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选不对,会生病快来看看

大很多人买鞋,尤其是年轻女性,首先注重的是美,然后才是鞋子的舒适性,可是你知道吗?鞋子买不对是会生病的!今天康康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那些足病,并选择一双适合自己的鞋子。

跟腱炎

过量运动、关节炎、外伤、不合适的鞋帮戳入了脚脖子、高鞋跟过度压缩了跟腱、或者平跟过度拉长了跟腱,都可以造成跟腱炎。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休息了,同时可以使用非类固醇类的抗炎药物。注意伸展跟腱,多做勾脚运动。

关于鞋子:想避免这种情况,不要穿鞋跟过高或者过低的鞋子。做运动之前要活动一下脚腕,把筋骨活动开。

脚气

它是一种真菌感染造成的疾病,真菌喜欢湿润封闭的地方,比如游泳池、浴室;甚至在地毯里面都有很多真菌。有些人的体质容易受到真菌感染,光脚走在这些地方,可要小心呢。另外,你需要局部涂抹抗真菌药膏。

关于鞋子:去公共游泳池、浴室等地方尽量穿拖鞋。平日里要选择透气好的鞋,每天更换鞋袜并仔细洗脚后擦干。使用抗真菌的干燥足粉也会让你感到很舒服。

水疱

它多是由于不合适的鞋或者袜子的摩擦造成的。如果水疱没破,不要管它,可以给它敷上柔软的厚毛棉布。如果必须要把水疱扎破,先把针消毒,从水疱侧面扎一个小洞,排出液体,抹上抗生素药膏,敷上纱布。

关于鞋子:不要穿太紧的鞋。穿棉制的袜子可以减小脚和袜子的摩擦。

指拇外翻

拇外翻发生原因多认为是穿着高跟尖头鞋所致。尖头鞋的前部成三角形,高跟站立,重力促使足前部强塞入这一窄小的三角形区域内。又加鞋面为皮革所制,毫无弹性,让脚部出现了变形。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现也和脚部的一些先天条件有关。

关于鞋子:过瘦、过小的鞋子会激化和加重拇外翻。

鸡眼或胼胝

鸡眼通常很小,出现在脚趾上面或者旁边。胼胝是通常出现在足底,是较大的一片增厚的皮肤,它们通常不痛,只是感觉皮肤突出并粗糙。有了这样的情况,沐浴后要用一块磨脚石轻轻的摩擦鸡眼或胼胝,逐渐磨去粗糙的皮肤。或者用鸡眼膏或找医生用手术刀切除。

关于鞋子:穿宽松舒适的鞋是关键,如果总是走不干净、充满沙石的路面,一定要穿袜子来保持脚部的清洁。

嵌甲

嵌甲最常见的原因是趾甲剪得太短,有些人生怕趾甲过长会滋生细菌,就过分地剪短,加上又爱穿紧小的鞋子,这样就特别容易引起嵌甲。嵌甲炎其实不难治疗,只要在消除炎症后,嵌一个金属器具就行。就好像箍牙一样,把一种金属器具装嵌于趾甲两旁,把嵌在肉里的趾甲慢慢掰出来,让其正常生长即可。

关于鞋子:穿宽松舒适的鞋子。经常修剪脚趾甲,不要让它们伸长出你的脚趾。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运动引起的慢性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你长时间的逛商场、没有热身的登山健身、长期徒步旅行,就很容易引起足底的慢性损伤,从而导致足底筋膜炎。尤其是在长时间的走路过程中,你还穿了双鞋跟很硬的鞋。

关于鞋子:一般来说,平足的人患足底筋膜炎的机会很大,所以穿具有柔软鞋跟的休闲鞋,以及在穿鞋的时候垫上舒服的鞋垫是很好的养护措施。

灰指甲

真菌的习性是喜欢温暖湿润的地方。而免疫机能低下的人也非常容易患上此类疾病。有人习以为常,通常不给予治疗。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因为一旦趾甲感染到霉菌,就成为霉菌的大本营,霉菌可以从这边不断的出发而感染到自己的足部,或身体其他部位,造成香港脚及体癣等。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摘除感染的趾甲。

