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pf.39.net/bdfyy/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pf.39.net/bdfyy/
跳绳满分
今天,我和小女生在户外上课。差不多结束的时候,她提起了她在学校的跳绳拿了满分。(这个是属于跳的项目,因为她扁平足,我们平时几乎没做过关于跳的训练)
我问:拿满分的人多吗?
她说,也不多,就几个。
她继续说道,今年的体育成绩比去年好很多,还有很多项目的成绩都比之前要好许多。不过跑步还没测试,不知道成绩怎么样。
我和她就这样一边走,她就像唠嗑一般,有一句没一句跟我搭着说。
??????
出来后就撞见她妈妈,刚好来接下课。她最近买了辆不错的电动车,我好生羡慕,搭着电动车的篮筐,说道:xx今天跟我说,学校的跳绳她拿了满分呢。
我原先是以为,她会感慨地发表几篇,没料到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哦,好像是有听她提过下。”
我还在等着后面有没夸奖我的话之类,然后就没下文了……
我说,没想到这个有帮助呢。
xx妈妈微微一笑,淡淡地说,过几年,帮助才大呢。
??????
当下的感觉
她说的那几句,给我的感觉极具自信。怎么说呢,是一种在做事情前几乎已经可以看到未来许多年后的笃定。
虽然这一路都是我带着女儿练习,但xx妈妈几乎一次都没有过问训练进度得如何,效果怎么样。之前我还有些埋怨她为什么不来看进度,她就直接回我“专业的东西我又不懂”。
相反很多时候我们讨论的更多的是,自己的状态是怎样的,最近发生的事情因为情绪的问题可能有影响到了孩子,有在做什么样的调整。
双管齐下
我记得最先开始xx妈妈找我给孩子上课的需求是:改善孩子手眼协调和扁平足的问题。
上了几次课后,我发现小女生站在平地上的时候足弓仍旧是塌陷的,便推荐了她定制了鞋垫。
基于对我的信任,xx妈妈也给女儿配置了鞋垫。(因为xx妈妈之前对这个东西是不了解的,另外定制鞋垫价格也不低,而且还要都要保持着每段时间的复查,从时间和金钱又多出了另一部分的预算)
至今,在我看来鞋垫?动作练习这样双管齐下的方式,对于小女生而言,还是一个很正确的选择。在这里也对鞋垫老师对小女生的细心跟踪表示感谢。
内容的变化
我今天回顾了下,和小女生上课的一些记录,发现自己在上课内容的传达方式上,前期和后期风格很不一样。
前期会像评估动作一般去看小女生身体不平衡的点,身体主要的薄弱地方,哪里需要加强,每10次课都进行拍照对比,再进行调整。
后面发现这样的方式做起来相当地累。
因为你让一小孩对一个动作进行重复练习,还要注意动作细节,这真的有些违和。
一会身体又是这里歪着做,一会又是那里斜着做,一节课下来是我心力交瘁累得不行,另一方面小孩也觉得好无聊哦,失去了动力和兴趣。
后面我就换了一种方式:让对方去完成一个动作,而非是在重复做一个动作,过程怎样都行。比如,从一个矮的台阶下来,会怎么下来之类。
于是,对方就会开始做各种尝试,在这样过程中,身体就会有各种不协调的动作出现,自然做得费力。
那我需要做的就只是,提示下怎样可以安全一些,做得更轻松一些。对方也很乐意,其次,这个过程中,很多动作和练习就不在意料之内了,也多了许多乐趣。(有时我也会把我们的练习用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儿童自然训练)
??????
像今天,就遇到了一个蛮特别的事情。
有一个动作她做不下来,她让我给她演示一遍。
然后,我发现自己也做不下来。我就说道:“这样……我在这边做,你在那头做,我们两都各自尝试,看看可以怎么操作。”
然后,大概就2、3分钟左右,我们两个居然同时把动作都做出来了。
因为当时我们距离很近,她也看到我是怎么做出来的,很兴奋地脱口而出:
“我知道了,就是这样!”
那个瞬间,让我意外的并不是动作能做出来,而是在于动作是同时实现。
虽然也有可能巧合,但是当下的那种体验是更多是身体仿似有了默契,特别像小时候跟朋友一起玩耍的快乐、竞争、和相互炫耀。
区别
前期是把身体当成是一个仪器,去分析哪里出了问题,要把哪里修理好。这个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做法,可能见效快,有没有副作用我不知道,但我自己做着累,感觉似乎无法渗透进去,身体参与感也不强。我相信我的状态也会影响到孩子。
后期是把身体当成一个有自主生命力的活体,在相处的过程中,在完成动作的同时进行自愈性的调整。在练习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发现和体验,就不仅仅只是在向一个孩子输出,而我自己也得到了滋养。
动作教练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