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士欢简历
康复科主治医师,骨科康复组组长,医学硕士
学习工作经历
年7月硕士毕业于吉林大学外科学专业
年7医院康复科参加工作
年7月参加第五届国际骨科康复学术会议
年7月参医院康复医学高峰论坛
年5月参加第七届国际骨科康复学术会议
年10月~年1月于北医三院康复科进修
专业特长
擅长骨折、骨性关节炎、关节置换,运动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脊髓损伤的康复,颈肩腰腿痛的诊断与治疗、康复教育等。
主要研究方向及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为骨折及脊髓损伤后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与治疗。获得吉林大学年度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
学术兼职
中国康协肢残专业委员会委员
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骨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概述
一足弓是脚的重要结构,有了足弓,使足富有弹性,既可吸收地面对脚的冲击力量,又可锁定中足关节,使脚变得坚硬,更好地推动人体活动。扁平足又称“平脚板”,是指足弓降低或消失,有外翻畸形,站立时足弓塌陷,内缘接近地面,其发病率为占人群的7.1%。如果临床上既有扁平足体征,又有主观感觉疼痛不适者,则称为扁平足,其发病率占人群的0.86%,占扁平足人群的12.1%。
扁平足形成的原因二扁平足的形成可由先天及后天因素所致。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先天性筋骨变形等;后天因素则包括关节退变、创伤、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神经和关节炎性病变、肿瘤、胫后肌腱功能不全等。而其他原因亦可能导致扁平足的形成,例如经常站立而引起足部韧带长时间承受体重而过度伸展形成扁平足。
扁平足的临床表现
三单纯的扁平足一般没有症状,只有在长时间走、跑时,才会产生足部不适和疼痛,而扁平足患者,则会产生以下症状:
(一)疼痛
通常位于足底内侧,且于长期站立或行走后加剧,有进行性加重的现象。偶尔疼痛也可位于踝关节外侧外踝附近。这是由于足弓塌陷造成后足外翻畸形,继而腓骨与跟骨相撞击的结果。
(二)肿胀
疼痛关节外肿胀,以足舟骨结节处为甚。
(三)步态异常
患脚疼痛及足弓塌陷可造成跑步甚至行走能力下降,步态异常,如外八字步态。
(四)疼痛及异常的步态
可对身体的其他关节造成影响,如因患足的过度外翻及内旋,造成膝关节代偿性外翻及髋关节代偿性外旋等,继而可能引发膝、髋、下背等部位的疼痛。个别患者可能以下背痛为唯一的症状。
(五)严重的平足畸形
可见足踝部其他关节受累,如距下关节和跗横关节的柔韧性降低甚至僵硬,同时伴发有跖筋膜炎、跗骨窦综合征等。
扁平足的防治
四研究表明,扁平足患者的运动能力并不低于正常人群,他们不但可以参加体育运动,而且也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例如男子米栏世界纪录保持者古巴运动员罗伯斯、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阿里扎、日本男子短跑“三剑客”的伊东浩司、朝原宣治和末续慎吾,以及我国部分优秀竞走、马拉松运动员都是扁平足患者。
目前扁平足患者的治疗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扁平足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
足垫是非常常用的非手术疗法,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支撑足弓,使脱位的关节得到位置改善。此外,穿硬底的鞋可以达到对足底的有力支撑。但是单纯的足垫等矫形器并不能完全纠正距骨的异常位置,完全恢复正常足弓。
2、手术治疗:
对于畸形严重者,可采取一系列软组织和骨的重建手术,以重建足弓位置。近年来开展较多的距下关节稳定术通过在跗骨管内放置距下关节制动器可有效复位并稳定距骨。对于伴有固定性足部畸形或关节病变的成年扁平足患者,距下关节稳定器需要结合其他骨性或软组织手术一起使用,方能达到理想效果。
(二)扁平足的预防
为了预防扁平足的发展,可以采用以下练习手段和方法:
1、足跖行走:用足趾小步幅行走米,完成4到5次。
2、跖屈运动:用足趾捡物,或使足趾围绕一抗力作屈曲运动。单脚每次20次,完成6组。
3、提踵外旋:双脚站姿提踵外旋20次,完成6组。可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负重练习。
4、跳绳:用前脚掌落地,腾空不宜过高,每组次,完成6组。
5、特殊地面行走:赤脚在鹅卵石或沙地上行走,锻炼脚弓。
在进行上述练习的同时,还应选择有良好足弓支撑的鞋子以及避免过长时间的站立,这些对扁平足的预防都有很好的作用。
图文来源:程士欢
图文编辑:段好阳徐国兴
图文校审:李贞兰
版权归属:吉大一院康复科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