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医院儿骨科(七病区)主任,博士,医院骨科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儿童各类创伤诊治,以及髋关节疾病、髌骨脱位、膝关节脱位、下肢畸形、膝关节内外翻畸形、成骨不全畸形矫治、马蹄足、肢体不等长、多并指(趾)畸形、肘关节内外翻畸形、创伤后遗畸形、脑瘫、骨病变、软组织肿瘤以及急慢性骨髓炎等治疗,尤以微创手术为特长。
裴新红(摄影陈理杰)
石膏剪、量尺、角度尺、叩诊锤,这是身为小儿骨科医师的裴新红随时都可以从白大褂口袋里掏出的随身装备。
去年3月,裴新红被医院医院。她在短短一年中适应了新的环境,并和团队一起,医院小儿骨科微创手术的口碑越做越响亮。
后发制人34岁从零做起和许多医学医院工作的常规经历不同,裴新红在踏上从医之路前,先走了很长的一段科研之旅。
她从中国医科大学儿科系毕业后,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读了硕士研究生,随后又到美国纽约的血液中心从事细胞骨架及细胞生理学科研工作6年,其间还通过了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回国后的裴新红,原可以进入高校、研究所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但她听从自己内心的愿望,选择成为一名临床医生。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在34岁———这个同龄医生已经小有所成的年龄,裴新红选择离开自己熟悉的领域从零做起,遇到的阻碍也比常人大得多。
与医院实习、规培的医生相比,裴新红的临床经验可以说是少得可怜,她去手术室不会洗手、不会铺巾,有时好心想做些事,却被告知“违反规范”……这些初入“职场”的尴尬出现在一个30多岁的医生身上,显得那么不合时宜,因此,那时的裴新红难免会遭到别人的议论和嘲笑。
但回忆起自己的选择,裴新红说自己没有丝毫动摇与后悔。“自己选择的路,跪着都要走完。”裴新红说。
既然比别人起步晚,就要比别人花更多的工夫,因此,裴新红接受了工作的挑战。
她先是做了3年的24小时住院医师,除了每周一天的休息时间之外,医院里工作;之后又做了两年半的总住院医师,同样是24小时在岗。
在5年半的时间里,医院,这在她当时工作的医院里,是惟一的一例;同时,她还不忘深造,攻读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并分别到哥伦比亚大学儿童医学医院进修小儿骨科。
长期近乎无休息的工作让她迅速成长,快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逐渐能够独当一面。裴新红说,这个训练过程虽然艰苦,但她觉得很有必要。
与普通的骨科医生相比,小儿骨科医生常常会碰到小患者难以沟通、哭喊震天、害怕躲避等等令人头疼的情况。裴新红介绍,骨科的全身检查讲究“望、触、动、量”。其中,“动”需要孩子配合做特定的动作,还需要了解孩子在自然状态下各个关节活动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怎么让孩子信任、配合,都是难题。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正好有一对夫妻带着孩子找裴新红看诊。只见她在孩子身旁一边交叉摆动双臂,引导孩子向前走,一边观察孩子的步态,略带严肃的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一丝柔软的笑容。
裴新红说,对孩子需要哄,还要学会巧妙地引导,如果孩子不配合、害怕,那就先逗逗他,“比如你想看孩子的步态,就可以哄他说‘再见再见,我们回家了’,他就会以为医院了,高高兴兴地向前走,此时就是观察的好时机。”
作为一名小儿骨科医生,裴新红感到责任重大,因为小孩的病情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
“孩子受伤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规范的治疗。”裴新红介绍,当孩子受外伤时,要及时进行准确的救治。
家长要学会紧急处理,首先观察伤口局部是否有肿胀、孩子的活动范围如何,评估孩子的精神状况;如果有损伤则以冷敷为主,医院筛查是否出现骨折,以便进行后续的治疗。
其中,在青春期,孩子易受运动损伤,家长要注意观察,如果发现孩子虽然能走、能负重,但出现跛行、局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等情况,就要警惕潜在损伤的可能性,医院检查。
在第十六期栏目中,坐诊医生就是裴新红医生。工作人员将读者留言提出的各种问题逐一整理给裴新红医生,她在工作之余一一耐心解答。
来看看裴新红医生都是怎么说的吧~
01问:宝宝现在2岁4个月,晚上我抱她上床时不小心摔倒。我没有压到她,她的膝盖也没有红肿,还可以活动自如,坐在床上什么姿势都能摆,但就是不能走,这是怎么回事?
答:需要排除是否存在骨折,儿童骨折与成人的骨折不同,他们的骨质相对较柔韧。尤其是一些特殊的骨折类型,如青枝骨折、弯曲骨折、骨膜下骨折等,通常在外观上没有类似成人骨折的特点,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02问:我家孩子坐姿不好,老是歪在一边,弓着身子看书,背书包时其中一侧的肩带还容易掉,这样会不会导致脊柱侧弯?让孩子练瑜伽能不能矫正姿势呢?
答:长期的异常体态或姿势是脊柱侧弯的诱因之一。引起脊柱弯曲的因素很多,单纯姿势性因素导致的,通过纠正姿势和背部肌力以及康复运动,是可以改善并避免情况加重的。
但如果是其他因素导致的脊柱侧弯,可能需要密切的观察,因为在孩子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特发性的脊柱侧弯有进展迅速的可能。医院进行脊柱筛查。
03问:我小孩1岁多,有点膝关节外翻。有的医生说要尽快纠正,有的医生说不用矫正,你怎么看呢?用绷带绑靠谱吗?
答:通常1岁左右的婴儿大多数以膝内翻的外观多见,膝外翻也有,但是否需要纠正,要了解孩子的外翻程度,轻度范围内是没有必要立即纠正的,可以观察一阵子。另外,绷带绑腿是陋习,不可以使用。
04问:孩子扁平足需要治疗吗?有没有办法改善?
答:扁平足绝大多数都不需要治疗,小年龄儿如果想改善可以光脚行走,或光脚在沙滩或较软的平面上行走,每日还可以进行踮脚运动练习。
05问:小孩学轮滑会不会导致X型腿?
答:轮滑不会导致X型腿,但是轮滑运动需要使用护肘等运动护具,避免受运动伤。
由裴新红医生坐诊的第十六期“名医来了”到今天就结束啦。
第十七期也在今天上线,欢迎大家通过第一条推送,或进入“厦门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