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放射技术考试题31

1,属于解剖学基准线的是

A、中心线

B、斜射线

C、听眦线

D、矢状线

E、听鼻线

答案:D

2,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对手的正确描述是

A、掌心向前

B、掌心向内

C、掌心向外

D、掌心向后

E、手掌自然下垂

答案:A

3,确定解剖学方位近端或远端的标志是

A、头部

B、腹部

C、心脏

D、背部

E、正中矢状面

答案:C

4,人体解剖学中,确定近端或远端的标准是

A、头

B、胸

C、腹

D、心脏

E、正中矢状面

答案:D

5,人体直立时,与地面平行的线称为

A、垂直线

B、矢状线

C、冠状线

D、水平线

E、正中线

答案:D

6,关节沿冠状面运动,骨向正中矢状面接近或远离的运动,称为

A、行走运动

B、旋转运动

C、弯腰运动

D、屈、伸运动

E、内收、外展运动

答案:E

7,“摄影体位”正确定义为

A、被检者身体的坐姿

B、被照体所处的空间位置

C、中心线入射被照体时的方向

D、中心线与胶片间的位置关系

E、被照体的解剖学姿势

答案:B

8,不属于关节运动的是

A、咀嚼运动

B、屈伸运动

C、吞咽运动

D、外展运动

E、腹背运动

答案:C

9,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右后方射向左前方的摄影方向称为

A、矢状方向

B、前后方向

C、左右方向

D、右后斜方向

E、左前斜方向

答案:E

10,将人体纵断分为左右等分的面称

A、矢状面

B、水平面

C、冠状面

D、垂直面

E、正中矢状面

答案:E

11,视神经孔瑞氏位摄影位置属于

A、正位

B、侧位

C、斜位

D、轴位

E、切线位

答案:D

12,有关听眶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外耳孔与同侧眼眶下缘的连线

B、外耳孔与同侧眼外眦的连线

C、外耳孔与同侧眼眶上缘的连线

D、外耳孔与眉间的连线、

E、外耳孔与同侧口角的连线

答案:A

13,“胸部后前向”系指

A、摄影体位

B、摄影位置

C、摄影方向

D、标准姿势

E、解剖学姿势

答案:C

14,身体侧卧于床面,身体远台侧再向前倾一角度,胶片置于床下,该体位称

A、侧位

B、后斜位

C、前斜位

D、俯卧位

E、仰卧位

答案:C

15,甲状软骨,其后方正对

A、第二颈椎

B、第三颈椎

C、第四颈椎

D、第五颈椎

E、第六颈椎

答案:D

16,体表定位标志与个体差异无关的选项是

A、年龄

B、体型

C、性别

D、肤色

E、脂肪发育

答案:D

17,下列描述,属于狭长型胸部特点的是

A、胸围较大

B、胸骨较宽

C、肋骨近于水平

D、胸骨下角较大

E、胸骨上凹明显

答案:E

18,关于“冠状面”定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人体水平面平行的面

B、将人体纵断为左右等分的面

C、将人体纵断为左右两部分的面

D、将人体纵断为前后两部分的面

E、将人体横断为上下两部分的面

答案:D

19,主动脉弓的最高点相当于体表的

A、胸骨柄

B、胸骨角

C、胸骨上凹

D、胸骨柄中分处

E、胸骨体中分处

答案:D

20,体表可触摸到的突出骨性标志,不包括

A、髂前上棘

B、股骨小粗隆

C、耻骨联合

D、股骨内外髁

E、胫骨粗隆

答案:B

21,矮胖型的人,腹部特点有(选择其中3项)

