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销软底鞋或存在硬伤

关于在给孩子选购鞋子的这件事情上,很多家长都认为好看,顺眼,大小合适,就可以了。

但实际上,在给孩子选购鞋子的时候,是有讲究的。

孩子穿错鞋,伤害是你想象不到的

婴幼儿足部有70%是软骨,骨骼和肌肉的发育还不够成熟,足部的支撑结构和成人也不一样。如果穿错鞋,很容易影响足部发育,导致不可逆的后果:

例如,最近的一种软底鞋突然火爆起来。相关的宣传页面显示,这种拖鞋柔软轻盈且有弹性,一脚上去,仿佛踩在的云朵上。这种拖鞋的舒适感加上高颜值让不少人“种草”。

但是,柔软的鞋底虽然能带给我们很好的舒适感,但是长期穿着这种过软的鞋,可能会损伤到我们脚部关节,选鞋还是需要根据脚部情况,不可盲目追求某种单一功能。

鞋底过软会让我们在行走的时候难以转移重心

在某宝上,搜索“软底鞋”,能弹出上千个不同款的软底鞋。其中,有些商店为了突出“软”,将鞋底做得很厚;还有商店在直播推荐软底鞋的时候,为了证明它的柔软度,用手前后翻折、左右拧揉鞋底。

其实,这种鞋能做到这么软,并不是用了什么黑科技,市面很大一部分这种鞋都是由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材料制作成的,而EVA是用来制作拖鞋、箱包、手机保护壳的常见材料。该材料之所以柔软,是因为与传统制鞋材料——聚乙烯相比,EVA材质结晶度更低,从而有更好的柔韧性和抗冲击性。

有过了解的都知道,脚上的足弓是由骨骼与关节组成,在足内肌、足外肌、韧带及筋膜的支撑下,共同维持的拱形结构。足弓作用如同减震器,能够缓冲我们行走、跑跳时形成的冲击力。

有数据表明,我们在正常行走的时候,足部需要承担2倍至3倍体重的负荷,在跑步时需要承担5倍左右体重的负荷。在跳跃时,足部的负荷更是达到了体重的10倍。

相比硬底鞋,软底的缓冲能力更好,能够吸收膝盖承担的冲击力,减缓关节压力,起到保护关节的作用。但鞋底过于软的鞋,会让我们在行走的时候难以转移重心。还会减弱我们对脚底的控制力,减少稳定能力,花费更多的力气来让身体保持平衡,增大崴脚、扭脚的风险。

以扁平足为例:

如果选购的鞋子没有给到脚正确的支撑,足底的肌肉和韧带就没法得到正确的锻炼,无法保证足弓的正确发育,还有可能加重扁平足症状。

而扁平足又会引起脚痛、膝盖痛、髋关节痛、下背痛、脖子痛等症状。等孩子身上出现这些症状,那就已经晚了。

怎么选择好的鞋?

有的人可能烦了,软的不合适,硬的也不合适,孩子到底要穿怎么样的鞋子?

别急,接下来就告诉大家怎么选择一双好的鞋。

1)鞋底软硬

●学步前的宝宝

鞋子可以在1/2处弯折比较好,因为婴幼儿的脚很是柔软,穿硬鞋会阻碍脚部的正常发育。

●学步期和已经学会走路的孩子

适合穿在前1/3处能弯折,后面不能轻易弯折的鞋,能够充分支撑和保护足弓。

孩子长期穿戴扁平鞋,出现扁平足的概率会更高。

2)鞋底材质

鞋底有没有足够的防滑性,直接关联到孩子的行走安全。天然橡胶底、纹路深的鞋底,防滑性更好。

3)鞋内底

把手伸入鞋内,按压前端部位,感受柔软度。

另外,还要感受内部的吸湿度,摸起来有点涩涩的感觉才好,这样孩子的脚出汗了也不会在鞋内打滑,顶伤脚指头。

4)鞋后跟

鞋后跟需要有一定的硬度,鞋跟太软就不能保护到孩子的脚跟;过硬则会磨脚。

5)鞋面

避免太花哨的装饰,选择简单、舒适、透气的就好,还要有一定的支撑度!

可以把鞋子像拧毛巾一样,拧一拧。观察一下变形幅度,适中即可。

6)尺码

所以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鞋的时候,喜欢通过摁鞋头或将手指伸入孩子脚后跟来判断鞋的合脚程度。

但也有人反应这种方式不准确,在用这种方式给孩子选鞋的时候,发现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其实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只是受孩子“足尖反射”的影响,干扰了宝妈的判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mw.com/bzhl/118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