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牵着孩子手走路,你其实是在帮倒忙,

哈尔滨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6088710.html

老话说:“三翻六坐八会爬,七滚八爬周会走”。一直以来,早走路似乎都被大家看作是宝宝聪明能干、身体健壮的表现。

谁家孩子要晚走了一两个月,不仅家长自己担心,还面临着各种关心:你家宝宝还不会走啊?是不是缺钙?医院检查下?多补补钙,腿才有劲儿。

虽然我们都知道每个宝宝发育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但是总有一些家长看到别人家宝宝走路,而自家宝宝还不会走,难免会有一些心急,然后进入了一些误区。

1.宝宝学习走路误区

01

不让爬,先学走

爬行能锻炼宝宝全身大肌肉活动的力量,尤其是四肢活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是一种综合性的强体健身活动,有助于视听觉、空间位置感觉、平衡感觉的发育,促进身体的协调;还可使血液循环流畅,并且促进肌肉、骨骼的生长发育。

对于宝宝来说,爬行是最好的全身运动,从6个月左右,引导宝宝多爬行,每天至少3个小时。宝宝在爬行的过程中学会不同动作的转换,比如爬转坐,爬转站,腰部力量、腿部力量、全身大动作都在日复一日的爬行中得到了很好的重复锻炼。

不要为了让宝宝早走路而阻止他爬行,我们应该创造条件鼓励宝宝爬行。从爬行阶段过来的孩子要比直接行走的孩子平衡性更好,更不容易摔倒和碰伤。

02

牵着孩子走

观察过刚刚学步的孩子,你就会发现孩子要走路的时候,总是站在原地迟迟不动,迈出第一步之后,又会站很久才能迈出第二步。有些心急的家长,可能就会去牵着孩子走路。

这是没有必要的,孩子的这个过程,其实是在建立安全意识,此时他的大脑和身体正在进行沟通,对周围环境进行判断,对自己身体的能力进行判断。

如果我们看见孩子有走路意识,就去牵着孩子走路的话,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依赖你,更加不能独立行走。

经常牵着孩子走,很容易养成孩子踮起脚走路的习惯,错失学习如何平衡自己的机会,有时候用力过大,严重的会导致孩子脱臼。

03

学步不是越早越好

有些家长在孩子四月龄的时候就开始让孩子准备学步了,学步不是越早越好,按照目前应用广泛的宝宝发育参考指标“丹佛发育筛查测验表”显示,宝宝在10个月到14、15个月期间开始学走都属于正常年龄范围。

宝宝十个月以后是学步的黄金时期,家长可以好好把握,过早学走路可能会造成罗圈腿哦。

2.怎么练习走路

01

多站立爬行

爬行能锻炼宝宝的手脚腰臀等肌肉,还能促进眼、手和脚协调能力的发展。妈妈应让宝宝尽情地爬,顺其自然,直到他的能力发展到可以站起来的时候,宝宝自然就会站会走了。

02

光脚走路

另对于在家中练习走路的宝宝来说,光脚是最好的选择,不仅能够刺激足底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强健脚踝,还能让宝宝的脚趾更牢固地抓住地面,起到防滑的作用,帮助宝宝更好地控制自己。

光脚走路时,脚掌的末梢神经会感受地面的刺激,更好地感知地面的高低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从而走得更稳、更协调。

这个阶段经常穿袜子反而会影响儿童的触觉发育,不利于双脚探索能力的培养。

美国的一些儿童医生也是建议让孩子赤脚走路,这样的话,孩子能够更快的学会走路,同时也能养成良好的走路姿势。如果妈妈担心地板太凉宝宝感冒的话,可以给宝宝穿袜子哦!

如果是穿鞋走路,一定要穿硬底鞋,不能穿软底鞋。如果是穿袜子走,就要穿那种底下有防滑颗粒的袜子。

04

安全的环境

处于学步阶段的宝宝,最基本的就是要先制造一个安全的环境,避免宝宝受伤。

比如放置爬行垫,在桌角等地方安装防护条,即便摔倒磕到,也不会造成危险。宝宝的磕碰对他来说,也是成长的见证呢。

一定要记住,刚学步的孩子不仅可以走路,而且还会攀爬,所以一定要给所有的窗子加上栏杆。如果觉得栏杆不好看,可以在窗上安上特殊的固定器,这种固定器可以保证窗子只能打开几厘米的宽度。

把药品放在安全的药品柜里,药品柜要放在高处,锁好。不要在衣袋里放置药品,不要把药品放在梳妆台上。

不要让孩子接触到可以吞下或者可以塞入耳内或鼻内的小东西。

3.哪些走路姿势需警惕

01

宝宝走路跌跌撞撞

1岁半之前,孩子跌跌撞撞地走路是完全正常的。因为,孩子虽然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但他还没学会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脚步。跌跌撞撞,正是他在努力控制自己的脚步。这种情况一般会持续大约3-6个月。

然而,到了2岁左右,如孩子在行走时还是跌跌撞撞的,除非他有意这样做,否则,医院进行一次检查。如果医生没有发现神经方面的问题,他可能会建议你去看骨科方面的医生,以排除骨架结构的问题。

02

宝宝夹着大腿走路

宝宝双腿呈现x型,一般在不愿意走路(走不了长路,稍走点路就嚷嚷着要抱)、不好动的孩子中较为常见。有些人不友好地称之为“大屁股综合征”。有时,这种姿势是缺少肌肉负重锻炼。一般只要进行一点锻炼,甚至在8岁左右做一点体操训练,就能把这种不雅的走路姿势纠正过来。

03

走路像鸭子

如果你发现宝宝走路像鸭子那样一摆一摆的,两条腿移动得很慢,拖拉着往前走。那就有可能是因为宝宝有扁平足。

扁平足的宝宝站立或者行走都会受到影响。一般扁平足的宝宝都不能走很多的路,或者站立很久。这样从而导致了宝宝运动量的减少,因此会影响着宝宝的长高哦!

家长可以多让宝宝多练习蹬三轮或骑两轮小轱辘童车,这样可以使宝宝脚底弧度更快地形成。一般95%的宝宝在5岁前,脚底会自然出现弧度,扁平足消失。如果宝宝在6岁左右,鸭子步依然没有改善,医院检查治疗了。

04

踮脚走路

一些宝宝在学步时会出现踮脚尖走路的行为。专家表示,父母可观察宝宝踮脚尖走路的频率来判断是否为异常现象,如果宝宝有用踮脚尖的方式走路,有时恢复正常状态,则不必过于担忧。

许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最容易发生意外就是扭伤,再加上这时候的宝宝通常不能表达得非常清楚,父母就要细致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来得知。

专家表示,父母应仔细观察宝宝走路是否出现一拐一拐的,或是躺在床上踢一踢,看是否能踢得好,除此之外,也可压一压宝宝腿部各部位,看看宝宝是否会感到疼痛。

专家指出,在宝宝练习走路时,最好减少人为的辅助和干涉。父母要做的就是给宝宝一个安全的空间和贴身的看护,然后让宝宝自己摸索和尝试。在旁边多鼓励宝宝,不要紧张,这样宝宝会有自信走路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mw.com/bzbx/84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