A、内脏下垂

B、膈位置较高

C、胃趋于横位

D、腹部上宽下狭

E、下腹部呈明显隆凸状

答案:BCD

22,因病理因素,需要增加曝光条件的是

A、骨结核

B、骨质疏松

C、溶骨性骨病

D、急性骨髓炎

E、成骨性骨病

答案:E

23,为鉴别诊断,胸部正位需摄呼气相和吸气相的是

A、膈膨出

B、横膈麻痹

C、膈下脓肿

D、包裹性积液

E、中叶综合症

答案:B

24,髋关节前后位摄影,正确的体位是

A、双足极度内旋

B、双足极度外旋

C、双下肢并拢,双足尖垂直向上

D、双下肢足尖稍内旋

E、双足跟并拢,足尖自然外旋

答案:D

25,鉴别肺下积液应摄取

A、胸部后前位

B、胸部后前位+侧位

C、胸部后前位+前凸位

D、胸部后前位+切线位

E、胸部后前位+仰卧前后位

答案:E

26,关于四肢长骨摄影的叙述,下错误的是

A、摄影体位为正、侧位

B、应包括相邻关节

C、急症摄影操作要轻

D、常规应该两侧对比摄影

E、肢体长轴与胶片长轴一致

答案:D

27,需摄取腹部站立前后位的有(选择其中3项)

