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关孩子腿型的专题收到了父母们的热烈反响,很多父母,尤其老人都不希望宝宝“落人之后”,于是早讲话、早走路变成了一个聪明的标志。为了宝宝良好的身心发展,我们为父母罗列出几件一定不要让长辈做的事!
过早站立和走路错误1很多长辈让才6个月的宝宝就经常站在大人腿上蹦跳,认为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腿部力量,早日站立和走路。
快告诉长辈早早在大人腿上蹦,过早扶着孩子站,扶着孩子走等,都会让孩子还没发育到足够强壮的腿过早承受压力,造成以下问题:
?影响腿型和步态:可能导致“O”形腿或“X”形腿,形成“八字步”。?导致扁平足:宝宝全身重量压在足部,易使足弓过重而逐渐导致扁平足。?影响未来身高:没到相应月龄就学坐、学站、学走路,可能引起脊柱过度屈曲,影响身高。
家长应引导和鼓励孩子多活动、多探索、多爬行,以增强肌肉力量,增进身体的协调性。 不练爬就学走错误2“没学爬就开始走的宝宝更聪明。”“爬来爬去会增加宝宝跟细菌接触的机会。”“四处乱爬宝宝会有危险……”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想法。
快告诉长辈爬行能锻炼手脚腰臀等肌肉,促进眼、手和脚协调能力的发展。如果跳过爬行直接让宝宝走路,则容易导致以下后果:?损害视力发育:小宝宝看不清眼前较远的景物,站起来走路需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来注视景物,致使眼睛疲劳甚至损伤视力。?导致平衡能力差:跳过爬而直接走,宝宝长大后不但平衡差,而且连脾气都会变得暴躁,没有耐性。
让孩子尽情地爬,顺其自然,直到他的能力发展到可以站起来的时候,孩子自然就会站会走了。 使用学步车错误3很多家长认为学步车可以帮助宝宝很容易地四处走动,是帮助宝宝学习走路的必备“神器”。
快告诉长辈学步车已经被证实不能帮助促进婴幼儿学习行走,相反还有很多危害:?阻碍运动协调功能成熟;?容易造成X或O型腿;?引起意外伤害:已有多起孩子使用学步车无法刹住冲下楼梯受伤的报道;?因为限制了孩子自由探索学习的机会,会影响孩子智力发育等等。
家长应采取正确的方式教宝宝学走路,千万不能图“省事”而让宝宝使用学步车。 穿硬底鞋·机能鞋错误4很多长辈认为,宝宝学走路时,鞋底越硬越好;也有些家长青睐“机能鞋”,因为它宣称“可以协助宝宝形成正确的走路姿势”。
快告诉长辈?鞋子过硬,易影响宝宝足弓的形成。?不同学步阶段的宝宝应选择不同的鞋子;此外,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严格的对机能鞋的检验标准。
?尚未学步(宝宝鞋):就是一双能保护双脚的小袜子或防滑袜!要求鞋的里外、面和底都很软。?学步期间(学步鞋):要选择有带扣或绑带的鞋子,鞋底要软硬适中。“不穿鞋”更合适,因为光脚可以刺激足底神经发育,帮助宝宝建立平衡感。?稳步行走(童鞋):鞋子最好是搭扣款,既可调节鞋的肥瘦度,也方便宝宝穿脱。赤足一天
赠爱心鞋!
翻日历的时候,小编糖豆突然注意到一个有趣的日子——.5.21赤足一天。
OneDayWithoutShoes赤足一天鼓励大家脱下鞋子,体验赤足的感觉!呼吁世界鐧界櫆椋庣殑娌荤枟鏂规硶鍋忔柟鍖椾含鍝娌荤枟鐧界櫆椋庢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