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类middot育儿园宝宝

白癜风治疗微信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5644.html

转眼间,闺蜜家的二宝已经一周岁了。

这个胖小子,爱笑、卖萌和撒娇,特别招人喜欢。可只有一点让闺蜜很犯愁,那就是他至今不会走路,身边和他差不多大的宝宝,早已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于是,闺蜜这个焦虑的老母亲,每天教儿子学习走路,就是她的“工作”之一。

1

关于走路,闺蜜小两口也发生了冲突。因为用拉着大胖儿子走路,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她希望着老公能尽绵薄之力。

可只得到一句:“到时候自然就会走了,你着什么急。”

关于闺蜜儿子学走路的这个问题,我当然是支持闺蜜老公的想法。

每一个宝宝身体发育的情况不同,不能一味把自己的宝宝和别人家的做比较。

我儿子在16个月之前,一直是“爬行动物”,这可急坏了不少人,但凡知道我儿子都已经十几个月了,还不会走路的人,都特别同情我。

“怎么还不会走路啊?”

“你不要懒,要多教他怎么迈步、走路。”

“医院看看吧。”

我之所以没有过多担心,甚至还有点“迷之自信”,是因为体检时孩子各项发育指标都正常,而且我始终相信儿科医生的一句话:宝宝的“坐、爬、站、走”都不是学出来的,而是随着发育水到渠成。

2

经常看见有家长,双手放在宝宝的腋下,不知疲倦地教宝宝迈步和走路,或者上演单手功夫,一只手拉着宝宝学走步,每当这个时候我心里就想:“迟早的事,何必那么着急呢?”

一般来说,宝宝在11~14个月,就可以试着学着走路了。

过早地让宝宝学走路,到底有哪些害处呢?

损伤宝宝骨骼

专家研究表明,在宝宝学走路的时候,最好减少人为的辅助和干涉。

小侄女经常被奶奶双手扶着腋下教她走路,有时候奶奶双手累了,就单手扶着宝宝走路。有一次,小侄女被绊了一下,突然身体前倾,眼看要摔倒,奶奶下意识用力拉宝宝,结果小侄女手被拉脱臼了,哭得呼天抢地,让人非常心疼。

生活中过早教宝宝走路的事常有发生,如果不小心造成宝宝骨骼损伤,甚至脱臼就得不偿失了。

不利于宝宝前庭平衡功能发展

当宝宝有了走路的意识,比如扶着沙发或者茶几,蠢蠢欲动想迈开第一步,可无奈又被胆小打败了。许多父母,哪能坐视不管呢,一定是要助一臂之力的。

可这个跃跃欲试的过程,是宝宝正在“思考”自己如何hold住身体才不会摔倒,是先迈左脚还是右脚,这些思想斗争,包括多次的尝试,对于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很有好处。

有时候父母的好心“帮助”,反而剥夺了宝宝的锻炼机会,为宝宝以后学走路,埋下“坑”。

形成O型腿或X型腿

过早学走路,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可能影响宝宝的腿型。另外,尽量不要用学步车、学步带等辅助措施。

一岁之前,宝宝的下肢肌肉和维持足弓的小肌肉群还没有发育好,而且,宝宝的腿部力量不够,不能很好地支撑整个身体的力量。

过早让宝宝学走路,脊椎和下肢就需要负担更多的重量,长期如此,可能会让宝宝的脊柱和下肢变形,导致形成O型腿或X型腿。

影响视力

这一点可能大多数人都没想到,不就是早点学走路吗?怎么就影响宝宝视力了?

据研究发现,过早让宝宝学走路,真的可能影响宝宝的视力。

因为一岁之前,宝宝视力发育不彻底,也是所谓的“近视眼”,如果过早让宝宝学走路,由于看不清远处的事物,宝宝的双眼就会主动调整屈光度和焦距,时间长的话,双眼疲劳,可能影响视力。

3

为人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宝宝是最棒的,好不容易熬到了宝宝会走路,可是,当看到宝宝走路的各种奇怪姿势,父母们又开始担忧了。

内外八字

人在走路时,足的长轴和步伐前进方向有个夹角,称为足的前进角,通常是轻度的外旋,大约有5~10度左右,少于这个范围称为“内八字”,大于这个范围就被称为“外八字”。

孩子走路之所以有“八字”脚,真正的原因是孩子的下肢出现了螺旋畸形。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父母不要过于着急。因为在孩子出生的时候,胫骨是极度内旋的,随着身体发育成熟,胫骨逐渐向外旋转,“八字”情况就会逐渐缓解。

“鸭子步”

如果发现孩子像鸭子一样走路摇摇摆摆的,两条腿移动的速度很慢,这可能是孩子的扁平足导致的。

一般来说,扁平足的孩子不适合长时间步行或者站立,这也就影响了孩子的运动量,从而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比如个子生长会慢一些。

父母们也不要谈及扁平足就色变,学龄前的孩子因为脚底的肌肉不够,在他们以后走路的过程中,足底会逐渐形成弧度。

平时父母可以多让孩子练习蹬三轮或骑两轮小轱辘的童车,这样可以促使孩子的脚底更快形成。95%的孩子会在5岁的时候,脚底自然形成弧度,扁平足消失。

敲黑板提醒

①宝宝可以光脚走路

如果宝宝学走路的时候,正值炎热的夏季,可以让宝宝光脚在地板上走路,这样更有利于宝宝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②踮脚走路不是病

很多宝宝在刚学习走路时,都会踮脚走路,尤其是光脚在地板上的时候,这主要是因为宝宝的下肢和肌肉、关节以及韧带等结构还没有发育好。

专家表示,如果宝宝踮脚走路,只是偶尔为之,大部分时间还是正常地走路,父母就不必“插嘴”。

4

孩子学走路时,每迈出一小步,在父母眼里都是“一大步”,那种欢欣喜乐的心情,比什么都让人开心。

在宝宝初学走路之际,父母除了要有一颗淡定的心,就是做好各种保护措施。

尽量让孩子在没有过多杂物、尖利物品的安全环境中练习走路,还要时刻陪伴左右,做到眼疾手快,一旦孩子有摔倒的倾向,可以立马接住孩子。

对于初学走路的宝宝来说,“工具”也很重要,在给宝宝选择学步鞋的时候,应注意一下几点:

鞋帮:前帮要软,后鞋帮要有一定的高度和厚度,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

鞋头:要有足够的宽度,这样才能让小脚丫活动自如。

鞋底:防滑设计到位的学步鞋,能够大大降低孩子跌倒的几率。

款式:搭扣鞋子,穿脱方便,一定要拒绝系鞋带的鞋子,以免鞋带散了,绊倒孩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宝宝人生的第一步,父母要做的不是去教他们如何走,而是静静地等待。

等他长足力气,等他攒够勇气,等他独立走上自己的人生路,那时候,谁也挡不住他前进的步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mw.com/bzhg/105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