A、肠梗阻

B、游走肾

C、泌尿系结石

D、急性胃扩张

E、先天性肛门闭锁

答案:ABD

28,股骨颈骨折观察前后移位时,理想摄影体位是

A、髋关节正位

B、侧卧髋关节侧位

C、股骨颈前后位

D、髋关节侧斜位

E、仰卧水平侧位

答案:E

29,需摄取足负重水平侧位的是

A、痛风

B、扁平足

C、趾骨骨疣

D、跟骨骨折

E、马蹄内翻足

答案:B

30,摄影体位右前斜位命名的原则是

A、根据中心线入射位置

B、根据中心线投射方向

C、根据被照体体位位置

D、根据被照体功能状态

E、根据被照体与胶片位置关系

答案:E

31,佝偻病的首选摄影体位是

A、胸部正位

B、头颅正位

C、双腕关节正位

D、双踝关节正位

E、双膝关节正位

答案:C

32,听眦线是指外耳孔与同侧

A、眶上缘的连线

B、眶下缘的连线

C、眼内眦的连线

D、眼外眦的连线

E、眶中点的连线

答案:D

33,尺神经沟显示最佳的摄影体位是

A、前臂正位

B、前臂侧位

C、肘关节正位

D、肘关节侧位

E、肘关节轴位

答案:E

34,下颌骨侧位,暗盒倾斜15°,中心线应再倾斜的角度是

A、5°

B、15°

C、30°

D、45°

E、50°

答案:B

35,专用于诊断股骨头后脱位的摄影体位是

A、汤氏位

B、瑞氏位

C、斯氏位

D、谢氏位

E、梅氏位

答案:D

36,颅骨局部凹陷性病变,应选用的摄影位置是

A、侧位

B、正位

C、颅底位

D、切线位

E、汤氏位

答案:D

37,神经根型颈椎病首选的摄影体位是

A、颈椎正位

B、颈椎侧位

C、颈椎斜位

D、颈椎侧位功能位

E、第1、2颈椎张口位

答案:C

38,甲状软骨后方正对

A、第一颈椎

B、第二颈椎

C、第五颈椎

D、第六颈椎

E、第七颈椎

答案:C

39,需摄取腰椎斜位检查的疾病是

A、脊椎裂

B、腰椎结核

C、腰椎间盘脱出

D、强直性脊柱炎

E、腰椎椎弓峡部裂

答案:E

40,锁骨中线是指

A、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

B、通过锁骨内端的垂线

C、通过锁骨外端的垂线

D、通过胸锁关节的垂

E、与锁骨相平行的直线

答案:A

41,常规仅选择头颅侧位摄影的疾病是

A、颅骨骨折

B、颅骨感染

C、颅骨肿瘤

D、颅骨陷窝

E、多发性骨髓瘤

答案:D

42,环枢关节半脱位,正确的摄影体位是

A、颈椎正位

B、颈椎侧位

C、颈椎斜位

D、颈椎过屈位

E、颈椎开口位

答案:E

43,不属于中耳乳突病变检查的体位是

A、许氏位

B、柯氏位

C、伦氏位

D、斯氏位

E、梅氏位

答案:B

44,神经根型颈椎病,摄影体位应是

A、颈椎双斜位

B、颈椎开口位

C、颈椎过伸位

D、颈椎过屈位

E、下颈上胸正侧位

答案:A

45,胸主动脉全部展现最佳的体位是

A、胸部正位

B、胸部侧位

C、胸部右前斜位

D、胸部左前斜位

E、胸部前弓位

答案:D

46,下列解剖结构摄影位置的组合,错误的是

A、蝶鞍—Stenver’s位

B、枕骨大孔—Towne’s位

C、乳突—Schülle’s位

D、上颌窦—Water’s位

E、视神经孔—Rhese’s位

答案:A

47,影像解剖“申通氏线”位于

A、踝关节正位像

B、膝关节正位像

C、肩关节正位像

D、髋关节正位像

E、骶髂关节正位像

答案:D

48,下列正常脏器或组织,不能在X线平片中显示的是

A、肾脏外形

B、胆囊大小

C、甲状软骨

D、心脏轮廓

E、籽骨形态

答案:B

49,观察脊柱侧弯最佳的摄影体位是

A、胸椎前后位

B、胸椎侧位

C、腰椎前后位

D、腰椎侧位

E、胸腰全长前后位

答案:E

50,下列器官与所选摄影类型组合,错误的是

A、内听道—多轨迹体层摄影

B、输尿管—全腹体层摄影

C、关节腔—双重造影

D、乳腺—软组织摄影

E、胸部—高电压摄影

答案:B

51、影响照片密度值的因素不包括

A、曝光量

B、观片灯亮度

C、增感屏

D、摄影距离

E、胶片感度

[答案](B)

52、一般人眼识别的密度值范围是

A、0.1~1.0之间

B、0.1~2.5之间

C、0.2~3.0之间

D、0.25~2.0之间

E、0.5~2.5之间

[答案](D)

53、关于摄影管电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管电压与照片密度无关

B、管电压越大,照片对比度越大

C、高电压摄影,曝光通融性大

D、感光效应与管电压成反比

E、低电压摄影,照片对比度低

[答案](C)

54、关于X线照片对比度的概念,正确的是

A、被照体厚度之差

B、摄影因素之差

C、照片上两点间密度之差

D、X线强度之差

E、组织的吸收系数之差

[答案](C)

55、下列影响X线对比度的因素中,错误的是

A、被照体的线吸收系数

B、被照体的原子序数

C?、被照体的组织密度

D、X线波长

E、冲洗条件

[答案](E)

56、两组织间产生最大X线对比度的是

A、骨与肌肉

B、肌肉与脂肪

C、骨与脂肪

D、肌肉与空气

E、骨与空气

[答案](E)

57、照片灰雾产生的因素不包括

A、片基

B、散射线

C、滤线器

D、显影

E、焦点外X线

[答案](C)

58、下列哪项是有效焦点标称值的正确表示方法

A、1.0cm

B、1.0

C、1.0×1.0

D、1.0mm

E、1.0×10mm2

[答案](B)

59、关于半影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模糊阴影

B、是影像密度的半值大小

C、由几何原因造成

D、与焦点大小有关

E、其值越小影像越清晰

[答案](B)

60、几何学模糊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A、焦点大小

B、物-片距

C、胶片γ值

D、焦-肢距

E、散焦值

[答案](C)

61、X线管发出的X线束是

A、平行线束

B、锥形线束

C、交叉线束

D、垂直线束

E、不规则线束

[答案](B)

62、关于照射野的描述,正确的是

A、照射野的大小不影响照片的密度

B、照射野大小与散射线量成反比

C、照射野大小多用遮线器控制

D、照射野越大影像质量越好

E、照射野边缘应小于胶片边缘1cm

[答案](C)

63、有关中心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代表摄影方向

B、多与被检部呈切线关系

C、中心线即X线束

D、一定通过病灶中心

E、一定与胶片垂直

[答案](A)

64、关于X线摄影中影像放大的说法,错误的是

A、摄影放大是必然的

B、取决于焦-物-片间的几何关系

C、放大可提高照片清晰度

D、放大可引起失真

E、焦点面积限制放大倍数

[答案](C)

65、减少放大的正确手段是

A、使用小焦点

B、缩小物-片距

C、增加照射量

D、垂直投射

E、使用微粒胶片

[答案](B)

66、一般人眼的模糊阈值是

A、0.2nm

B、0.2μm

C、0.2mm

D、0.2cm

E、0.2km

[答案](C)

67、采用切线位摄影的理由是

A、避免影像失真

B、避免影像放大

C、避免影像重叠

D、提高影像对比

E、降低影像模糊

[答案](C)

