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永康应碧映独松绳武堂

点击上面蓝字,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独松绳武堂

应碧映

方岩镇独松村位于永康东面,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村落四周耸立着屏峰、瑶峰、荫峰、乌峰、宾峰、壶峰、笔峰、橙峰、牛峰、茶峰,十峰环抱。北面出口,巍巍狮象,屹立守门。村落地貌,实属罕见。

(牛峰下的古桥与牌坊)

明宣德年间(-),县城桃花巷程氏五世孙程永延,从岩下街携次子世城、幼子世刚择地迁居今独松黄金塔(长子世远留岩下街),为独松程氏第一始祖。相传黄金塔旁原有几户凌姓住民,房屋坐东朝西,得知有程氏要落户此地,出来阻挠,并告到县衙。县衙传唤程永延,“我不违法犯罪,传我作甚?”大堂之上,程氏先祖不卑不亢。凌家人说,程家建房要与我们一样坐东朝西是绝不同意的,其他朝向我们不管。知县见状,建议程姓可不可选择朝南?程永延为了避免争端,以和为贵,就听从了知县大人的建议,在黄金塔朝南建房,与凌氏毗邻而居。不知为何,此后程氏繁衍祥盛,凌氏日趋衰落。当时,黄金塔长有一棵特大的松树,这个由程姓为主姓的村庄就取名叫独松。

程永延所建的房屋叫大厅,堂号叫绳武堂。绳武堂坐北朝南,前有台门,台门上原书有“程氏家居”。居内建有前厅后堂,共39间,11处出入通道。厅堂皆三开间,厅中央间堂楣上书有“绳武堂”。东西两厢建有寮檐,既遮日又避雨,人在居内走动不需要走湿路。

独松大厅非常有名,知道的人甚多,但其雅称“绳武堂”知晓者就寥寥无几了。位于江苏无锡的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先生的故居,其主体建筑正堂匾额亦为“绳武堂”,可谓无独有偶。“绳武”二字出自《诗经·大雅·下武》中的“昭兹来许,绳其祖武”句,朱熹集传曰:“绳:继;武:迹。言武王之道,昭明如此,来世能继其迹。”因此,称继承祖先业绩为“绳武”。当年,独松始祖程永延取大厅堂号为“绳武堂”也如此意吧!桃花巷程氏第一始祖程锴是非常荣耀的,业绩不凡。程锴原籍安徽歙县槐塘,在元至元二十年()登进士,除南阳主簿,以廉能荐之监察御史,升湖广廉访司副使,后因被诬避地金华石苍岭,再转迁永康县城衙后巷(桃花巷),易名为程楷。程永延用“绳武”勉励自己,也用“绳武”激励后代,要继承祖上丰功伟业。弘治十二年()程永延的孙子程銈(世刚之子)登进士,官大理寺评事、四川按察副使、大中大夫等;曾孙程文德登嘉靖八年()进士,榜眼及第,升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赠礼部尚书,谥文恭,志史有传。其后簪缨不断,正如“永延程公祠”楹联有云:“高隐徙松山,养就水源木本;得耕目方麓,培成孝子良臣。”

(永延程公祠前的廊桥)

程文德(-)字舜敷,初号益斋,后号质阉,又号松溪,学者共称松溪先生,是永康历史上唯一考取榜眼的人,他就出生在大厅后堂堂楼下面东厢房第一间。《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主持,耗时13年编成的巨制丛书,为我国古代最巨大的卷帙浩繁的官修图书目录,程榜眼的文章被收录于内,为永康人唯一。程榜眼师从王阳明,其躬行实践学说,至今为后人所推崇,“正言正色学术无忝于儒臣,古道古心行谊足称乎君子”。当年,他赴京赶考,皇帝亲自“唱名”,宣布殿试结果,龙虎榜捷报由专门的报录人敲锣打鼓送至永康家中。报录人途经永康武义交界的白窖岭地段,朝永康方向观望,只见前方左右二座特别巍峨清秀的山峰,一座叫华釜山,格局似象,一座叫公婆岩,格局似狮。报录人心想,有此狮象把门的好风水,榜眼必远在此方圆周遭了。果真,过了白窖岭,过了上方岩的凉亭坑古道,就把捷报送到了独松村。

