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软膏能不能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32199.html
》扁平足《
居家锻炼方案图解
扁平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为了适应双足直立行走,人类足部的内侧进化出像一道弧线的足弓(ArchoftheFoot)。
当足纵弓塌陷变平或消失,足部的内侧完全或者大部分与地面接触,这就是扁平足。
类
型
扁平足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功能性和结构性。
·功能性扁平足是指由于后天的因不良的生活习惯、职业习惯、运动方式等造成的下肢生物力线关系紊乱,间接使得足弓呈塌陷状态的现象。多见于长期单腿负重、运动姿势不良等。
·结构性扁平足是指先天的或者由于损伤导致骨性结构改变的情况。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无负重位下是否存在足弓。
腿伸直坐在床上,观察足底是否存在足弓。如果躺着有,站立没有,则为功能性扁平足;如果躺着没有,站立也没有,则为结构性扁平足。
症
状
危
害
扁平足的主要症状有:足后及内侧疼痛、容易疲劳、足部行走功能受限、穿鞋受限、步态异常等。疼痛位置通常位于足底内侧(后足内侧疼痛),且在长期站立或行走后症状加剧,可以伴随进行性加重的现象。偶尔疼痛也可能出现在踝关节的外侧或外踝附近,这是由于足弓塌陷使后足出现外翻,从而导致腓骨与跟骨相撞击出现症状。扁平足亦可导致足部结构发生改变,引起足部出现其他病变,比如:1、踇外翻:因为足部的外翻导致足底应力改变,影响踇趾正常结构,出现外翻畸形;2、足底筋膜炎:因足弓塌陷,致使足部肌肉、筋膜长期受到过度牵拉,是一种慢性损伤;3、跟腱炎:扁平外翻足使足部的重力支撑点出现改变,导致足跟处负荷过大,跟腱承受的压力过大,进而出现损伤、引起炎症。
扁平足不仅会影响足部外观形态,长时间行走时,扁平足还会引起,诱发足部畸形,可能会出现拇外翻、后足外翻和X形腿等问题。
扁平足还会导致下肢力线异常,进一步引起连锁反应,一步步从足部向上攻陷,从而出现习惯性踝扭伤、髌骨股骨综合征、髂胫束综合征、腰痛等等问题。居
家
锻
练
无论是功能性扁平足还是结构性扁平足,都可以通过自我锻炼有所获益。常用锻炼动作如下:
1.足底感觉刺激(网球/高尔夫球)
坐在凳子上,在足底内侧缘放置一个网球/高尔夫球,轻轻往下踩,直至足底出现轻微酸胀感,随后缓慢来回滑动,持续1-3分钟。
2.短足运动
在足跟内侧和大脚趾下缘画两个点,足底用力尝试把两个点缩短,但需要注意脚趾不要弯曲。一次失败可以多尝试几次,熟练后随时可以在生活中练习,重复10-20次,每次维持3-5秒钟。可以有效帮助足弓重塑。
3.踝内翻站立
如果有脚踝外侧痛或者踝扭伤史,不适合做该动作。站立位,手扶墙壁或桌椅,双脚内翻,保持10-20秒,随后放松。每天间隔锻炼,每次锻炼3-5分钟即可。
4.扶墙垫脚站立/单脚站立
双脚简易
单脚进阶
双手扶墙站稳,随后抬起脚跟,可适当放开扶墙的手,可以同时锻炼身体平衡和下肢稳定。保持8-15秒钟,随后放松。练习3-5分钟。如自我感觉动作较为简单,则可进阶至单脚站立。注意控制膝盖在脚尖前方,不要偏向内侧。
5.丁字步脚趾下踩
双手扶墙,一只腿脚尖向内转,站成丁字步,大脚趾向下踩,维持5-10秒钟,随后放松。注意不要抬起脚跟。重复5-10次1组,进行3-4组。
除了上述自我锻炼外,还可以到康复科进行详细的下肢生物力学评估,有且不限于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足弓静/动态稳定性、下肢运动控制、本体感觉等内容。根据评估结果,同时配合手法松动、关节牵拉、肌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等等康复治疗,为日常生活和运动提供更好的“支撑”。
现场提供专家咨询、下肢生物力学评估、运动训练指导、功能性贴扎等内容~~~
义诊期间,仍请注意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排队时保持一定距离,参与前后勤洗手消毒,感谢您的理解和配合!
END
图文
阚宏俊
审核
高惠刚
审定发布丨郑海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