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只是跑步,绝大多数在陆地上进行的运动都离不开脚和地面的接触,在选择运动鞋时或是因为运动产生伤痛后,我们十有八九会从店员、医生、朋友嘴里听到这些类似“黑话”的词语:足内旋,内旋不足,过度内旋,外翻,内翻,足弓形状(高、中、低足弓)。
不过能搞清个中意思的人,据我们观察少之又少,好像上面的词语发明出来就是为了让你听不懂一样;今天在这花上3分钟,让SIDAS把这些和你脚部有关的黑话解释的明明白白。
#从足内旋说起
*本文部分内容转载自专注姿势跑法的#跑步学院#
在运动奔跑和日常行走中,每个人的脚都会发生足内旋。首先学习一个词:足内旋,同时请记住足内旋的英文:Pronation,后面的内旋不足和过度内旋,都在这个单词的基础上衍生而来。
什么是足内旋呢?
其实就是一种姿态,人类是如何完成自己向前的步伐的?一图胜千言,先看图。
足内旋-Pronation
正常情况下,离地的脚掌内侧会很自然的向上翻转15度左右(如上图A、B),当脚掌再度着地时,会先由脚掌的外侧接触地面(如上图C),逐渐的向前向内翻转(如上图D)。
无论跑步还是走路,只要你的步伐产生移动,多多少少都会发生足部向内旋转的情况,专家们把这些现象给定义为「Pronation」,国内翻译成「足内旋」。
从下面的动图来看会更直观:
足内旋-Pronation
上面动图中的脚部触地姿态也被称为中立内旋-NeutralPronation,是人在步伐移动时的天然触地方式:
·抬脚时,足部向内翻转(约15度)
·脚掌外侧先落地
·再逐渐向前向内翻转
#由内旋衍生出的“过度”和“不足“
每个人都会「内旋」,但每个人内旋的程度却不是一样的。
在着地的时候,当前掌压到地面的时候,还没提起脚,继续“内旋”,用脚掌内侧蹬地获得力量后方才提脚,这种情况就是过度内旋。
有些人在着地后,脚板向内侧翻转时,翻转很少,这种情况叫做内旋不足!
是不是已经晕了?还是看图吧。
过度内旋-OverPronation
OverPronation(过度内旋)是什么意思呢?
如图所示:脚在由C到D翻转时,会超过正常内旋应有的角度(约15度),所以脚部内侧承受较多的体重。
这时候,他的鞋子就会形成「脚后跟磨损较多,前掌内侧磨损较多」的情况。也就是OverPronation(过度内旋)。
此处还要引入一个名词:外翻。如图D,脚掌外侧是不是翻翘起来了?所以也叫外翻。
来看动图的直观展示:
过度内旋-OverPronation
内旋不足-UnderPronation
相应的,UnderPronation(内旋不足)的人们,脚在由C到D翻转时,没有完成正常内旋应有的角度,所以脚掌受力集中在双脚掌外侧。
所以会出现「脚后跟磨损较多,前掌外侧磨损较多」的情况。
此处要引入的另一个名词是:内翻。如图D,脚掌内侧是不是翻翘起来了?所以也叫内翻。
来看动图的展示:
内旋不足-UnderPronation
#足弓形状和各种内旋的关系
可能不少人更熟悉另外一种关于足型的说法:高足弓、扁平足。
这俩又是什么鬼?别急,先来做个小测试。
·步骤一:在水盆里倒上薄薄的一层水
·步骤二:把脚放入浅盘浸湿脚底
·步骤三:把脚踩一张空白的不易被水弄烂的纸上
·步骤四:观察纸上的水印
不同的足型,会在纸上显示不同的痕迹,痕迹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绝大多数人的足迹,在纸上留下的痕迹。也就是所谓的正常足弓。
高足弓
PhotoviaDubaiPodiatryCentre
如果你的足迹水印显示了沿外边缘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接触,如图显示的第二种痕迹。
你只能看到脚跟和你的脚趾头的水印,那么说明你的足弓非常高。也就是所谓的高足弓。
低足弓/扁平足
Photoviarehabmypat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