绳武堂大厅向南延伸成一条中轴线,依次建有程文德父程銈府第“总宪第”和程文德府第“尚书第”。程永延居所大厅后堂称堂楼。独松人是如此描述堂楼的:

堂楼是个好地方,坐北朝南又向阳。

两条长凳堂前摆,冬晒太阳夏乘凉。

楼内五个舂臼摆中央,十二具麦磨摆二廊。

晴天里来抢田间活,落雨天公舂米磨麦忙。

冬天日短夜来长,鼓词先生来上场。

一唱就是个把月,迷者还讲未听爽。

(独松始祖程永延“绳武堂”)

大厅俗称“总经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公共活动场所。因此,自古以来,凡是集体活动、婚丧喜事、外来文艺等都在此集散。下面举三个例子。

一是春节祭拜祖宗活动。

除夕夜,理事们半夜三更就把祖先人像按世代大小依次在厅内挂好,以便大年初一供子孙们观瞻指认。到大年初四,举行收供祭祖仪式,最高祭奠为“猪羊祭”。这天上午,全村男女老少陆续前来朝拜观礼,大厅院子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特别是手工业者(手艺人),个个手捧爆竹,期望手中的爆竹又高又响,预兆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焚祝文,化财帛,鸣礼炮”是仪式的最后一道程序,这时,“砰啪砰啪”“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和鞭炮声响彻大厅,冲向天空,经久不息。仪式结束,子孙领“麦饼包”。

春节祭拜祖宗是独松村一项传统活动,开年就教育子孙要尊崇祖宗,要光宗耀祖,但对于手艺人来说,新年在祖宗人像前托个吉利兆头,可以保佑他们出门在外平安发财。

(程銈“总宪第”)

二是元宵节分房头迎龙灯。

居内大厅按照排行大小供奉着四个龙头,每个龙头供奉三天三夜,第三夜迎灯。从正月十一至十四龙头上供,正月十三夜开始到十六夜迎灯结束,共四夜。灯衣、蜡烛皆由常产供给,唯人力、物力、灯桥板由子孙私产负责。灯节期间,居内挨家挨户张灯结彩,灯火辉煌。老轩太公程文轩房外挂出透明闪亮的珠灯三十三盏及祖先人像,供奉糕点,意为迎接先祖观灯,这种虔诚的敬宗睦族的仪式感,也给活动增添了独特的一景,在独松传为美谈。

出灯时,居内外观灯者早已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每条龙灯所有的桥灯必从大厅出灯,但谁先谁后,都有理事们事先安排,有条不紊。随着鸣锣开道,吹打乐器齐鸣,桥灯款款而出。独松的迎灯有个规矩,新婚头胎生男孩的,起码要迎十桥灯,俗称“大男灯十桥头”,只有多不可以少。

出灯后,在祖居牌门前跳灯,不时向店家讨火炮,意为催陆续晚来者快来接灯。此后,到村边经堂桥等待龙灯头尾全条接拢。接着,按老规矩路线,进行田间游龙,期盼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回村后,在始祖祠“永延程公祠”前休息、吃点心。这时,理事们前来“分麻酥”,每桥灯一双。小孩在母亲或奶奶陪同下也早早来凑热闹,有的手提白兔灯,有的手提龙珠灯等等,同样能享受一双“麻酥”。于是,孩子们喜笑颜开,高兴得跳起来,“接麻酥”也成为大人们儿时的美好记忆。