68、常用切线位摄影检查的是

A、锁骨骨折

B、顶骨骨折

C、肩关节脱位

D、乳突炎症

E、髂骨肿瘤

[答案](B)

69、关于焦点方位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近阳极侧焦点面大

B、近阴极侧焦点面大

C、X线管短轴方向不等大

D、X线管长轴方向等大

E、各方位焦点面等大

[答案](B)

70、关于焦点面线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X线管长轴方向呈单峰分布

B、X线管短轴方向呈单峰分布

C、X线管长轴方向呈多峰分布

D、X线管短轴方向呈均匀分布

E、各方向呈均匀分布

[答案](A)

71、散射线含有率是指

A、散射线的绝对量

B、散射线与一次射线的比值

C、一次射线与散射线的比值

D、散射线与一次射线的总量

E、散射线量与到达胶片的总线量之比

[答案](E)

72、散射线主要产生于

A、汤姆逊效应

B、光电效应

C、康普顿效应

D、电子对效应

E、光核效应

[答案](C)

73、关于散射线含有率的影响因素,错误的是

A管电压

B、被照体

C、胶片

D、照射野

E、滤线栅

[答案](C)

74、散射线对像质影响最大的是

A、密度

B、对比度

C、颗粒度

D、失真度

E、模糊度

[答案](B)

75、消除散射线的最有效方法是

A、固有滤过

B、缩小照射野

C、增加物-片距

D、减少曝光条件

E、使用滤线栅

[答案](E)

76、减少或消除散射线的方法中,下列哪项错误

A、空气间隙法

B、增加固有滤过

C、使用遮线器

D、加大管电压

E、使用滤线栅

[答案](D)

77、滤线栅的几何特性不包括下列哪项

A、选择能

B、栅比

C、栅密度

D、栅容积

E、栅焦距

[答案](A)

78.经肝门的横断层描述是肝门静脉及其右支的出现是肝门的标志

大脑镰位居左右半球之间,其前、后端仍可见上矢状窦的断面。大脑半球断面内的髓质形成半卵圆中心,髓质和皮质分界明显。半卵圆中心的髓质成自三种纤维。

79.该断层是经半卵圆中心的层面

80辐射冠是指投射纤维

81.连接两大脑半球的相应皮质区的是连合纤维

患者,女性,55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2天。既往风湿性心脏病史20年。CT平扫:脑桥左侧低密度灶,脑桥无明显变形。

82.该患者最可能诊断为脑梗死

83.MRI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84.颅脑横断层描述常用基线是眦耳线

85.头部横断层标本的制作常以Reid基线线为准

86.冠状断层标本的制作常以Reid基线线的垂线为基线

87.现作为标准影像扫描基线的是AC-PC线

88.下眶耳线又称为Reid基线

X线管阳极接受电子撞击产生X线,由阳极头、阳极帽、阳极柄构成。

89.接受电子撞击产生X线的部位是靶面

90.能用于制造固定阳极X线管靶面的材料是W

脊柱区是指脊柱及其后外侧软组织所配布的区域,其上界为枕外隆凸和上项线,下端至尾骨尖,两侧自上而下分别为斜方肌前上缘、三角肌后缘上份、腋后线、髂嵴后份以及髂后上棘与尾骨尖的连线。

91.通过体表标志确定的脊柱平面,环状软骨下缘平对第6颈椎体下缘

92.颈静脉切迹约平对第胸2/3椎间盘

93.腹腔于平对第1腰椎上部

大脑外侧沟分隔前方额叶及后方的颞叶,小脑在断面后方。中脑位居断面中央,其后部左右稍隆起者为上丘,中脑水管形似针孔样位于顶盖前方,黑质颜色较深位于前外,红核位于其后内。

94.本层面是经前连合的层面

95.位于大脑纵裂和第三脑室之间的是前连合

96.侧脑室前角外侧可见尾状核

CT扫描时某断层中部可见五角形的鞍上池,由大脑纵裂池、外侧窝池、交叉池和桥池组成。

97.该断层可能是经视交叉的层面

98.鞍上池内没有的结构是滑车神经

99.视交叉两侧为颈内动脉

.鞍上池两侧可见颞叶

陆晓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mw.com/bzbx/6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