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中央芭蕾舞团将携世界芭蕾经典《珠宝》《堂吉诃德》,作为上海美琪大戏院80周年祝贺演出在美琪上演。代表国内最高专业水准的中央芭蕾舞团,这一次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精彩演绎呢?9月12日,中央芭蕾舞团大师课·亲子专场“成为小小芭蕾艺术家”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举办。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艺术总监、著名芭蕾表演艺术家与教育家冯英,中央芭蕾舞团首席主演马晓东、主要演员邱芸庭,与现场“亲子观众”面对面,畅谈芭蕾艺术之美,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大师级芭蕾美育课。晨报学记团的小记者们受邀对本次活动进行采访报道,一起来看他们参加活动后的感受吧!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晨报小记者陈可馨(闵行区七宝第三中学六年级)我是一名芭蕾舞学生,学习芭蕾已经7年了。每当在电视上、舞台上看见那些能够完成高难度动作的芭蕾舞剧演员,我总是羡慕他们高超的舞技、洒脱的动作、完美的配合,还有一气呵成的编排。这次作为晨报小记者,我有幸同中央芭蕾舞团的冯团长以及主要演员马晓东、邱芸庭近距离面对面交流。采访中有人问道:“在成为顶尖舞者的道路上,有没有特别累、特别难、特别想放弃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个人问出了我的心声,我曾不止一次地冒出想放弃的念头,今天正好也取取经,如何战胜自己平时练舞的惰性。可是芸庭姐姐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她说:“我从来就没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我很喜欢芭蕾舞,所以会主动去练,哪怕在家休息,也会在床上、地上自己压腿和下腰。曾经有一次,外面下着瓢泼大雨,一个班里只有我一个人去了……”冯团长补充道:“芸庭就是为芭蕾舞而生的,她热爱这门艺术,所以充满了力量。”因为热爱,所以坚持。这是一个顶尖芭蕾舞者的内心独白,也是她成长的力量源泉。我已坚持了7年,说不爱,是不可能的。因为热爱,就该坚持。热爱,将成为我心中的灯塔,不断指引我,照亮我芭蕾学习的旅程。让芭蕾点亮生活晨报小记者于漪湉(上外附属外国语学校六年级)我学习芭蕾三年了。当我得知要去聆听中芭的三位巅峰舞者的讲座时,我的内心无比激动,脑子里冒出了许多问题:老师们是怎么练习跳舞的呢?她们在背后到底付出了多少呢?我带着这些问题在一个大雨的周末,踏入了上海美琪大戏院。在大家的掌声中,冯团、马晓东和邱芸庭老师入座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谈起芭蕾时眼睛散发出光彩的邱姐姐和说起话来从容优雅的冯团。邱姐姐告诉我们,有一次,外面下大暴雨,她是唯一一个冒着大雨去上舞蹈课的人,让老师也惊叹不已。这就是对芭蕾真正的痴迷与热爱吧!冯团也告诉我们一件趣事:她有一次到国外,看到了一位七十几岁的老奶奶穿着练功服在十分投入地跳芭蕾。“那一刻,我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冯团说,“每个人都可以让自己变得更美更优雅,所以什么时候开始跳芭蕾都不会晚。”演讲结束了,我也颇受启发:无论我们是不是专业的舞者,对芭蕾舞的热爱、付出的汗水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都会让我们的生活闪闪发光!芭蕾舞者的构成——中央芭蕾舞团大师课后的感想晨报小记者张子肖(上实附属东滩学校七年级)9月12日下午,天阴沉沉的,随时可能倾盆大雨,但这丝毫不能阻挡我来到上海美琪大戏院参加大师课,一睹中央芭蕾舞团优秀舞者的热情。我今年13岁,也有10年的舞龄了,这是我第一次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和芭蕾舞大师面对面。入座不久,三位嘉宾上台了。“哇!”台下一阵惊叹,不愧是学芭蕾的!打头阵的是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老师,别看冯老师年龄大,但走上台时依旧像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紧随其后的马晓东老师气宇轩昂,挺拔帅气;最后是邱芸庭姐姐,“中芭小公举”名副其实。整个见面会约莫一个小时,每位老师都坐时如钟,站时如松,举手投足都透露着优雅,真让我羡慕佩服。我的目光一直被邱芸庭姐姐牢牢吸引,高高的马尾,清爽可人。听她分享演出《堂吉诃德》的幕后,原来跳舞第一幕,她累到需要在后台躺上15分钟才能缓过来,这么高强度的舞蹈,如此纤弱的身躯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当被问到:上台表演会紧张吗?邱芸庭姐姐说:“我上台跳舞从来都没有紧张过,但做其他的事就会害羞,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这就是天赋和热爱吧!为跳舞而生的人!因为热爱,一切训练吃苦都甘之如饴。台上光鲜亮丽、轻松自如,台下不知要付出多少汗水。