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好,我是拥有大长腿的小鹤鹤家长都希望宝宝拥有三高:“颜值高、智商高、个子高”~说到个子高,腿长占一半!想让宝宝拥有大长腿,除了遗传基因,其实可以靠后天的努力。0~7岁是腿部发育的关键期,如果错过,再想弥补可就真难了!小鹤鹤帮你整理了“宝宝大长腿秘籍”,还能让娃身高蹿一翻哦
5个错误行为,快住手!
先来对照一下,以下5个常见的“带娃经验”(误区),你家有没有?
绑腿
真相:绑腿,并不能使孩子的腿更直。而且还会影响血液循环,造成四肢淤青,严重的甚至面临截肢危险!
强行绑腿,还可能影响骨骼和关节发育,甚至造成髋关节脱位。
过早扶站
一般出生10个月后,宝宝的下肢骨骼强度才能支撑起身体的重量。如果家长过早干预站立、走路,会对宝宝的脊柱和下肢造成一定损伤!
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腿部异常现象(如O型腿、X型腿)。
圈式学步车
宝宝在学步车里时,腿部大部分时间处于弯曲状态,与正常站立步态差异很大。发力行走时,腿部受到的压力也并不均衡,对骨骼发育不利。而且因为总是垫着脚尖,还会影响将来正常走路的姿势。
除了不利于发育,还容易翻倒、受伤!家里有的赶快扔了吧!
W坐姿
你会发现很多宝宝的坐姿都是这样的:屁股着地,两条腿向外弯曲,看起来很像字母W。这是因为这种坐姿对宝宝来说,是最稳固、最省力的。
长期W坐姿,可能会影响骨盆,或导致“内八、外八字”等异常走路姿势。最好及时纠正,避免养成不良习惯。
太厚太软的冬靴
面对寒冷的冬天,很多妈妈喜欢给孩子选购时尚、保暖的雪地靴、高筒靴,或可爱柔软的棉拖鞋。其实这些太厚、太软的鞋,没法给宝宝脚底很好的支撑,活动时很容易累,会影响宝宝的腿型,甚至出现扁平足。
小鹤敲黑板
给娃选鞋有秘诀
1、宝宝鞋面(尤其是头部)不能太软,否则难以抵抗硬物对脚趾的冲撞。脚背处的鞋面要柔软些,以利于脚部的弯折。
2、后帮应支撑包裹脚踝,减少脚在鞋内的移动。鞋后帮太软,容易引起踝关节及韧带的损伤,也可能会养成不正确的走路姿势。
3、鞋底厚为5~10毫米,应柔韧有弹性,过软反而会产生疲劳感。
4、科学的弯折部位应位于脚前掌(鞋前段的1/3处),才能对宝宝的足弓有一定的承托作用。
长腿关键期,3个关键要做到
营养要跟上
宝宝的骨骼发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7岁以前,腿部尤其是胫骨(小腿的骨头)生长速度最快,对营养摄入也最敏感。如果这段时间营养摄入不足,骨头和其他器官会争夺“营养”。身体会优先保证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的营养供应,骨头就成了“不受宠的娃”,自然长的会少些。
Q
长腿关键期,给孩子补些啥?
补钙(吃奶制品)时,记得同时补充维生素D。
蛋白质、钙、磷、镁、锌、铁,维生素A、B1、B2、B3、C和E这些微量营养素,都对骨骼生长有特殊作用。
有研究表明,在婴儿期和儿童期缺碘,也会导致腿短。
小鹤鹤家的奶粉,除了能提供给宝宝充足的营养,还有4重保障,让家长更放心↓
运动有方法
适当运动,有利于生长激素分泌,促进软骨细胞增长,有益于宝宝长高高。
按摩来帮忙
除了给宝宝多做腿部抚触,按摩大腿、小腿肌肉外,还可以试试小儿推拿的手法,调节体质,促进成长发育。
自测:你家娃,腿型正常吗?
一说起腿型,很多家长会觉得娃的腿有一点弯,像小青蛙一样,是不是不正常?其实O型腿→X型腿→相对直腿,是孩子正常的生长轨迹。
所以静静等孩子长大就好?nonono!下面这些情况,还是需要家长注意,及时排查异常,尽早接受矫正或治疗!
O型腿/X型腿
测量方法:
孩子睡着或完全放松平躺时,脱掉裤子或纸尿裤,轻轻的将双腿并拢,让踝关节靠拢,观察双腿膝关节间的距离。
如果上图中“红色线”位置距离大于6cm,医院检查,确认是否存在病理性O/X型腿。
髋关节发育不良
这种宝宝,一般并没有疼痛感、也能自如活动,小时候往往很难引起家长的注意,直到宝宝走路后才发现,就已经很严重了。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家长一定要警惕。
小宝宝:观察腿纹位置、数量
让宝宝翻过身趴在床上,将两条腿并拢,观察腿纹。如果有腿纹不对称的情况,就要注意找医生检查。
大宝宝:观察走路姿态
观察宝宝是否出现以下异常,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宝宝走路姿态异常自查
o站立姿势不正常
o学会走路的时间比较慢,或者不愿走路
o活动髋关节时有弹响
o走路一摇一摆像小鸭子
o总是将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上
转发到朋友圈宝宝拥有大长腿!戳这里??加入千万妈妈都选择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