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医院治疗 https://m-mip.39.net/fk/mipso_8593664.html
十一岁的小姑娘,大拇脚趾外侧向外“鼓起”,一开始没当回事,后来宝宝总说穿鞋子脚疼,家长才有点急了。
小小年纪就得了成人才得的“大脚骨病”?咋回事啊?
“大脚骨病”是什么?
“大脚骨”医学上称为“拇外翻”,是指大拇趾向外侧偏移的一种足趾畸形。
研究显示,成人的拇外翻患病率分别达到23%、35.7%,老年人和女性较常见。但这种疾病并不单纯青睐成年人,同样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大脚骨病”形成原因
●遗传
普通人群中超过50%的患者有家族史(尤其是母亲),幼年拇外翻的家族遗传倾向似乎更为明显。
●穿鞋不当
鞋子太小是幼年拇外翻的常见危险因素。日本的一项研究显示,名年龄2.2-6.3岁的学龄前儿童只有12.3%的拇趾笔直向前,19.1%的拇趾外翻角度超过10°。其中70%-80%的宝宝穿着长度较小的户外鞋或室内鞋。而扁平足患者发生拇外翻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出8-24倍。
宝宝“大脚骨病”有哪些症状?
●拇趾形态改变
拇趾根部常见突出隆起,这实际上是足部内侧的第一跖骨头向内侧偏斜产生的骨性隆起,称为拇囊肿。
●红肿热痛
由于这种突起的拇囊肿与鞋子反复摩擦产生炎症,儿童可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称为拇囊炎,导致疼痛。
宝宝“大脚骨病”,怎么办?
拇外翻遗传因素比较大,但后天也不能忽视。对于家长来说,要注意给宝宝选择合适的鞋。一定要避免鞋头狭窄的鞋子,宽大、圆润的鞋头会给前脚掌足够的运动空间,不仅有利于儿童足部骨骼、关节的健康发育,还有效防止拇外翻的发生。
当家长察觉到宝宝出现拇趾形变严重,或者局部红肿疼痛现象时,要及时带宝宝就医。
家长还有哪些关于儿童足部健康的问题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