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说:“寒从脚起,头凉脚暖,所以孩子一定要穿鞋,要注意保暖。”
妈妈说:“地上多脏啊,还光脚走来走去,快把袜子穿上。”
可是,孩子们总说“光脚舒服”,所以总是悄悄把鞋和袜子脱掉,光着脚走来走去。这真的是因为孩子不听话吗?
其实您真的误解孩子了——能让人感到舒服的行为,往往都是对人有益的行为。所以,今天我来给你讲讲孩子夏天在家光脚的好处。
奶奶那辈人认为,孩子光脚容易口腔溃疡,所以要保护好脚。
还好都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结,爸爸跟我一个梯队,奶奶和爷爷一个梯队,谁照顾就按照谁的方式。另一队看不见就这么算了,为了这点小事争执不值当。
第一,有利于脚部发育。
孩子的足弓在3岁后开始发育,知道6岁左右成熟。在这个期间,经常光脚走路,可以自然形成脚型,炼足底肌肉和韧带,促进足弓的形成,提高踝关节的柔韧性,防止出现扁平足、拇趾外翻等情况,减少内八、外八、X型腿、O型腿等概率。
光脚可以感受到地面传来的信号,尤其是处于学步期的孩子。地面上传来的信息从脚到右脑,右脑把信息用神经元再传递给左脑,左脑的神经元把信息进行加工,从而促进大脑发育,孩子的认知能力也随之加强。
如果以前没有细心感受的话,你现在可以试试将鞋子、袜子都脱掉,静下心来是不是触感很舒服?接下来穿上袜子感受,是不是明显就受到了一层阻碍?
成人的神经线已经发育成熟尚且能感受到如此明显的区别,更何况孩子呢?
第二,有利于练习走路。
光脚能让脚趾更好地抓住地面,不仅不易滑倒,还有助于宝宝学习掌握平衡,让他学得更快、走得更稳。光脚还可以让脚部神经直接感受到来自地面的压力,更好地感知地面高低变化。
相反,如果学步期穿鞋,这些感觉就会收到鞋的阻隔,宝宝就需要通过低头看地面来判断,时间久了就会低头走路。
第三,能够预防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就是大脑对于各方面的感觉无法整合在一起,从而出现的一类症状,例如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拉、方向感差、好动、挑食、平衡感差、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胆小、怕黑、记忆力不适、晕车等现象。
光脚走路,可以强化神经末梢的敏感度,把各类信号迅速传送给大脑,调节自主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促进宝宝大脑、感官发育,预防感统失调。
第四,有利于强健身体
光脚走路,能够让脚部血液循环加快,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和耐寒力。
日本的有关调查显示,宝宝光脚训练一段时间后,绝大多数体质都会增强,身高、体重会增加。
在国外的幼儿园里,经常可以见到成群结队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赤着脚,绕着操场或沿着走廊有组织地进行慢跑,这就是著名的“赤足教育”。
实践证明,赤足训练一段时间后,绝大多数宝宝体质增强了,身高、体重增加了。
不穿袜子会得口腔溃疡?
这个观点可能是爷爷奶奶的经验所谈吧!关于口腔溃疡的发病原理,临床上还没有定论,目前比较认可的说法是创伤(吃了比较硬的东西,不小心划破了口腔黏膜)、B族维生素缺乏(缺乏B族维生素皮肤黏膜就易发生炎症,表现为口角发生白色糜烂、裂口和张口出血,伴有疼痛和烧灼感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