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冬天双脚容易冰冷,雨雪天时都要冻僵了,气温一接近零度,马路上随处可见穿着雪地靴的男女老少。
“雪地靴的保暖效果确实比普通的鞋子要好,但不适合长时间穿,且平足的人和小孩子不适合穿。”医院骨科费骏主任医师说,前段时间,他的骨科专家门诊接诊了一对母子,就是因穿雪地靴而导致脚踝疼痛。
长时间穿雪地靴导致脚踝疼痛辣妈吴女士(化名)二十八九岁,来就诊当天,她和18个月大的小宝宝穿着亲子装,脚踩同一款式的雪地靴。
一进诊室,吴女士就脱下雪地靴说:“医生,我的脚踝疼一周了,但摸着又不肿,也没有瘀青。”她告诉费骏主任医师,近几天走路踝关节经常感到疼痛,坐卧休息的时候也会有不适感。
在费主任仔细询问病情并进行了相关检查后,吴女士被确诊为平足症。而导致她患上平足症的罪魁祸首却是她脚上的那双雪地靴。
平足症网络图
原来,吴女士是平足,平时走路走多了或站久了就容易脚底酸痛。今年冬天,随着第一阵寒潮的到来,她就和孩子换上了雪地靴,由于雪地靴实在是很暖和,他们就没有再穿过别的鞋子。
最近一段时间,她白天没走多少路就觉得脚底痛,但她知道是自己平足的原因,也没有多想,更没有想到和所穿的鞋子也有关系。
“鞋子的选择很重要,平足不适合穿鞋底很平的鞋子,比如雪地靴、板鞋等。平足的人由于失去足弓这个类似于‘天然减震器’的东西,脚底板酸痛、脚踝疼痛的几率比常人更高;加上鞋底很平的这些鞋子不符合人体脚部的构造,鞋帮大多比较松,穿久了也就容易引起脚底板酸痛,脚踝不舒服。”
费主任说,目前吴女士的症状还算轻,只需回去更换舒适的鞋子,平时注意多锻炼脚部肌肉即可;但如果长期穿不合适的鞋子,以后严重起来,可就得针对足弓进行重建手术了。
费主任还说,18个月大的宝宝和成人穿同样的雪地靴更是不合适了,幼儿的骨骼还没有长好,常穿雪地靴还可能导致孩子生长发育缺陷。
吴女士听了医生的话很惊讶,没想到平足也需要治疗,连穿雪地靴也成了雷区。
不建议经常穿雪地靴“事实上,对于没有平足的普通人来说,我们也不建议长时间穿雪地靴。”骨科主治医师章权解释:
雪地靴内外使用的材料都很软,内部空间相对较大,穿上后脚在里面会出现一定的滑动。
每走一步路,重力都会沿着足部向周围散开,使脚弓受到较大冲击,走路时容易使足部呈直角迈步,足弓不饱满,这就使脚顺着鞋运动,而非鞋顺着脚运动,长时间穿着,会造成脚踝及足弓的疲惫,不利于足部健康。
此外,雪地靴的鞋底太平(不像一般鞋子那样,有贴合脚底的弧度,中间足弓处有一定的增高处理),会导致行走时脚部仅三点支撑,即脚后跟、第一脚趾和第五脚趾支撑,会加重这些部位的劳损,还可能导致平足。
“尤其是对扁平足而言,鞋体过软,没有坚硬的中体充分支撑足弓,易使足弓及小腿疲劳继发损伤。”
章医生也提到,不建议小孩子穿雪地靴。
他告诉记者,小孩子的脚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它们在结构、功能方面都有所不同。
另一方面,孩子的骨骼、关节、韧带正处于发育期,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足勾还没形成,平衡稳定能力不强,鞋后帮如果太柔软,脚在鞋中得不到相应的支撑,会使脚左右摇摆,容易引起踝关节及韧带的损伤,还可能养成不良的走路姿势。
“除了雪地靴,一些孩子过早的接触有后跟的皮鞋也同样会带来不良影响。”章医生说。
平足不等于平足症扁平足(平足)指的是正常足弓的缺失,或称为足弓塌陷。
“平足不等于平足症,也不是所有的平足都需要治疗。如果平足者合并有疼痛等症状时,就被称为平足症,才可能需要治疗。”
医院骨科主治医师章权介绍,后天造成的扁平足是可以进行康复锻炼的,多数可以缓解,先天的也可以恢复,越早干预越好。
平足的人平日里可以简易锻炼脚部肌肉,每天1到2次,每次半小时:可以进行“握”脚练习,蜷缩脚掌,就像手握拳一样;足底踩网球,来回滚动,脚底要有意识地蜷起来。
图片来自网络
费骏主任也提醒,平足症的预防很重要,平足者平时在选择鞋子的时候可以选择负跟鞋,也就是前高后低的,可以减轻对足弓的压力,若选择平底鞋尽量用脚跟行走,选择稍硬底的鞋,鞋底内厚度侧稍高于外侧,使脚外侧受力多一些,降低内纵弓的压力。
见习记者陈彦汝
通讯员张弛
编辑陈彦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