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者:陈XX(儿童)
体重:52㎏
性别:男
年龄:13岁
矫正前症状描述记录:扁平足;后跟外翻,横弓塌陷;右侧肌力弱;右膝前侧走多会疼痛;
本次案例的矫正周期:2个半月
该男孩在年7月13日完成第一次检测,数据传回后进行定制方案设计及加工生产。
案例展示的检测数据报告来自:
年7月13日第一次检测
年10月11日第二次检测
案例小结
13岁男孩,通过定制健姿步态矫正足垫约2个半月时间,扁平足得到明显改善,外纵弓塌陷好转,压力前倾改善。
后跟力线外翻角度有改善,步态稳定性得到极大提升。
静态数据对比
第一次检测:
足弓处压力面积占比较大,前掌压力集中
矫正80天后:
足弓处压力面积相对减少,扁平好转
压力集中于后跟,压力前倾改善
实拍照片对比
第一次检测:
静止站立时,跟骨外翻明显
矫正80天后:
静止站立时,跟骨外翻情况明显改善
扁平足其实是一个很普遍的足部疾病
但是由于大多数患者缺乏重视
进而引发踝、膝、髋关节的异常
产生功能障碍和疼痛
问
那么到底扁平足患者
出现哪些症状的时候
我们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呢?
接下来我们好好留意一下你的身体
是否已经发出干预信号
答
扁平足症状
干预信号
01
内八字步态
儿童内八字步态是儿童生长发育中容易出现的生理偏差,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好转,但并不是所有儿童都会发育到正常角度,所以需要不断的评估观察,并及时矫正。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异常的步态可能导致儿童自身的下肢生物力学代偿性改变,引起髋关节炎、髌骨不稳定、距下关节旋前等。同时,异常的步态会影响儿童自身的身心健康。
02
X型腿
生理性的X型腿大多数会随着儿童骨骼的发育会得到自发矫正。
而病理性X型腿则是无法自行矫正的,需要先考虑有无用力不当的不良习惯如从事高对抗性运动,如果有可先自行改正,然后再考虑矫形支具。
03
骨盆倾斜和高低肩
骨盆倾斜在小学生中发生率较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不正确的坐姿逐渐使身体相关肌肉功能协调失衡,造成脊柱侧弯、高低肩等,影响儿童站立和行走的姿势和稳定性。
及早干预可以改善不良姿态,增强骨盆结构稳定性,有效防止不良身体姿态进一步恶化发展趋势。
04
脚底内侧疼痛
脚底内侧疼痛有可能是痛性副舟骨,主要表现为足跟外翻、足内侧红肿、有压痛,行走或运动时疼痛加重。这些疼痛症状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活动受限;另一方面副舟骨过度突出往往也会导致肌腱附着点不稳定,导致附着此处的胫后肌肌腱力量变弱,有可能进一步使患者出现异常步态。
及早干预以减少中足内侧面的压力和炎性反应,减轻副舟骨引起的症状,恢复胫后肌腱的正常功能。
根据扁平足严重程度可以选择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常规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力量训练、
矫正鞋垫、选择宽松且稳定性好的鞋子等。
想了解足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