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扁平足更严重,会让右侧脸显得更大三招

你是否会走了一天或跑步之后脚踝沉僵、脚底疼痛呢?你是否会在健身时脚踝外翻、动作变形呢?你是否会有膝痛久治不愈呢?你是否X型腿、骨盆不正等体态问题呢?这些都可能与扁平足密切相关。

扁平足有先天性平足和后天性平足之分,前者为天生生理结构的原因,而后者是后天肌力不平衡、关节活动度受限导致的。

图左为正常足弓,图右为扁平足

足弓是由足底的骨性结构(跗骨和跖骨等)以及软组织(足底的韧带,肌腱等)构成的向上的凸起。足弓共有3个——内侧纵弓、外侧纵弓以及前足的横弓。我们平常常说的足弓就是我们的内侧纵弓。

足弓在婴儿时期并不明显,因为婴儿脚底有很厚的脂肪。随着年龄的发育和成熟,足弓逐渐形成,约在8岁足弓完全形成,它对身体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

有很多平足的人长时间走路或跑步后常会出现腰部或膝盖的疼痛,其实这种疼痛多数是由于足部的问题导致——距下关节错位或足部肌肉不平衡导致的下肢力线错位,从而增加了腰部(骨盆前倾、侧倾)和膝部(膝内侧副韧带)的额外应力。(如下图)

距骨与小腿的骨头(胫骨和腓骨)下端相连接,构成踝关节;小腿骨上端与大腿骨下端连接,构成膝关节;大腿骨上端又和骨盆相连接,构成髋关节。

假如距骨的位置改变了,与之连接的胫骨和腓骨的位置也会改变,那么膝关节受力就会改变,进而髋关节的受力也会改变,最终导致体态的改变。例如,扁平足,距骨的位置就偏离正常的位置,这导致胫骨内旋,股骨内收和内旋(膝盖内扣),因此扁平足的人往往也会有X型腿和骨盆前倾的问题。

还有研究发现,如果你的左侧的平足更严重,还可能会让你右侧面部的颧弓更高且外扩,即右侧脸显得更大。

三招鉴别扁平足类型测试1

赤脚,在把脚地沾水弄湿,然后踩在一张纸上,观察足弓。

下图给出了常见的分类标准。医学上定义足印内缘最突出部位连一直线作为第1线,足跟后缘(足跟骨)中点至第三趾中心点连成第2线,第1线和第2线之间夹角的分角线为第3线。足内缘在第2线外侧者为正常足,足内缘在第2、3线之间者为轻度扁平足,在第3、1线之间者为中度扁平足,超过第1线者为重度扁平足。

*图示为轻度扁平足

测试2

站立时,抬起全部脚趾,足内侧有弓形,而放下脚,足形消失。

像上面这样。你的扁平足是后天的,你的足弓机制还在,完全可以通过训练来找回你的正常弓形的。否则就是先天性平足啦。

测试3

非负重情况下(抬起脚),有足弓存在,而在负重情况下(踩到地面),足弓存在(比起非负重情况下足弓有降低,但是仍然存在),就是后天性平足;如果在非负重情况和负重时,足弓都不存在,就是先天性平足。

先天or后天,该怎么治?

先天性平足相对来说要少见,而且对于先天性平足矫正起来非常困难,很多时候要终生使用矫正鞋垫,才能防止身体发生更多的问题。

足部运动的主要肌肉群

踝背屈:胫骨前肌、踇长伸肌

踝跖屈:腓肠肌、比目鱼肌、踇长屈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胫骨后肌

踝内翻:胫骨前肌、胫骨后肌

踝外翻: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后天性平足由多种因素造成:

1.小腿三头肌紧张牵拉跟骨上移导致足弓塌陷。

2.跖趾关节的活动受限会让我们跖骨代偿上移出现足弓塌陷:想提升足弓我们必须强化腓骨长肌的力量,胫骨后肌的功能和腓骨长肌类似也是让跖骨下压,从而提升足弓。再通过整骨手法分别调整前中后足塑造足弓。

3.臀肌无力,人是个整体,臀肌才是塑造我们足弓的主要肌肉,足部肌肉只是稳定我们的足弓。大家可以站起来体验一下,当你加紧屁股的时候是不是感觉足弓开始升高了,这也是为什么扁平足的人屁股都是扁扁的很少出现蜜桃臀。

最后,要重建自己的下肢力线一定离不开矫形鞋垫,矫形鞋垫可以这么说更精准的解决你前后足内外翻,包括横弓塌陷,让你的训练最大化,双管齐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有疑惑,可直接在线咨询哦,或预约您的专属康复治疗师,根据您的实际问题进行一对一康复训练,重塑完美体态。

瑞合(广州)康复医疗中心-足踝中心专业研究足踝生物力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专科细分,针对下肢生物力线,扁平足、高弓足、X形、O型腿问题对症处理。中心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先进的检测设备-意大利进口足底压力设备能够针对静态以及动态足底压力分布进行分析,数据的量化保证临床效果,提供足部健康评估、康复训练指导、康复辅具适配等服务,缓解疼痛,促进你的足踝健康。

瑞合(广州)康复医疗中心位于广州珠江新城希尔顿欢朋酒店6楼,占地面积平方米,是一家立足广州、辐射华南,按国家卫健委康复医疗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建立的康复医疗中心。

中心拥有住院病床20张,提供门诊和住院服务,同时,引进欧美先进的康复评估训练设备,邀请国内外康复界知名专家入驻。

瑞合坚持:“以敬畏之心做医疗,以仁爱之心做康复,让所有人平等的向健康生活更进一步。”致力于为客户带来高效、优质、快捷、全程、智能和贴心的康复医疗服务。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医学问题需要同医生或治疗师咨询讨论。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mw.com/bzys/55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