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会走路,是件让爸爸妈妈兴奋又骄傲的事。学会走路,意味着宝宝脱离了几乎完全依赖于父母的时期。他们将独立地去探寻这神秘的世界,自由地行走,爸爸妈妈们可要用心引导哦!
本期专家:李军静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高级育婴讲师
专家简介: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高级育婴讲师。曾为多家大型婴幼儿营养品生产企业进行育婴讲师的培训工作。在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关于孕妇营养及0-3岁宝宝科学喂养的实战经验。
这期节目我们就和各位妈妈们聊聊宝宝学步的话题!
一、宝宝学步阶段
我们来看看宝宝学走路的过程阶段:
第一阶段10-11月:此阶段是宝宝开始学习行走的第一阶段,当宝宝扶站已经很稳了,甚至还能单独站一会儿了,这时就可以开始练习走路了。
第二阶段12个月:蹲是此阶段重要的发展过程,父母应注重宝宝站蹲站连贯动作的训练,如此做可增进宝宝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度。
第三阶段12个月以上:此时宝宝扶着东西能够行走,接下来必须让宝宝学习放开手也能走二至三步,此阶段需要加强宝宝平衡的训练。
第四阶段13个月左右:此时父母除了继续训练腿部的肌力,及身体与眼睛的协调度之外,也要着重训练宝宝对不同地面的适应能力。第五阶段13-15个月:宝宝已经能行走良好,对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渐增强,父母应该在此时满足他的好奇心,给宝宝提供一个安全事宜探索的环境就好了。
二、宝宝学步用品之学步鞋
学步鞋是宝宝在学步过程中必需的学步用品。各位宝爸宝妈,你造吗?在选择学步鞋时有些误区是可以规避的哦!下面我们将就这些误区进行详细的解读。宝爸宝妈要仔细听哦~
常见误区一:鞋帮、鞋底越软越好
由于儿童骨骼、关节、韧带正处于发育时期,平衡稳定能力不强,鞋后帮如果太柔软,脚在鞋中得不到相应的支撑,会使脚左右摇摆,容易引起踝关节及韧带的损伤,还可能养成不良的走路姿势。因此,童鞋的后帮应硬挺、包脚,以减少脚在鞋内的活动空间。童鞋的鞋面(尤其是头部)如果太软,会难以抵抗硬物对脚趾的冲撞,加上宝宝走路有用脚踢东西玩的习惯,过软的鞋面既不结实,又不安全。不过,脚背处的鞋面还是要柔软些,以利于脚部的弯折。
误区二:鞋底弯曲度越大越好
童鞋鞋底要有适当的厚度和软硬度,但过软的鞋底不能支撑脚掌,易使宝宝产生疲劳感。其实,鞋的舒适感除了来自合适的软硬度外,还取决于的鞋底的弯折部位,很多童鞋的弯折部位在鞋的中部,即脚的腰窝处,这样容易伤害宝宝比较娇弱的足弓。科学的弯折部位应位于脚前掌的跖趾关节处,这样才与行走时脚的弯折部位相符。
误区三:厚底鞋舒适防震
在行走时,鞋随着脚部的运动需不断地弯曲,鞋底越厚,弯曲就越费力,尤其对于爱跑爱跳的宝宝来说,厚底鞋更容易引起脚的疲劳,并进而影响到膝关节及腰部的健康。另外,厚底鞋为了表现曲线美,往往加大后跟的高度,这会令整个脚部前冲,破坏脚的受力平衡,长期如此会影响宝宝脚部的关节结构,甚至导致脊椎生理曲线变形,严重者将使大脑、心脏、腹腔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因此,儿童鞋适宜的鞋底厚度应为5毫米至10毫米,鞋跟高度应在6毫米至15毫米之间。
误区四:弓型鞋垫保健舒适
许多童鞋在鞋垫的脚心部位装有一块凸起的软垫,妈妈们一般认为它能托起足弓,令宝宝感觉舒适,并具有保健作用。其实,这种鞋比较适合成人穿着,对于儿童来说,它却缩小了足弓的伸展空间,使正处于发育期的足弓肌肉得不到必要的锻炼,长此以往可能会令宝宝变成扁平足。
四、宝宝学步用品之学步车
关于学步车,向来有多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就目前现有的相关报道来看,似乎反对的意见较多。对于学步的宝宝来说,学步车确实能为宝宝走路提供方便的工具、在某种程度上解放家长、走路更不易摔跤等,但是我们要倡导和呼吁家长能够“手把手”的教孩子学步,因为根据大量宝宝学步的实践表明,在学步车这一点上确实是:弊大于利。
■弊端
◇把宝宝束缚在狭小的学步车里,限制了自由活动空间。
◇减少了宝宝锻炼的机会。在正常的学步过程中,宝宝是在摔跤和爬起中学会走路的,有利于提高宝宝身体的协调性,让他在挫折中走向成功,使宝宝会有一种自豪感,对增强其自信心很有好处。
◇增加了宝宝学步的危险性。一些爸妈常将宝宝搁置在学步车中,就去忙其他的事情,容易使宝宝发生意外,如撞伤及接触危险物品等。
◇不利于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宝宝的骨骼中含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而学步车的滑动速度过快,宝宝不得不两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时间长了,容易使腿部骨骼变弯形成罗圈腿。
◇许多宝宝不具备使用学步车的协调、反应能力,容易对身体造成损害。在快速滑动的学步车中,宝宝也会感到非常得紧张,这不利于宝宝的智力发育和性格的形成。
小编再给各位粑粑麻麻们,介绍两款亲子小游戏!
亲子游戏一:小脚踩大脚
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的小脚踩在你的脚上,然后拖着宝宝慢慢前行,让宝宝感受走路中迈步的感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站立还不够稳,那么游戏不宜过久,以免在拉伸宝宝胳膊过程中造成宝宝受伤。
亲子游戏二:我要找妈妈(爸爸)
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见到过这样的场景:爸爸或者妈妈站在宝宝的前方,然后手里拿着玩具或者拍打双手,叫着宝宝的名字,让宝宝慢慢走到你的面前。这个游戏同样也适用于宝宝在学爬行的时候玩。需要注意的是,爸爸妈妈在初次让宝宝独立行走的时候,不要站的离宝宝过远,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距离设定。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视频(建议在WIFI中观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