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青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关节炎工作组组长,本文受访专家之一。
导读关节最怕5件事:怕“老”,怕“胖”,怕“伤”,怕“勤”,怕“冷”。
受访专家
蒋青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关节炎工作组组长
王振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王建华中医院足踝康复治疗中心主任
李晓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医院关节外科主任
姚振均上海市医院骨科副主任
来源:健康时报(ID:jksb)
与皱纹和白发一样,脆弱的关节是衰老的第一征兆。关节虽小,用处极大,从身体的转动到支撑都少不了它。
不少人正值青壮年,关节却提前退休,咯吱作响的同时还伴有剧烈的疼痛。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2亿人患有骨关节炎,几乎每10人中就有一个。
1如何判断是否得了关节炎
关节在23岁左右发育成熟,如果保护不当,大约30岁后就开始逐渐磨损。那么应该如何判断是否得了关节炎呢?可通过五项标准进行辨别,即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红
急性感染关节炎会出现关节红肿。
肿
关节炎常见症状,与关节疼痛的程度不一定相关。
热
由于关节血运特别少,所以正常情况下摸起来就应该是凉的,比其他部位的体温低,这是正常的。
如果关节是热的,甚至发烫,那就证明关节产生炎症,需要治疗了。
痛
这是关节炎的最主要表现,关节炎的疼痛部位应该很明确,某个关节疼,其他部位不疼。
功能障碍
关节炎发作会出现疼痛及炎症,引起关节周围组织水肿,导致关节活动受限。
慢性关节炎患者由于长期关节活动受限,可能导致永久性关节功能丧失。
2关节最怕5件事
1、怕“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软骨营养缺乏,骨骼中的无机物增多,骨骼弹力与韧性减低,易导致关节软骨和骨退行性病变。
2、怕“胖”
体重增加,下肢关节承重的压力也会增加,引起体位、步态变化,改变关节的生物力学,发生膝内翻或膝外翻,也就是常说的“O”形腿或“X”形腿。
此外,代谢异常也会对关节造成一定的损伤,比如,高脂血症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存在相关性。
3、怕“伤”
在运动、出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急性外伤,医院治疗,以免留下后遗症。
人体软组织(包括肌肉、韧带)伤后的修复期一般是4周,不及时治疗或充分休息,容易留下病根,比如常见的“习惯性崴脚”。
此外,关节慢性劳损、不正确运动方式带来的非急性伤,也会加大骨关节炎的风险。我们要注意关节周围肌肉的锻炼,增加关节稳定性。
4、怕“勤”
关节用得太狠,容易导致机械磨损,破坏软骨。频繁爬山、爬楼等是非常伤害关节的。
建议大家平时通过慢跑、游泳锻炼,既不损伤关节又能强身健体。
5、怕“冷”
中医讲“寒主痛,寒主凝滞”,关节受凉会引起疼痛,易导致关节僵硬。因此,大家要注意保暖。
38大关节,一个都不能伤
颈关节
颈椎是脊椎最上面的3块,很灵活,可一旦受损伤,就会变得非常僵硬。
看电脑、熨衣服都会让身体向前弯曲,给椎间盘造成压力,进而加重颈椎关节僵硬,所以办公时最好不要低着头。
保养方法:将下巴尽量下压贴近胸部,然后抬头看天花板。
动作缓慢,连做5次,再同样缓慢地将头部左右下压10次,有利于锻炼颈关节。
肩关节
肩膀平时不受重量,因此肩关节磨损几率较小,最大的危险来自运动不够。
由于软组织没有活动开,很多人会觉得肩膀疼痛。当肩关节出现问题时,起初的症状为洗头等动作困难,然后是肩膀僵硬。
保养方法:双手举过头顶拉伸,可提高肩部灵活度,走路时摆臂也有很大帮助。
为防止弓腰驼背增加肩关节磨损,每天可将肩部大幅度向后转动10次。
肘关节
举重物会导致肘关节损伤,做伸臂和旋转这样的动作,也会拉伤肘关节附近的韧带。“网球肘”或“高尔夫肘”都是反复用力做肘部运动造成的。
保养方法:抓东西时最好将把手换成大号的,这样就不会太费劲。使用电脑时,鼠标最好离身体近点,以免拉伸肘关节韧带。
每天弯曲伸直手臂10次,可以让肌腱和韧带保持柔软。
腕关节和手关节
手指的关节比腕关节更容易发生磨损,尤其是那些长时间做手工活,比如织毛衣的女性,发病率非常高,常常会觉得大拇指根部疼痛。
保养方法:最好不要老让手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经常做做抓握动作,或者一手握拳,另一手抱住拳头,左右上下活动手腕。
活动越多样化,对腕关节和手关节越有利。
髋关节
走路或站立时,髋关节承受整个上身的重量,它是所有承重关节中活动幅度最大、磨损最厉害的。
一般到45岁以上,男女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髋关节问题。要护好髋关节,增强它周边的肌肉、韧带和肌腱力量非常重要。
保养方法:多练练瑜伽、普拉提、游泳和骑车等冲击性小的活动。跑步前要充分热身,让关节变软后,再开始锻炼。
运动时最好选橡胶底的鞋,它比皮底鞋减震效果更好,有利于保护髋关节。
