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跑步用腿跑,不是用脚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是我从小就知道的一句格言。
不用说,你肯定也知道这句格言。用两只脚来跑步,天经地义般地正确。
看吧,那些生产跑步鞋的大厂,不都是忙着给脚盖一个房子吗?
什么碳板呀,什么轻量呀,所有的科技和研发都是在为你的两只脚忙乎。
试想一下,如果把跑鞋鞋底的面积折换成房子的面积,估计跑鞋的价格和海淀的学区房有得一拼。
确实,这些年我自己也是不断往跑鞋上砸钱,现在家里的跑鞋除了碳板,还剩碳板。
问题来了。
我的跑鞋都和跑步大神一样了,我为什么还没有变成跑步大神呢?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不穿跑鞋,并且连穿跑鞋的脚都没有人,他们跑得居然比大神都快。
他们跑起来,既不是前脚掌着地,也不是后脚掌着地,而是腿上的那只刀锋在着地。
他们就是奔跑中的刀锋战士,有单刀锋的,也有双刀锋的。
见到刀锋战士那天,我才明白跑步原来是用腿在跑,而不是用脚。
有一次,我把肉腿换成了刀锋,居然秒杀了基普乔格。直到被一泡尿憋醒后,才知道原来是黄粱一梦。
尽管把肉腿换成刀锋只是个梦,但是,我的脑海中已经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句格言修改成“千里之行始于腿下”。
我和大神的距离不是一双跑鞋,而是两条腿。
我曾经瞥了一眼大神们的腿,大腿的直径要比我粗30%—50%。
我捏了捏自己两条大腿内侧,都是一大把的肥肉。
我捏了捏两个屁股蛋子,平的如同飞机场。
254块肌肉参与跑步
文笔非常棒的马向涛博士翻译过一本《认识身体》的书。书中写道:“迈步动作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不同肌肉之间的力量平衡。此外,整个过程还与地面平坦程度、躯干协同运动、身体平衡状态以及对侧肢体配合有关。”
“当你大步流星前行的时候,每迈出一步的间隔不到半秒钟,同时在此过程中会有54块肌肉参与运动。”
跑步之所以单调、无聊,就在于跑步是个重复的周期动作。一只脚触地后迅速地抬起来迈到另一只脚的前面,跑步的过程就是两只脚交替地完成这种同样动作的过程,周而复始直至终点。跑一场马拉松下来,需要这样交替完成4万多步,不无聊才怪呢。
通常,把跑步的动作周期分成两个阶段:支撑阶段,也就是脚接触到地面的过程;摆动阶段,是指从脚离地到下一次接触地面的过程。
一个人在走路的时候,支撑阶段和摆动阶段所用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支撑阶段用的时间长,摆动阶段用的时间短,比例大约是3:2。
跑步和走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跑步时摆动阶段要比支撑阶段时间长。有一次,波士顿跑友蓬曼和我交流跑步经验时说,脚落地就像踩在火盆上一样,脚一着地就要迅速离开。她的这个比喻真的非常形象。
支撑阶段
脚触地的这一瞬间,小腿的前后肌肉群开始活跃,以便于稳定脚的落地动作。随后,脚向身体的重心方向回收。
当脚触地时,反作用力从脚传递到肢体,对骨骼产生一定的冲击力。长跑时,每迈出一步,身体所吸收的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会达到身体重量的2.5——3倍。像我这样70公斤体重的人,身体所受到的发作用力就会达到公斤。
通常,在跑步时经常会发生腿部肌肉拉伤,原因就是在单位时间内腿部肌肉承受的力量太大,远远超越了它能承受的限度,承受的住就能继续跑,承受不了就产生肌肉拉伤,跑不了步。
跑步时产生的反作用力导致产生腿部肌肉损伤的可能性比走路高出4倍。
