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说,活的好是能随心所欲支配自己的身体去追求和享受美好生活。所以,一旦出现了疼痛,多半是呆在家里看着“窗外”或者手机。尤其是关节的慢性疼痛是很多人的噩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极大。要健康生活,就要拥有好的运动功能,保护好肌骨、关节,是每个人必须要知道的知识和应该学习的技能。
一般来说,关节健康的四要素,即关节运动中的的柔韧能力、稳定能力、平衡能力、整体运动功能,我们一般简称为“活、力、稳、功”。那这些要素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活”是关节的活动幅度,即关节的活动范围,主要取决于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关节周围韧带、筋膜、肌腱等组织的滑移能力和强度都会影响到柔韧性。活动范围太小,关节僵硬,运动中就容易拉伤周围软组织,关节面软骨挤压研磨明显增加;或者韧带、关节囊过于松弛,又会造成活动度过大,而容易扭伤等。
“力”是关节周围的力量。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是关节活动的动力。如果肌肉力量差,那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就会增大,关节的损伤也就难以避免。说个现象你就能理解了,一个人清醒着和醉酒两种状态,哪个状态背着更重?因而,对其周围肌肉的力量训练不可忽视。同时,由于肌肉众多,肌肉的力量还应该满足运动时所需要的力量比,有的人只练关节某个方向上的肌肉群,久之一样会失衡,发生伤痛。
“稳”是关节的稳定能力。稳定性主要由关节保护装置,如肌肉、韧带、关节囊、筋膜等共同来完成的。韧带、关节囊等为静态稳定结构,如果一个关节发生过二次以上的韧带损伤,关节就会出现损伤侧的失稳。而肌肉筋膜更多为运动中的稳定结构,如果肌肉力量小或不均衡,关节运动中稳定性会明显下降,关节其他软组织磨损和急性损失概率大大增加。
“功”是关节的正常功能。人们的走跑跳蹲转等日常活动,运动中的加速、急停等,此时不仅是单一关节运动,更多是多关节的联动协作。这个复杂的过程由人体的神经系统、关节周围肌肉、筋膜的整体协作来实现。关节良好的功能。需要关节有良好的本体感受(通俗来说,就是你动了,闭着眼睛大脑也能够清楚地知道动的方向、位置、力量大小等,这就是本体感受)。如果关节周围筋膜、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本体感受器功能低下,人就对身体的运动失去精确的判断,神经肌肉反应就会变慢,协调性减弱,从而不能及时或准确调整姿态、力量等将关节固定在正常位置上,关节就极易出现损伤。
本体感觉(运动感觉)的训练,是需要经过专门的平衡类、不稳定类动作进行训练才能增强的。
上述要素中任何一项出现缺陷,都会带来关节功能的失调,致使身体不能很好的进行运动。因而,促进肌骨关节健康,在锻炼中要多咨询专业人士,能够评估一下以上能力的短板或缺陷,进行针对性锻炼无疑是科学之道。这是保持住关节健康的关键因素。
另一方面,如果是伤痛后的康复训练,因为疼痛肿胀等炎症的存在,一定要先治疗控制疼痛等炎症,再进行“活力稳功“的康复训练,更要分阶段、有次序地促进或恢复其活动度、足够的力量和稳定性、本体感觉,以及整体功能,这样才能有效地找回正常的关节功能。专业上,称之为“炎活力稳功”康复治疗模式。
如果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