊聊晚上两点哪里最好耍,两三天内了解一个城市,是件极有趣的事情,且有人出钱请你做,你确定你要用VR替代吗?调研又是个极具挑战的事情。第一,阅读一个城市是一个海量的信息;第二,对信息要有选择地读取,交互式获得;第三,根据获得的信息方向,调研会调整方向,更换空间,甚至会调整命题设想。调研事实上也是一个高强度的思考,调研结束通常要形成对核心问题的把握,对场地条件的初步判断,未来项目前景的评估。有经验的专家团队一路走一路聊,晚上吃饭放下筷子,工作营就地开始。VR的应用价值毫无疑问,但目前以视觉信息为主,以单向信息为主,以设计程序框架的结构为主,复杂度和一个城市没法比。
石岗:是的。爬山涉水的看场址,我是非常乐意的,那种辛苦真不算什么~我坐过直升机看场址,我认为用处不算大。实在难爬的山,有一定优势。真的不如在场址走一圈、爬一圈,那种调研更实在、更真切。测量也是有很多漏洞的,当你是一个测量师时你就知道。
魏皓严:我也很喜欢田野调查,不过没朱晔老师喜欢。
朱晔:哦,我才发现自己好像是扁平足。
朱晔:娃儿妈说你看儿子好像是扁平足,我说没事,像我,很能走路的!#调研哪怕是扁平足也一样#
魏皓严:VR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在进一步强化虚拟现实的价值的同时在废除身体本身的感知能力。让人类进一步走向《黑客帝国》所预言的世界。VR最大的产业价值不在规划界建筑界而是色情行业。用户可以自行将范冰冰杨颖和杨幂组成一个超级流行款的女郎或者将胡歌吴亦凡赵又廷组成超级流行款的男士,然后进行虚拟运动,但是大脑的感知是真实的,都在刺激多巴胺。
石岗:VR最大产业价值是色情业?不是吧~
魏皓严:那是什么?
石岗:那就是同学说的那个,勘察现场。
何捷:色情产业是很多当代科技的推手——譬如信用卡网上支付。
魏皓严:哈哈哈,以后的女主播可以提供更好的空间体验。
刘浩:数字化城市设计是前提,空间的多重属性还有待通过大数据驱动来重新衡量,以及提前预判评估。体验设计和空间设计应该高度统一,但也只是个开端,接下来应该能看到更多的设计价值的潜力挖掘。
石岗:我看了《攻壳机动队》真人电影版了。里面有透明头盔,我觉得可能是不同的人买了不同的厂家透明头盔,他就获得不同的城市体验,基本空间一致,但广告光感颜色信息等等都可以因厂家改变,比如华为头盔应对的城市,苹果头盔应对的城市,三星城市等等,这样就不用树立那么多广告牌了,打那么多路灯浪费电了。哈哈
魏皓严:1.据说VR技术还可以在虚拟环境获取项目的数据资料?这样是不是可以提前了解更多规划方案的不足,然后进行修改?就不会在项目实施后才能发现问题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美好愿望,道理很简单:如果未来能被精确无误地预测,还活着干嘛?部分预测未来是可以的,完全预测未来就是痴人说梦了。2.如果实时VR可以和GIS结合,实时准确地分析城市的现况吗?这样为规划前期调研也提供了便利,是不是也比人调研更准确呢?——确实能提供很多便利,帮助调查者掌握到很多以前很难拿到的信息。但是“比人准确”这一说也是痴人做梦,或者说“准确”一词本来就是一种偏狭的价值观。3.是不是更有利用计算分配城市的资源?普通市民,用虚拟现实技术,步行,车行,飞行等不同方式看城市,也是推进参与式规划的有效方式吧?——真心希望如此,让更多的人能对城乡空间的演变拥有话语权。不过这未必会带来好的结果,大多数人掌握/坚持的未必就是真理/正义。何况还有技术壁垒的存在,最为高精尖的技术必然会被高技术公司把控(这是人家的生存之道呀)。总之,把满满的未来/希望寄托在某种技术上都有点天真了。
(责任编辑:冯旦)
留言即可提问
摁上3秒,城门开启
“嗯微问答”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