摆动阶段
当脚离开地面时,腘绳肌(大腿后侧那块肌肉)收缩使得小腿向臀部运动,并使膝关节保持这个角度,直到向前摆过重心。
在摆动阶段,膝关节的弯曲程度是由股四头肌的柔韧性决定的。增加股四头肌的柔韧性有助于提升跑步能力。
腹部肌群和曲髋肌群在摆动过程中也发挥着拉伸和存储能量的作用。
3抗阻力量训练的重点:
胫骨前肌
胫骨就是你小腿前面的骨头,胫骨前肌位于胫骨前面,它的作用是在脚掌触地至快速扒地阶段,使身体运动速度减慢。在小腿摆动的时候,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起脚趾和脚踝,为下一次落地做好准备。
脚尖走是一种提高胫骨前肌力量的好方法,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地板上用脚尖走,不要穿鞋。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小腿后面的两块肌肉就是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它们在跑步中的作用是能够使胫骨减速,控制胫骨不再向前移动。它们从胫骨的后面向下运动,并且和跟腱连在一起,一直连接到跟骨的后面。
这里要提一下跟腱。“跟腱具有强大的收缩能力,它可以在迈步过程中提供50%的力量,然后蹬地动作会沿着足弓传递到脚掌。”
还有一个需要家长们注意的,那就是孩子们的扁平足。孩子可以通过提升足背或者是穿特质的鞋子来矫正扁平足。
股四头肌
顾名思义,由四块肌肉组成了股四头肌,从大腿往下并与膝关节周围的肌腱连接,然后越过膝关节至胫骨。当你的身体从脚掌触地至蹬地向前移动时,股四头肌起着减震作用,并且做离心收缩。很多人跑步后感觉膝关节疼痛,其实,多数时候是你的股四头肌太弱。
如果选择一个动作来训练你的股四头肌,这个动作就是深蹲。
前蹲。就是将杠铃放置锁骨前的深蹲,是专门用来训练股四头肌的动作。它比颈后深蹲对于膝关节的压力要小很多。
深蹲要做到多深效果才更好?膝关节屈曲°的深蹲,要比膝关节屈曲60°的训练效果更好。
腘绳肌
这些肌肉位于臀部和膝关节之间,覆盖大腿的内侧和外侧。
当大腿向前摆动时,腘绳肌做离心收缩使腿开始减速向前移动,并帮助脚掌落地时稳定膝关节。强壮你的腘绳肌有助于避免膝关节的伤病。
训练腘绳肌的动作包括硬拉、反向曲腿等动作。
臀大肌
就是位于你屁股部位的那块肌肉,它是人体最大的一块肌肉。
如果你跑过上坡的话,对于臀大肌的作用就体会的比较深。跑上坡时,臀大肌就如同一个小马达一样在为你提供动力,推动身体向前。如果臀大肌不够强壮,会导致其他肌肉的过度代偿。久而久之,那些代偿的肌肉由于过度使用就会受伤。
跑上坡的时候你可以观察一下,那些不停步的人往往都是屁股凸起的人,他们的臀大肌发达。
臀部力量训练,无论是对女性塑造美好的身材,还是生理健康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强壮臀大肌的王牌动作就是臀推。
臀中肌
臀中肌帮助维持臀部的对称,并防止一侧骨盆倾斜。那些跑起来屁股一扭一扭的人,多数都是臀中肌不够有力造成的。
弹力带坐姿髋外展和臀桥这些动作都是训练臀中肌的。
内收肌
内收肌位于大腿的内侧,它参与跑步的整个循环过程。你用手摸一下大腿内侧,如果很松软,那就说明内收肌薄弱。
对于女生而言,内收肌是很重要的肌肉。
凡是两条腿加紧的动作,都可以训练到内收肌。
抗阻力量训练就是最好的强壮肌肉的方法,我挺喜欢抗阻力量训练的。也把家里的客厅改造成“居家健身角”,配备了杠铃(长距、短距各一)、哑铃(若干对)、壶铃(若干个),健身球、瑜伽垫、泡沫轴、弹力带和单杠等。
肌肉力量的增强不仅可以帮助你跑出更好的成绩,还有助于预防伤病的发生。
百马镇长田老师原创不易,需要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