接着,迎灯队伍在村中松溪边道路上玩跳灯。灯在溪西跳,人在溪东观,溪东观灯最合适,人容得多,且能全部看到。龙灯有长有短,长的多桥,一般上七八十桥,也有50多桥。跳灯时还是长灯好看,因为灯长了,接近龙头的皆偏向龙头,接近龙尾的皆偏向龙尾,前后不易呼应,所以如果龙尾突然停住,中央段必然弯弯曲曲,结成一团,观灯者哈哈大笑,俗称“吃荞麦馃”(意为荞麦是软弱作物,用来比喻迎灯者不够坚强,经不起考验)。幸好一边是溪,一边是田,桥灯绞起来时,人有可退之处。

玩了大半夜,终于玩够了,监灯理事们会劝说归灯。迎灯者回大厅院子里拆灯,各自回家。不过,还有一个重要程式,即理事们“送龙珠”。凡当年有新媳妇娶进门的,有新婚头胎生男孩的,按辈分大小,时间先后顺序,理事们敲锣打鼓,依次逐个送“龙珠”上门,祝贺他们生龙子或将生龙子,当然也包含财丁两旺,兴旺发达的意思。主人包红包回礼。最后,理事们将龙头龙尾上梁安放。是夜迎灯才告圆满结束。

(程文德“尚书第”)

三是方岩胡公庙会打罗汉演练。

每年农历八月十三,要举行方岩胡公庙会打罗汉活动,俗称“迎案”。胡公本是人,不是神,名叫胡则,北宋进士,永康胡库人。据说胡则为官时关心百姓疾苦,奏请皇上免除婺衢两州身丁钱获得恩准,后来百姓为了纪念他,将其神化,请进了殿堂,方岩胡公庙会因此诞生,形成了一年一度的打罗汉习俗。

每到农历八月初一,胡公神龛出位始,每夜在大厅院子里点燃火光,敲起锣打起鼓,练习罗汉龙门阵、大刀花、四把叉花、悬棍叉花、拳脚、棍棒等武术,观众里三层外三层,热闹非凡。到了八月十二,按一定路线到各村去献艺演出,盛装游案。游案队伍中,四五岁的小孩全副武装,化妆成戏曲人物,如梁山伯、祝英台、许仙、白娘子、武松等等,骑坐在父亲或母亲的肩上,俗称“荷花身”,在罗汉队伍中参阵。

八月十三上方岩。行路时锣鼓开道,最先的是两扇一丈多高的青布条幅头旗,上书“浙江永康游仙乡三十五都独松庄胜案”(“胜”意为胡则奏请皇上减免身丁钱而得胜——笔者注)。接下来的头旗有龙凤、对联、八卦等等,五花八门,随后是大刀、四八叉、滚叉、棍,以及荷花身、三十六行、讨饭莲花、十字莲花、大面姑娘等表演。最后是两面大锣、香案、胡公神龛,以及随行人员和赶热闹者。到了方岩,进入香火不断的胡公祠前后三殿,紧锣密鼓,口吹口哨,手舞足蹈,跑跳三圈,以此向胡公进行朝拜。然后,胡公神龛在后殿换香火,罗汉班在大殿前献艺表演。结束后大家休息游玩,吃粽子,到点后集中回村。

(“尚书第”内榜眼厅)

绳武堂大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极具人文价值。由于年久失修,破坏严重,年世城、茶屏两房裔孙由程纪载、程长春牵头,用常产拆除重建。在重建过程中,有这样一件事,足见独松人的团结、智慧,有力量。

绳武堂的拆建采用原拆原建的方式进行,初步预算主木料除一根大梁和一根四天王柱子,以及部分椽树外,村里都可以解决。管事们商议椽木可到仙居山窝采购,大梁需长4.5米,直径80公分,柱子需长5米,直径50公分,一时难以落实。

