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寒在哪个阶段?有些人知道自己体内寒湿重,但重到什么程度呢?
第一个阶段:寒在皮肤
1、怕冷:时不时的会有战栗感,但出了汗,把热气散走会好很多。
2、出汗不畅:身体不易出汗,但心底又很烦热。
3、头痛:头部是“诸阳之会”,全身阳气最旺盛的地方,它暴露在外,是寒气最先侵袭的位置。
第二个阶段:寒在肌肉
1、各种肌肉僵直,关节痛
“寒则气收”,寒气从皮肤入侵经络、肌肉之后,会导致气机收敛。像抽筋就是经络不能伸缩自如而致。
2、赘肉多,尤其是后背、大腿的位置
寒气在肌肉的地方停久了,会把气血变成废液,堆积起来成为赘肉。后背和大腿时常暴露在空调下,会更明显。
第三个阶段:寒在五脏六腑
1、痛经,子宫肌瘤等各种妇科病
子宫寒凉,就会气血凝结,阴成形而成肌瘤囊肿等物。
2、阳虚,尤其是脾阳虚
比较典型的特征就是吃点凉的就容易拉肚子。
3、过敏,以及各种皮肤病
卫气是阳气的一部分,而寒易伤阳,寒气最容易损伤阳气。
4、脏腑各种肿liu结节
阳气不到的地方就是结节。
寒在表皮:要刮痧
受寒情况在第1阶段时,处理方式主要是“解表散寒”。
推荐刮痧背部,揉搓大椎穴。刮痧能解体表寒气。
疏通体表经络,使毛孔张开,让寒邪排出体外。
图片四
关于刮痧的位置,明代医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讲的很清楚,“病在络者表也,先宜在病者背心轻轻向下刮之”,意思是说,邪气在入侵体表时,主要是沿着脊柱,从大椎开始,一直刮到命门的位置。
这条路线是由督脉和膀胱经组成,它不止总管一身阳气、能够疏通全身阳气,还是寒气最容易入侵的位置。
寒在肌肉:要艾灸扶阳
体寒的人,身体会自动“吃”热灸。
寒气走到肌肉时,我们选用的方法可以再深入一些。
上大招,补阳气,相当于在体内升起了一个小太阳,不仅可以驱赶体内已经存在的寒气,还能防止更多的寒气入侵。
祛寒,艾灸一般推荐大椎、中脘、肚脐和关元,命门。
寒在脏腑:艾灸+推腹+泡脚
推荐上午艾灸:神阙,关元,命门,大椎都是排寒基础穴,因为上午大自然和人体阳气都升发,借助这个时间艾灸可以事半功倍。
晚上泡脚:建议晚上九点泡脚,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睡前推腹:腹部是人体6条阴经聚集的部位,阴属寒,寒则凝,腹部也是人体先天易寒凝的部位,腹部又是五脏六腑之宫城所在,全部病根,几乎都可在腹部找到源头。将腹部疏通,才能帮助通畅五脏六腑的寒气。
建议:从膻中往下推,推到腹部发热为止,直至将腹部的包块,痛点等瘀阻推掉为止。
(图文转自网络)德医行中医馆
成立于年,设有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牙齿护理、产后母婴中心、中医美容、体态自然训练等项目,是正规综合性的医疗保健服务机构。由传统中医中药学、针灸推拿学、全科医学等专家教授带领,用中医治病养生保健、西医康复的方法,竭诚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精准而有成效的疾病康复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引领广大民众甩掉疾病、远离亚健康,拥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科室
中医内科—感冒、反复易感、发烧、咳嗽、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更年期综合征、胃炎/胃痛、心悸、失眠、痛风/高尿酸血症、乳腺增生、胃肠功能紊乱、斑秃;
中医外科—皮肤过敏、轻中度烧烫伤、荨麻疹、湿疹、白癜风、黄褐斑;
中医妇科—月经不规则、痛经、宫寒不孕、卵巢囊肿、多囊性子宫肌瘤、阴道炎、盆腔炎、瘙痒;
中医儿科—不慌不忙,轻松应对小儿感冒发烧咳嗽、流鼻水、体质调理、夜啼常见问、小儿推拿保健;
针灸推拿—颈肩腰腿痛、扭挫伤、慢性疲劳、鼠标手、网球肘、落枕、急性腰扭伤、运动损伤、风湿痛、肩周炎、喉咙痛;
康复理疗—颈肩腰腿疼、中风后遗症、面瘫、腱鞘炎、半月板损伤、肌肉萎缩;
口腔科—牙齿矫正、牙齿美白、超声波洁牙、人工种植牙、根管治疗、义齿修复。
手足康复科—通过软化病甲、无痛拔甲、杀灭病菌、促进指甲生长达到根除灰指甲。嵌甲(趾甲向甲沟生长)采用德国嵌甲矫正技术,不拔甲,不手术,一次即可矫正指甲,避免常规拔甲造成十指连心的痛楚,不麻醉,不手术;
孙医生体态自然矫正—针对:头颅歪斜、斜颈、颈椎过直或反弓、驼背、高低肩/前肩/卷肩/翼状肩、脊柱侧弯、椎间盘突出、骨盆前倾后倾侧移、O型腿X型腿膝反张、足内外翻、高弓足扁平足、拇外翻等,以及慢性颈肩腰腿疼痛、运动能力较弱、体育成绩较低等。
过敏儿童康复治疗中心—在中医思路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整脊、美国NAET脱敏治疗、以及营养学,不用打针吃药,绿色治疗有过敏、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自闭症等症状的宝宝。
德医行中医馆
广州市医保定点单位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成员
平安银行信用卡特惠商家
以中医为特色、致力于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治疗方法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