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扁平足
足弓是人类脚bai的重要结构。du有了足弓,使足富有zhi弹性。即可吸dao收地面对zhuan脚的冲击力量,又可锁定中shu足关节,使脚变得坚硬,更好地推动人体活动。扁平足(平足)指的是正常足弓的缺失,或称为足弓塌陷。值得注意的是,平足不等于平足症,也不是所有的平足都需要治疗。如果平足者合并有疼痛等症状时,就被称为平足症,才可能需要治疗。其实,平足的人很常见,而平足症并不常见。很多平足者特别是儿童平足没有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只有少部分儿童平足可能会逐渐引起整个身体体态的变化,有一部分平足可能合并足部骨结构异常,如垂直距骨、跗骨联合等。在成人平足中,50岁以上的女性较多。成人平足初发时,足在非负重状态下足弓存在,负重后足弓即消失。此时由于关节的活动性尚存在,称为可复性平足或柔性平足。如果出现关节病变、活动受限,畸形不能复位,就称为僵硬性平足。
扁平足和平足症不是一回事某度百科里说「扁平足又称平足症」,这是不对的,扁平足和平足症之间的关系见下图:
扁平足包括平足症,不一定是平足症。平足症一定是扁平足。
感觉像绕口令,哈哈……
不明白再好好看看上面的图。
什么样的算是扁平足?它有哪些症状呢?患上扁平足的人,会出现以下的一些症状:
1.疼痛
通常位于足底内侧(后足后内侧疼痛),且于长期站立或行走后加剧,且常可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现象。偶尔疼痛也可位于踝关节外侧外踝附近。这是由于足弓塌陷造成后足外翻,继而腓骨与跟骨相撞击的结果。
2.肿胀
疼痛关节外肿胀,以足舟骨结节处为甚。
3.步态异常
患足疼痛及足弓塌陷可造成跑步甚至行走能力下降,步态异常,如外八字步态。
4.疼痛及异常的步态
可对身体的其他关节造成影响,如因患足的过度外翻及内旋,造成膝关节代偿性外翻及髋关节代偿性外旋等,继而可能引发膝、髋、下背等部位的疼痛和关节炎。个别平足的患者可能以下背痛为惟一的症状。
5.严重的平足畸形
增加关节压力,加重其运动间磨损程度
首先大家要了解足弓具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那就是“减震”。
无论是在跳跃,还是跑步,甚至是走路,当我们脚掌落地的那一刻,足弓就能够为我们吸收一定的外界压力,从而有效减轻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压力。
反之,如果我们具有扁平足,那么来自足底的压力直接会由关节周围的骨头传导至各个关节部位,从而增加关节处的磨损程度。而且踝关节与膝关节之间的胫骨就会发生内旋,这样在不均匀受力下,关节的磨损区域也会不同,从而造成单一侧磨损严重,还有可能引发炎症。
扁平足成因以及如何进行自测;
扁平足成因成因无外乎就两种:先天形成和后天形成。当然,我们需要清楚后者是怎么开始出现的。
概率问题,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后天形成的,抛开一些后天病理性原因,如受伤后导致足骨损伤,医源性损伤等等,这其实也是低概率性问题。
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一些功能性损伤导致的缺陷,通常发生在以下情形:
①个人走路姿势不良,加上长时间走路,得不到充分休息;
②因工作原因,需要长期负重行走;
③个人体重增加,肥胖患者;
④缺乏锻炼或者不良姿势引起踝关节周围肌力失衡;
以上可能出现的情景都可能导致我们趾短屈肌、胫骨前肌长期处于被拉长状态,从而导致足弓塌陷。
如何准确判断姿势是否具有扁平足呢?前面我们提到过“踩脚印”的方法,通过脚印显现的完整程度来判断扁平足的严重性,这是其一。
另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双脚一前一后紧挨着自然站立,保证重心中立,对着镜子观察足弓塌陷程度,从而判断自己是轻度扁平足还是重度扁平足。