关于鞋子:你穿鞋的时候要注意脚部保持干燥。选择透气好的鞋,比如布鞋、天热和潮湿环境,可以选择每天使用抗真菌的足粉。

许多足部疼痛的患者都是由于穿了不合适的鞋子导致,因此,挑选一双适合自己的鞋子对足部健康至关重要。

好鞋子的特点,有迹可循

一双好鞋,应该满足这些条件:

1、鞋的顶面(系鞋带的这面)要足够舒适,柔软透气;

2、鞋的前端要宽一些,对脚趾没有挤压;

3、鞋的前部与中部结合部位(鞋前帮与中帮结合部),要有弹性能被弯曲,便于行走时前脚掌蹬地推进活动;

4、鞋子的中后部底面要足够坚固,对足弓有良好支撑;

5、鞋底至鞋跟要呈圆滑流线弧形,这样便于均匀分布在承重时脚底的压力。

买鞋的时候,掌握这几点

买鞋时,带张纸

不要总是迷信平时您脚的尺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足弓会慢慢塌陷,脚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宽;也不要一味相信鞋子上标注的尺码,有时它们并不准确。所以,应该养成每次买鞋之前测量脚大小的习惯。

买鞋前,分开双足,光脚站在一张白纸上,用笔顺着脚的边缘在纸上分别勾画出两只脚的轮廓。

在买鞋时,可以把这张纸放在地上,把选中的鞋子分别放在相应脚型轮廓上方。如果鞋子边缘能完全覆盖住脚型轮廓,说明这双鞋子刚好适合您的脚型,可以购买;反之,如果鞋子的某一部分边缘不能完全覆盖住轮廓边缘,那么果断放弃吧!

下午买的鞋子更合适

因为受到身体重力影响,双脚在下午时会较上午时肿胀增大,所以下午试着合适的鞋子才是真正合适的鞋子。

用途不同,买的鞋也不同

要根据不同的生活、工作及运动场景需要,来选择合适的鞋子。

例如:我们在准备登山前,应该买专用的登山靴,而不是买一双跑步鞋或者商务皮鞋。在购买专用鞋子前,建议找专业运动人士或足踝医学专家咨询。

站起来,走两步!

鞋好不好,脚说了算。购买鞋子不仅要看鞋子的长度及宽度是否合适,鞋子内部空间大小也很重要。

穿上新鞋子后一定要走走跑跑跳跳试试。如果是有鞋带的鞋子,就应该系紧鞋带后再试,看看挤不挤脚,磨不磨脚。

当然太大的鞋子也不合适,如果行走时鞋不跟脚会让人很不舒服,也会危害脚部健康。最长的脚趾尖和鞋尖内侧边缘间留上1cm的间隙,这样是比较合适的。

温馨提示

“新鞋磨脚很正常,穿穿就好了”。

这种忽悠您可别信,

如果有任何不适,

放弃购买吧

注意细节

购买鞋子还要注意鞋子里面有没有过于突出的商标,鞋子各部分结合部的缝线线头是否突出磨脚,皮革是否过硬没有弹性。

买鞋时记得带着您最常穿的袜子及鞋垫(对于患有足部疾病而定制配戴了矫形鞋垫的患者,这一点就更加重要)。如果您穿上袜子后觉得穿鞋不舒服,或者一直使用的矫形鞋垫无法合适放入将要购买的鞋子,说明这双鞋子不适合您,放弃购买吧!

新鞋子里的鞋垫应该是可拆卸的,不要买配有不可拆卸鞋垫的鞋子。因为如果您出现足部问题,如扁平足、拇外翻(大脚骨)、高弓内翻足、跖痛症、糖尿病足及跖筋膜炎等,足踝外科专科医师可能会建议您定制矫形鞋垫治疗。

文字来源:医院()

足踝外科魏芳远、中华养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张觅奇

排版设计:陈黎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mw.com/bzys/10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