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的步行时间足够吗

早前有环保组织调查,发现港人步行时间减少,宁愿坐车也不行路。有注册物理治疗师指出,走路少了,下肢活动不足,不单令下身肌肉变弱,灵活度及平衡力也会降低,更容易受伤和劳损。那不如收工后多走几步路吧?但穿着皮鞋高踭鞋,又会否带来受伤风险?不如听听注册物理治疗师意见。

「世界绿色组织」连续5年调查港人的步行习惯,年6月访问了名18岁以上的香港市民,发现他们的步行时间比年少,每周7天都步行至少30分钟的受访者减少3.6%。而整体受访者中,接近一半未达康文署建议的基础指标,即每星期至少3天,每天累积步行最少30分钟,未达标人数较年增加15.2%。

久坐不动臀大肌弱致错姿

注册物理治疗师苏雅贤(Anson)表示。走路少了,相对地坐的时间可能增加,活动量减少,长远来说会增加肥胖风险,也会降低整体新陈代谢率,影响精神状态及免疫力。另一方面,久坐不动也会带来另一问题,「当我们安坐时,通常只会用到上半身的肌肉,下肢肌肉则处于放松状态,肌肉容易变弱,特别是臀大肌(gluteusmaximus)」。臀大肌的功能是维持盆骨及腰椎稳定,若它肌力不足,日常站立或行路时可能出现错误姿势,如膝盖内旋,加重膝盖及髋关节的压力,令这些关节及附近的肌肉过劳,带来劳损及痛症。

其实,很多运动也用到臀大肌,特别是高强度运动。如果臀大肌力量不足,不能有效地维持良好的姿势,就会增加受伤风险,如十字韧带撕裂、膝关节和髋关节痛症等。另一方面,下肢活动少,会降低下肢灵活度及平衡力,在活动时较易跌倒受伤。

既然多坐不健康,大家不妨多走走路。Anson说步行是简单方便的运动,若达到一定步速,亦可视为有氧运动。她引述世界卫生组织(WHO)于年对成人运动量的新建议:18至64岁人士每周至少应做至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至少75至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锻炼。她补充,有氧运动主要用上大肌肉,做有节奏及重复的动作,强度达至最大心率的60%至80%(最大心率=-年龄);又或者留意自己的身体反应,运动期间会轻微流汗,心跳和呼吸稍为加快,但仍可正常说话,即属有氧运动,可锻炼心肺功能和增强耐力。高跟鞋招腰膝痛薄底鞋容易造成足底筋膜炎港人生活繁忙,想争分夺秒做运动,有人可能会在收工后提早一两个车站下车,再急步行回家,当作是有氧运动。但大家要留意上班所穿的鞋,皮鞋、高跟鞋都不大适合步行运动。如高跟超过2吋,容易引发痛症,原因是盆骨需要更多摆动来平衡身体,不单增加膝关节压力,同时,穿着高跟鞋会让身体重心微微倾前,为保持平衡,上身会不自然的后倾,从而增加腰部、盆骨及膝盖压力,长久易有腰痛或膝痛等。

鞋底可能太薄或太软,未能为脚底提供足够的承托力,令脚掌及小腿需提供更多力量推动前行,长久会令小腿肌肉容易绷紧,从而增加足底筋膜的压力,容易引起足底筋膜炎。如果早上起床走几步,或者久站时足底感到刺痛,就有可能是患上足底筋膜炎。长期穿平底鞋步行,还可能会引发不良姿势,出现旋前变形综合症(pronationdistortionsyndrome),主要是脚掌内塌、小腿及髋关节内旋,双脚呈内八字,最终会增加髋、膝、踝关节及肌肉的压力,引起疼痛。扁平足患者更易患上足底筋膜炎或旋前变形综合症。Anson建议,有意用步行当运动的人,收工后可先换上合适的运动鞋,最理想的是穿上鞋底厚1至1.5吋的运动鞋在进行步行运动。

走楼梯也可当有氧运动

初夏快到,雨季来临,如天气不宜外出步行,可改为行楼梯。若能达至最大心率的60%至80%,也算是有氧运动。走楼梯所用的力量,比起静态休息时多8至10倍。要留意最好选择空气流通的梯间,而梯级宽度最少要有大半脚掌位,每级亦不宜太高,开始时,可先试上落一小段楼梯,不要一步跨过多级,因为这需要更多脚力。但要注意,本身有膝盖伤患或肥胖者不适宜走楼梯,以免增加膝盖负荷,加剧劳损。

文:许朝茵

编辑:林钦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mw.com/bzhg/78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