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纠正策略之足弓塌陷

《体态纠正策略》为一个系列,每期将为大家介绍一种不良体态的纠正思路。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足弓塌陷。

我们常说“力从地起”,足部承载着人体几乎全部的负荷,并传导我们与地面产生的力与反作用力,在跑、跳和站姿负重训练中一个稳定有力而不失灵活性的足部至关重要。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体态偏差——足弓塌陷,会使足部失去稳定性。

足弓塌陷的情况分为两种

结构性先天因素或后天病因导致足内侧纵直弓低平或消失,也就是扁平足,严重的会伴有足踝疼痛,这是一种疾病,需要求助正规医疗机构。

功能性足底因运动或劳作长期超出负荷,足底肌肉失能张力不足以支撑足弓,在承受重量时足弓明显变小或消失,我们称之为功能性足弓塌陷。纠正这种需要强化足底肌力重建足弓。

为什么要纠正足弓塌陷

由于足弓肌肉薄弱、韧带松弛、慢性疲劳等因素,导致足弓消失,足部内侧下降,踝关节内旋,进一步影响膝、髋、甚至上肢都处于错误力学结构中。

在这种状态下进行运动容易造成各种急性与慢性损伤,表现出来可能就是各种膝盖、下背以及肩膀疼痛,训练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鉴别是否是功能性足弓塌陷的方法

从侧面观察:在承重时,内侧足弓消失或变小。

从身体后方观察足弓塌陷的脚:可以看到足跟明显外翻,跟腱处有明显的“折痕”。

完成评估后,按照"局部放松-局部强化-姿势教育-动作纠正"的策略来纠正。

01

局部放松

对小腿外侧的腓骨长短肌进行放松。

推荐筋膜放松和肌肉拉伸两种方式同时进行。

*RPE指自感用力度,0表示完全不用力,10表示力竭

02

局部强化

强化足底张力重建足弓。

推荐动作:缩足运动

大跖骨球的跖趾关节压住地面并靠向足跟,想象把足部缩短。

03

姿势教育

把“缩足”迁移到下肢动作中。

此处推荐弹力带辅助原地分腿蹲。如图所示,弹力带在动作中全程提示踝关节处于中立位,同时踇趾的跖趾关节保持“压入地面”。

04

动作纠正

下蹲

在做下蹲前,需要“设置”好你的脚,让它像树根那样扎进地里才能产生出强大的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力生于足”。

首先,在“设置”足部时我们通常会忽略的一个细节就是脚趾是该“抓地”还是“压入地里”。

脚趾抓地是能激活一部分小肌肉,且容易造成脚掌屈肌过度紧张。

而下压大脚趾并将它往后缩才是稳定脚,激活足弓的最佳方式。

与此同时,保持足底三点支撑,髋关节会自然微微打开,下肢就进入了最好的发力排列。

在设置好足部的排列后,把身体重心均匀分布在脚掌的三个点上(大跖骨球、小跖骨球、足跟),在整个动作过程中这三个点都不应该离开地面。

此外,在下蹲的过程中,如果到达了足背屈活动度的极限,踝关节会借助额状面外翻来代偿,以获得更多的下蹲空间。当然,足背屈受限也会导致其他关节代偿,这些因素我们会在之后文章中再进行探讨。

最后,坚持按“局部放松、局部强化、姿势教育、动作纠正”这四个步骤进行纠正,不断强化足部肌力,在每次动作前“设置”好自己的脚,初期可能需要牺牲一些训练强度,但在解决短板之后,你的训练会变得更加安全高效,拥有更长的运动生涯,并持续变强。

如果想了解更多纠正训练方法和细节,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mw.com/bzys/104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