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对芭蕾舞者而言,这天赋至少得百分之五十,再加上全部的汗水。天赋你无法增减,但努力可以增减。明确了自己热爱的方向,就加油努力吧!美丽的背后晨报小记者许清月(闸北第三中心小学五年级)芭蕾舞是我的最爱,每次都非常羡慕看着大姐姐穿着漂亮的舞裙,踩着闪闪发光的脚尖鞋在舞台上转圈圈、踢腿。今天我幸运地来到了美琪大戏院,与中央芭蕾舞舞团团长、艺术总监,著名芭蕾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冯英老师,中央芭蕾舞团首席主演,国家一级演员马晓东和中央芭蕾舞团主要演员邱芸庭面对面交流,听听专业舞者的经历和想法。我以前一直认为芭蕾只是练习一些基本的动作,然后循序渐进地加强难度,最后就可以穿上脚尖鞋在舞台上转圈圈了。在参加了这次活动后,我对芭蕾舞的了解又加深了。首先,演员们谈到了自己的童年,讲述了他们从小是怎么刻苦练舞的,包括现在为了不在舞台上出错,需要每天练习,将舞蹈动作变成身体记忆。接着演员们还说了身体条件也非常重要,例如:如果要转圈圈脚背与膝盖必须健康,因为脚尖鞋非常硬,所以一定要脚背与膝盖绷直,才能大概率避免受伤。在最后,我们小记者问了老师很多问题。当然,我的问题也得到了解答。我问老师:“跳芭蕾是天赋(身体条件)重要还是努力更重要呢?”冯英老师笑了笑说:“都重要。比如,这个小朋友的身姿比较符合专业要求,打眼一看是这样,我们还会上手掰一掰,看看身体的柔软度,脚背的条件。另外一个天分就是脑子够不够好、反应快不快、悟性高不高,像我们考试时会有即兴表演、模仿表演,甚至还有在游戏中看人的反应。"冯老师还提到一个合格的舞者光有天分,偷懒的话,芭蕾是练出不来的。芭蕾最重要的是要有刻苦的精神,要有天天和自己较劲的劲头。有些人其实先天条件不是特别好,比如她自己就不是很符合古典芭蕾的要求:芭蕾是足尖的艺术,绷起来要有延伸感,脚背一定要有弧度,但她的脚背不够高,再加上有点平足。平时练习的时候,她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和别人一样的水平。听完三位老师的亲身感受,我默默地想:芭蕾代表了美,但是美丽的背后是辛勤的汗水和长时间的坚持,我一定要好好跳芭蕾!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晨报小记者胡静涵(华师大附属第四中学六年级)近日,我作为晨报小记者在美琪大戏院参加了“成为小小芭蕾艺术家”的采访活动,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首席主演马晓东、主要演员邱芸庭出席了本次活动。整个采访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芭团长、著名表演艺术家冯英说的那句话:“我把自己的一只脚绑在宿舍的床柱上每天进行压腿,压腿压到休克是常有的事。”在我5岁那年,妈妈带我去看过芭蕾舞剧《天鹅湖》,看着舞台上“小天鹅们”修长的四肢柔和而不失刚阳,奔放又不失优雅,用脚尖跳出了美丽的音符。当时的我为演员们优美的芭蕾舞姿所倾倒,被美轮美奂的灯光、背景所迷倒。我迫切地想和他们一样穿着美丽的舞裙,在明亮的舞台灯光下大放光彩,以至于回家就让妈妈给我报了舞蹈课程,基本功从学中国舞开始。学到第5个年头时,随着练舞强度越来越大,需要每天拉筋劈叉,每次练完都感觉痛得站不起来,因此到了10岁,我的舞蹈生涯就半途而废了,没能做到冯英老师的压腿压倒休克的程度,其实我是缺乏那种吃苦的精神。冯英老师的话道出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谛。我们往往只看到了成功者的光彩照人,没有看到成功者背后的辛苦付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如果我能从头再来一次,我一定会不怕苦,不怕累,完成我儿时的梦想。冯英老师已经用行动告诉了我: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勤学苦练,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收获,走向成功!坚持不懈方能成功晨报小记者王添伊(鞍山初中学六年级)周末,我参加了“成为小小芭蕾艺术家”小记者活动,满怀激动地与中国三位著名的芭蕾舞艺术家见面。我从小学习舞蹈,而且平时妈妈也会经常带我欣赏芭蕾舞剧。采访之前,我信心满满,自认为对芭蕾有一定了解。但是现场聆听了三位艺术家的采访后,我才发现,原来芭蕾并没有我以为的那么简单,要想跳好芭蕾,不仅仅要会跳,还要会表演,培养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对细节的把握,还要不断地去丰富自己,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我印象最深的是邱芸庭姐姐的一段儿时回忆。那日外面下着倾盆大雨,她正好有舞蹈课,上课的地方距她的家不近,但她还是冒着大雨按时赶到了舞蹈教室。那次自始至终只有她一人上课,其他同学都没来。听了这个故事之后,我被邱姐姐的精神打动,不由地联想到自己——如果当时是我,是否会去上课呢?我想,正是因为她坚持不懈、勤奋刻苦的品质,才换来今天的成就吧!活动接近尾声,小记者与嘉宾合影留念,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老师当场教了我们一个优美的舞蹈动作,我突然体会到舞蹈原来也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呢,以后拍照再也不用比剪刀手啦。