日常生活中,每天向后甩腿10次,或者经常左右摇摆,可以锻炼髋关节。
膝关节
在全身关节中,膝关节是第二易磨损的。
要护好膝关节,必须让自己的双腿肌肉更强健,如果腿部肌肉没力气,跑步或走路时,膝关节就会反复受到冲击,导致软骨磨损。
保养方法:运动前充分热身,尤其是平时不爱运动的人,偶尔运动时易因动作过猛、急速扭转损伤膝关节。
减肥也可缓解体重对膝关节的压力。平时多做抬腿运动,捡重物时则要避免靠膝部支撑。
踝关节
走路或跑步时,踝关节最先受到冲击。爱穿平底鞋的女性、弓形足和扁平足的人容易得踝关节炎。
保养方法:最佳鞋跟高度为1.3~3.8厘米,尽量不要穿平底鞋和人字拖。
可做踝关节操锻炼:早晚各一次,保持坐姿,脚尖上下运动10次,然后再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脚尖。
4关节最爱的食谱
1、多吃谷物
丰富的膳食纤维可减轻炎症,缓解疼痛。
早餐吃全麦面包、煮饭时加把杂粮、粗粮饼干做零食等,轻松补充谷物。
2、补充海鱼
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可辅助关节腔内润滑液形成。
鲑鱼、金枪鱼等深海鱼,以及核桃、大豆、油菜、甘蓝、菠菜等富含该物质。
3、喝点酸奶
一些非甾体抗炎药可造成肠胃伤害,香蕉、酸奶在保护胃肠粘膜同时,促进药物吸收。
4、保证蔬果
每日食用足够新鲜蔬果,有利于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态,从而增强体质、强化骨骼。
5、控制糖盐
精加工食品、糖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有引起炎症发作的可能。买食品前最好看一下标签,少选糖、钠、反式脂肪酸和防腐剂较多的食物。
6、远离烟酒
烟酒影响药物的疗效,还会伤害肝脏和胃肠道,严重者诱发股骨头坏死,是关节的潜在“杀手”。■
查振刚:膝关节痛到底是为什么?
查振刚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医院(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在国内较早开始研究关节镜微创治疗关节疾病的家之一,在骨折创伤、关节疾病、人工关节置换、颈腰椎疾患治疗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导读不少老年人膝关节痛买点药酒搓一搓,搓药酒会发热、活血,可以暂时减轻疼痛,但要治本很难。因此,有骨关节炎要通过医生诊断,根据原因服用关节软骨补充剂,并适当运动、营养饮食等,严重时要做手术。
来源:快乐老人报、国医大师健康
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一半以上饱受骨关节炎的困扰,其中90%为女性。对于骨关节炎,很多人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这对于病情的预防和治疗都是不利的。要正确认识骨关节炎,才能更好地保护关节。
1关于膝关节痛的认识误区
很多中老年人膝关节痛时,就认为这代表缺钙。膝关节痛不是缺钙。中老年人的膝关节痛是关节软骨老化的早期信号,刚开始上下楼时痛、平地走路不痛,发展到严重时是行走就痛;年轻人的关节痛,则是与运动损伤有关,是发生了膝关节结构的改变。
寒冷对膝关节健康是一种威胁。天气冷,血管收缩,相对缺血易引起疼痛。这种刺激常发生在换季时,之后人体会慢慢适应,疼痛减轻。
另外,由于关节正常运动靠肌肉支持,很多人天冷不愿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关节摩擦大、易磨损,引起疼痛。其实无论是天冷还是平常,都要运动,但不要突然运动,要循序渐进。
为了保护膝关节或保暖,有的人爱戴护膝,这是不利于膝关节健康的。关节的活力是锻炼出来的,护膝会阻碍膝关节的运动和正常血液循环,尤其是过紧的护膝。关节需要有氧运动,包括按摩和无负重下屈伸。
不少老年人膝关节痛买点药酒搓一搓,搓药酒会发热、活血,可以暂时减轻疼痛,但要治本很难。软骨损害发生隐匿,若不及时治疗,继续发作下去易导致关节畸形发生、活动能力下降,搓药酒就无济于事了。
因此,有骨关节炎要通过医生诊断,根据原因服用关节软骨补充剂,并适当运动、营养饮食等,严重时要做手术。
2“查氏六法”应对早期膝关节炎
1、关节的有效运动(有氧运动):平卧床上进行屈伸膝关节或不负重(坐姿)屈伸膝关节。
2、关节周围球形按摩:双手握膝盖做旋转按摩,每日三次,每次3分钟。
3、不登山、不打太极拳、不负重上楼。
4、多吃有利于关节软骨代谢的富含钙质、胶原的食物,如牛奶、豆浆、贝壳类海产品、花胶、猪牛蹄筋、水鱼唇边、鱼嘴边、凤爪、猪蹄等。
5、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每周1次,连续5次一疗程(进口、国产产品均可)。
6、口服关节软骨补充剂:硫酸软骨素,最好还配合氨基葡萄糖一起服用,一般3个月一疗程,可重复2~3疗程。
膝盖到底为什么痛?多半是软骨老化,虽然是退行性的,但只要我们护理好了,也可以减轻甚至消除这种疼痛,关键是我们要对症下药。■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健康时报、快乐老人报、国医大师健康。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