不过,很快有消息传来,离村10里路的缙云地界有个小山村叫上朱村,有棵特大栗树。管事们立即前往勘察,树干粗大如抬扁,疑为南方树王,粗略估算能取正料的主干就有10多米,大梁与柱子都能解决,但砍伐难度极大,树冠直径就有十几米,因为树下皆是民房及粪缸,只有一侧有很狭窄的空间可以回旋。然而,独松人一次次反复勘察,缜密计量,如何砍下树枝,如何倒下树干,如何运回独松等等,可以说是绞尽脑汁。

筹划工作基本就绪后,独松村去上朱村写下了字墨(协议)。树价到是很便宜,只需12块银元,预付定金2块银元。但其他条件非常苛刻,如不准损坏房屋,损坏要怎么赔,不准损坏粪缸,损坏要怎么赔等等。独松人似乎成竹在胸,毫不含糊一一接受。原来上朱人有把“小算盘”:一是估计独松人会知难而退,这样定金就没收了;二是砍伐时很容易损坏房子、粪缸,这里可以狠赚一笔;三是即使砍倒树也运不出,这样树又留下,定金也留下了,两全其美。此前,来买栗树王的人被上朱村没收的定金的事,就有过几回了。

砍伐诸事如期进行。独松人先用吊索法顺利砍下枝丫,平安无事,再用定向法加吊索法把栗树王翻到在地。成人临根一试,直径高达胸脯,一丈量,能取两根主料。木工师傅当场劈成一梁一柱毛坯,待木料风干些,再前往运行。

去运木料那天,独松村民去了50多人,撬棍、扛棍、绳索、跷板、掘锄等一切相关工具携带齐全。这天,上朱村人得知独松人来扛树,全村人放下手头活都来看热闹了。只见独松人七脚八手把大梁捆绑好,36人抬扛,剩下的指挥、接力、辅助,垫跷板,掘路基,大家齐心协力,用上了所有安全、便捷、省力的法子。10里路,总共扛了两天半,梁柱顺利到达大厅庭院。上朱人直呼“独松人真了不起!独松人真了不起!”

时至年,绳武堂大厅局部漏雨霉烂,为保护此建筑,由程忠福牵头,在外办厂的中国万嘉集团老总程新民、中国新多集团老总程新贵俩兄弟为主赞助经费,又对大厅修缮一番。

(“尚书第”内居住的老人)

“独占鳌头文风盖世遥忆当年三元及第,松居虎穴灵气出群忻看今朝千支弘兴”。一座绳武堂见证了独松建村与发展的历史,一座绳武堂让多少优秀的程氏儿女为她增添荣光,一座绳武堂闪耀着一代又一代独松人团结、智慧与创新的光芒。一座建筑,可以是一座丰碑,永远激励独松程氏后裔绳祖武,创新天。

照片拍摄:周跃忠

作者简介

应碧映,永康市新四军研究会会员,《永康春秋》杂志特约写作组成员,永康市梅园公益阅读协会会员。名字取自“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句,喜欢田园风光,爱好乡土文化,平日打理一爿养三口的冷店,闲暇喜欢看书写字。

编后小广告

您知道“永康红”红茶吗?

“永康红”红茶的魅力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茶叶是一样的,她是您独处时最好的陪伴。

“永康红”红茶由浙江省永康市名茶研究所采用小种红茶传统工艺与花香新工艺结合研制而成,茶鲜叶采自永祥高山上的有机茶茶园,是一款生产规模与年产量都有限制的红茶,每一罐红茶都是限量版的。

“永康红”红茶外形条索紧秀,金毫显露,色泽乌润,滋味鲜醇甘爽,汤色金黄鲜亮,叶底红艳鲜活,开汤一啜,甘甜顿生,花果香馥郁,喉韵悠长,连泡10次,口感仍然饱满甘甜。

“永康红”红茶曾经荣获年第九届国际名茶金奖,年首届“浙茶杯”红茶金奖,年第十一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特等奖。

“永康红”红茶的更多信息,就在下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mw.com/bzbx/88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