这次活动,让我对舞蹈有了更进一步地认识,关键是更坚定了我继续学习舞蹈的信念。我又一次自信满满,我也要做到坚持不懈,永不放弃!靓丽芭蕾的背后晨报小记者项诗雨(复旦二附校六年级)今年是上海美琪大戏院成立80周年,中央芭蕾舞团带来了一系列舞剧,除了6月已经上演的经典舞剧《红色娘子军》,还有10月即将上演《珠宝》和《堂吉诃德》两部舞剧。借此机会,主办方邀请了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女士、首席主演马晓东和主要演员邱芸庭一行为我们开设一场亲子芭蕾大师课。作为学记团的新成员,我有幸现场聆听了讲座。三位嘉宾和大家分享了什么是芭蕾、怎样欣赏芭蕾,以及如何从娃娃起培养芭蕾。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位嘉宾的敬业精神以及他们对芭蕾的热爱。观众们看到的是演员们闪耀靓丽的一面,可他们付出了超出常人想象的努力。当被问及有没有可能在台上出错时,三位嘉宾一致回答,不太可能出错。马晓东说:“为了形成肌肉记忆,不在台上出错,我们每天要练上好多遍。正是通过不断地重复练习,让肌肉形成记忆。这样,只要音乐响起,身体就会自然地做起相应的动作。”冯英女士说:“台上虽然只有一遍,但是为了让台上的这遍最完美,我们就得拼了命地练。”马晓东补充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位小观众问起练舞如何避免受伤,三位嘉宾又一致答道,练舞都会带伤。冯英女士笑指着另两位年轻演员说:“他们身上都是伤。”果然,我看到邱芸庭的脚上有伤,可她却似完全不在意。在现场热烈气氛的鼓舞下,马晓东和邱芸庭给我们表演了《堂吉诃德》中结婚场景的一小段双人舞。他们简单地活动了一下腰,优雅地展示了几个基本动作。接着,马晓东一下子将劈叉的邱芸庭高高地举过头顶,随后,邱芸庭又轻盈地做了一个俯冲。虽然只有十几秒,可观众们瞬间被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带入了舞剧,真切感受到了芭蕾的魅力。通过这次讲座,我更好了解了芭蕾舞演员们的生活,也了解了他们在台下的付出和努力。这是我第一次以小记者身份参加活动,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体验记者生活。#精彩节选每一个学芭蕾的人都有着能吃苦、坚持不懈的精神。三位老师的讲述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马晓东哥哥的答记者问。他说:“为了保证舞台上表演不出错,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刻苦练习。只有把一个动作练上百遍,让身体形成肌肉记忆,这样才能做到在台上收放自如,力求一个动作的位置,重复多少遍都不会变!”我不禁想起了我上台比赛时老师对我说的那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晨报小记者张欣悦(迅行中学六年级)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提到《堂吉诃德》这部芭蕾舞剧时,三位专业舞者的亲历描述是“跳到累得想吐血”、“跳到累得想躺平”等等,感觉这不像在跳舞,而是像在“干体力活”。可是实际情况就是这样,跳好《堂吉诃德》需要演员舞者有足够的体力、极高的技术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这次采访,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芭蕾舞“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艰辛,别看有的舞蹈台上只有几十分钟,其实台下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反复练习,反复突破自我的极限。
——晨报小记者金幽琦
(上南实验小学四年级)
在现场,我有幸采访了中央芭蕾团团长冯英。我的问题是:“排练一部芭蕾舞剧时,是否会出现前学后忘的情况,应该如何应对?”冯团长表示,舞蹈练习没有窍门,就是要反复练,必须要对自己“下狠心”,一直练到形成肌肉记忆为止,这样才不会在台上出差错。
谈到“下狠心”,两位年轻芭蕾舞演员都有同样的经历。他们谈到,自己小时候对舞蹈充满热情,坐着的时候会想到劈叉、压腿,站着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踮起脚尖转几个圈,甚至时不时下个腰。只要一有空闲,都会抓紧练习基本功,争取把每个动作做到最完美。每次舞蹈彩排时,都会把动作一个个纠正到位,有时几天几夜把自己关在舞蹈房里反复排练,直到满意才离开。
——晨报小记者朱意伶
(上海市鞍山初级中学六年级)
演出预告世界芭蕾经典《珠宝》
演出时间:年10月5日-6日19:30
演出地点:上海美琪大戏院
演出票价:////元
世界芭蕾经典《堂吉诃德》演出时间:年10月9日-10日19:30演出地点:上海美琪大戏院演出票价:////元带教老师:张骞
文章选稿:张智丽
照片摄影:美琪大戏院
注:本文版权归晨报学记团,严禁盗用。责任编辑:陈莹执行编辑:张骞联系邮箱:shanghaisheng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