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FRI
周五
校园足球要认真贯彻“教学是基础、竞赛是关键、体制机制是保障、育人是根本”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着力提高亿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教会学生足球运动技能,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精神和磨炼意志品质,打牢中国足球腾飞的人才基础”“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
——王登峰
摘要
学校成立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不是为了培养足球人才,而是为了办学业绩;家长让孩子参加足球队,是想在中高考时,通过体育特长生(体育单招、高水平体育运动队)招生,进入名校。这就是现实情况。中国教育和足球要改变,要从功利的成才观、成功观改起,要回归到人才的兴趣、多元的成才选择。
有人问:中国教育和中国足球哪个更有希望?有人回答,足球比教育更有希望。
据说,易中天与陈丹青也有过这样一次对话,易中天:中国教育和中国足球哪个更有希望?陈丹青:你问的问题里已经包含答案了啊…...中国足球有多大希望,中国教育就有多大希望。
真实情况是:几年前,在北京《经济观察报》论坛上,易中天问教育家杨东平,中国教育和中国足球哪个更有希望?他想了半天说,教育吧。易中天又问为什么?他说足球没有希望也就算了,教育不能没有希望。
其实,足球的问题,就是教育的问题,教育的问题,也是足球的问题。问题的核心是,我国对人才的评价是单一的分数评价、学历评价,对待教育和足球都十分功利。如果教育不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鼓励学生个性和兴趣发展,不摆脱功利,那我国也不可能涌现出一流的足球人才,中国足球就很难走向世界。
近年来,我国在通过发展校园足球,培养足球人才。这是体教结合的思路。但是,有的学校争取成立足球特色学校,却不是为了培养一流的足球人才,而是为了近期的办学业绩。而不少家长让孩子参加足球队,也追求的是中高考时,能否通过体育特长生(高水平体育运动队)招生,进入名校。这就是功利对待足球。这样发展校园足球,结果是可以想象的。足球会成为曲线高考的工具,而非发展学生的足球兴趣和培养足球运动技能。
对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调查显示,很多学生课后没有运动兴趣与习惯,我国学校和社会,也没有崇尚运动的风气。这导致学生体质下降,也影响竞技运动上水平。一方面,我国学生从小就被过重的学业负担包围,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学习,学习成绩好、有体育天赋的学生,家长大多不会让孩子从事体育,而会放弃体育运动搞学习。另一方面,由于担心安全,学校和家庭现在都倾向于对学生进行圈养教育,加之社区体育场所缺乏,很多学生平时很少运动。这和一些足球强国,到处可见足球场,以及足球场上飞奔的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中国教育和足球要改变,就要从功利的成才观、成功观改起,要回归到人才的兴趣、多元的成才选择。
这个夏天,世界杯风云正起,热闹非凡。
很多国人也发出这样的困惑:中国10几亿人,为何就挑不出11个踢足球的?中国足球何时能翻身?何时能进世界杯?
12月26日,年中国足球协会青少年足球竞赛工作会议暨全国青少年超级联赛年度颁奖在武汉举行作为中国足协副主席的李敏毅在此次青超联赛的总结大会中表示“中国的足球肯定不是一天能翻身的,但也不是要几十年才能翻身的。”
当前,全国各地学校都如火如荼在创办足球校园。中高考把足球项目作为体育考试的科目。
看来,振兴中国足球,从娃娃正式抓起了。
从年底,教育部正式牵头负责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校园足球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已经形成了校园足球特色校、高校高水平足球队、校园足球试点区县、校园足球试验区、满天星训练营等在内“五位一体”的格局,其中校园足球特色校截至年已经达到了所,计划年达到所,目前已经覆盖了万人次以上的小学、中学、大学足球人口;已经有所高校组建了高水平足球队;设立试点区县个;改革试验区12个,满天星训练营47期。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基本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校园足球成长路径。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校园足球发展水平,可以用“6个多”来概括:踢球的人多了,会踢球的人也多了;踢得好的人多了,整体上踢球的水平也提高了很多;教足球的人多了,教得好的人也多了。他表示,经过3年的发展建设,校园足球在教学方面、保障条件、场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校园足球的发展令人可喜,不过其中有的问题也令人警惕。一个搞笑视频引人深思:在操场上,身穿校服排列的小学生,每人手捧一个足球,在做整齐划一的足球操。旁边视频是一个外国小孩,在球场上控球欢腾。标题是一行字:终于知道中国孩子为啥不会踢球了。
中国足球从教育抓起,从培养足球人才的思路出发,大方向完全正确的。
目前,校园足球依然存在几个问题:
1、校园足球场地不完善。
2、学校缺少足球老师。
3、家长对足球缺少热情。
4、学校对足球意外的安全无法担责。
5、学生缺少热爱足球的氛围。
培养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足球运动员需要天赋,更需要伯乐。在金钱至上、娱乐至死的年代,教育越来越功利化,足球教育也容易陷入困境。
实际上,现在的中国足球,需要气贯长虹的中国精气神。
足球教育之路,注定漫长,任重而道远。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