足部贴平地面,试着用细微的肌肉控制足部,让足底的arch形成。注意:保持脚跟中立位置很重要,脚踝没有很大的内翻动作,脚趾头没有用力屈曲或伸展。
维持在终末位置约10秒。
CalfStretch(小腿拉伸)
具有良好的脚踝弹性可以成为防止脚弓塌陷和控制脚内旋的重要部分。保持后腿的膝盖直线,轻轻地向前倾斜,同时向前弯曲膝盖,直到在小腿背部感觉到伸展。一般准则:脚直指前方保持脚跟处于中立位置,保持30至60秒。
HeelRaises(脚跟上抬)
这个动作是可以在许多变化中执行的练习。我在工作室训练时总会让客户穿上足弓训练器,难度更大些,训练起来也没那么枯燥,效果也更明显。
借助足弓训练器
ToeYoga(脚趾瑜伽)
控制脚趾的肌肉类似于手指的肌肉。这些肌肉经常被使用不足,可能缺乏实力和控制力。用双脚分别做出上图“石头”“剪刀”“布”的动作,每个动作维持5秒。
当然,关于扁平足矫正的动作会有很多。比如说强化胫骨前后肌练习,沙地上行走,单腿硬拉,以及贴扎治疗等。
近些年来,缺乏锻炼,超重肥胖在人群中广泛存在,各式注重时尚忽略功能的鞋类在社会中流行,无论成年人还是青少年,扁平足都愈发常见。扁平足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足部畸形,又称平板脚、平足或者扁平外翻足等,
10个动作改善您的扁平足
1、足底放松。站立或坐在椅子上,一只脚支撑保持平衡,另一只脚以脚底(跟骨到跖趾关节之间区域)按压网球或筋膜球,缓慢前后滚动,往复10-12次,做2-3组。
2、小腿放松。坐在垫子上,将网球或筋膜球置于一侧小腿肌肉下方,将下肢重量作用在网球上,缓慢前后滚动,往复10-12次,做2-3组。
3、小腿拉伸。扶墙弓步站立,前腿弯曲,后腿伸直并且脚呈内八字站立,拉伸后腿小腿靠后外侧部分,静力拉伸保持30-45秒,做2-3组。
4、抓毛巾。站姿或坐姿,脚下平铺毛巾,用脚趾用力抓毛巾,抓紧后保持3秒,然后放松,重复抓15-20次,做2-3组。
5、坐姿提踵。坐在椅子上,保持双脚的脚掌脚尖与地面始终接触,然后做高抬脚后跟的动作,与此同时,双手扶双膝向下用力与两腿进行对抗。抬到最高点保持3秒,放下脚后跟。重复高抬脚后跟15-20次,做2-3组。
6、抗阻勾脚。坐在垫子上,弹力带一端缠绕前脚掌,另一端固定。做对抗弹力带的勾脚动作(脚尖向膝盖方向靠近),勾脚到最大程度保持3秒,然后放松。重复做勾脚15-20次,做2-3组。
7、背壳。侧卧在床上或垫子上,双膝上方缠绕弹力带,双脚并拢保持不动,膝盖做缓慢的往复开合运动,对抗弹力带的阻力完成动作,重复做15-20次,做2-3组。
8、抗阻足内翻。坐在垫子上或者床上,弹力带一端缠绕脚掌,另一端在脚外侧区域固定。脚对抗弹力带阻力做内翻内收的运动,在内翻用力末端保持3秒,然后恢复到起始位置,重复做15-20次,做2-3组。
9、足弓静力收缩。站立或坐下,双脚自然支撑的状态下,尝试大脚趾根部下压地面(脚趾自然平直,不要有弯曲),并向足跟方向靠近,努力使足弓升高,慢慢感受足弓收缩的发力感。也可在大脚趾根部下放置1元硬币,使足和接触面易产生滑动。自己难以体会动作的话,可以由旁人扶住脚后跟,另一手扶住脚背,轻微给予足部纠正,使其减少外翻,抬高足弓,缩短足长。重复4-6次,做6-8组。
10、弹力带下蹲。使用两条弹力带,配合完成下蹲动作。下蹲动作可以由浅及深进阶。一条弹力带置于膝盖上方,激活臀中肌对抗。另一条弹力带两端分别踩在两脚大脚趾根部区域,沿两脚内侧形成交叉,双手在胸前握住弹力带,肩胛骨内收手臂用力对抗弹力带阻力。在这样的动作下,完成下蹲动作,重复4-8次,做4-6组。要点:双脚一定避免外翻,足底肌肉努力收缩用力,提高足弓,双膝保持张开,避免内扣。
扁平足患者在进行扁平足矫正练习时,应长期有规律地进行,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不穿平底的鞋,改穿有跟的鞋或在鞋的中部加一个薄垫,或者可直接穿扁平足的矫正鞋。
矫正鞋的要求为:鞋底的跟部和中部应稍窄,使足跟较为固定,防止行走时足跟摇摆。鞋底的内侧部(足弓部)应当较外侧厚5毫米~10毫米,使足部略内翻,防止距骨头下陷内倾,将负重线由足内缘向外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