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时的脚底感觉有多重要?那真的是”谁跑谁知道“啊跑马对鞋子的要求更高了不过到底啥样才是适合的搜索网络就会发现有三个字特别受到大家青睐:踩屎感看到上图估计文章都有味道了不过我还真能理解这种感觉(不代表我真踩过哈)这种感觉就好像我闻到香菜的气味就会联想到臭大姐(一种虫子)的味道但这并不是说你就吃过臭大姐……而踩屎感就像这个意思那么踩屎感真应该是买鞋必备条件吗运动鞋的基本要求肯定是最基本的保护以及缓冲地面冲击力还有必要的回弹力回弹力指可支撑脚部结构在行走、跑步时更加轻松高效而缓冲是吸收地面对下肢的冲击力可能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要软吧踩屎感应该就是这么来的但确切的说踩屎感应该这么解释:“踩到的时候觉得软软的,看清踩到的是什么,又会立刻跳起来”——要兼具柔软和回弹力。所以踩屎感可并不是仅仅软就够了但你看看现在的很多商家营销“踩屎感”完全成了“软”的代名词CCTV1《生活提示》栏目对软底鞋的报道/《央视网》产品的描述也完全落在消费者的点上:“就像踩在软软的海绵上”“棉花糖一般的触感”……我以为啥海绵垫儿呢鞋的宣传成了“踩屎感”重灾区了在广告视频中商家也会将鞋扭成麻花充分让你感受鞋有多软以下视频来自不同品牌广告幸亏在运动鞋广告中没有这操作那么既然好多鞋都追求这个“软”那么鞋子是不是越软越好呢答案很明显软底鞋让脚部舒适太软的鞋则对脚部健康有害我们穿啥鞋合适得看脚部承担的压力研究表明人在正常行走时足部需承受人体2-3倍体重的负荷在跑步时需承受人体5倍体重的负荷在跳跃时承受负荷更是达到了体重的10倍在这么大的负荷之下如果足部压力过大或分布不均就会直接导致足部疲劳、疼痛甚至病变所以我们需要软一些的鞋来降低脚直接受到的地面冲击力起到保护关节的作用跑起步来会更舒服更轻松但是如果鞋底过度软在走、跑、跳时就会发生变形这样会失去回弹力脚部蹬地产生的力被鞋底吸收能用在行走、跳跃时的力就变少了想要继续跑跳就要用更多的力时间一长会感觉非常累但这种累却被商家营销成“更能减肥”哦吼吼吼……另外软鞋底增加了不稳定性这样会带来崴脚、扭脚的风险全国制鞋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张伟娟太软的鞋底对健康的影响还有对脚底的支撑力不足支撑力不足的直接后果是:一旦走路时间长足弓的部位会又酸又疼长年累月穿着这样的鞋会增加足弓塌陷的风险并导致扁平足最重要的是足弓塌陷影响的不仅仅是脚从脚部开始会向上蔓延逐步引发腿部关节、韧带、肌肉问题甚至导致骨盆前倾和腰椎疼痛整个体态链都受到影响足弓塌陷牵一发而动全身/CCTV10《健康之路》尤其是老年人由于韧带和关节退化本身就容易出现足弓塌陷、扁平足脚部控制力不足的问题很明显如果再穿不合适、太软的鞋子足部问题会更加严重像我们刚才演示的那些广告视频好多都是老年鞋难道大家不担心吗央视《生活提示》:部分老年鞋广告/《央视网》所以真正适合的鞋子应该是能给双脚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缓震我们可以做的是:1.确定双脚的足弓类型把脚打湿或者用滑石粉踩出脚印对脚印对照下图来进行比对对于不同的足部形态有不同的要求高足弓:足弓位置水印很窄,甚至出现断裂;足弓弧度太大,难以贴近地面。因为接触面积小,无法缓震。对于高足弓的人群就应强调鞋子的缓震功能来分担过多的地面冲击力足弓的缓震功能就像脚底的气球低足弓、扁平足:因为足弓不明显,可能压迫足底血管、筋膜,容易造成疼痛,无法长时间步行。对于扁平足的人群就应强调鞋子的支撑力加强鞋底中部的支撑拥有正常足弓的跑步者也不能忽略穿着时的体验感一旦长期跑步、站立后出现脚部不适不要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很可能是因为鞋子不合适成年人脚病的起因运动损伤只占了5%而穿鞋不当则占据了64%所以别再说什么“踩屎感”了对鞋子的选择是多方面的具体该怎么选择可戳蓝字回顾以前的文章买鞋,你科技了没?对于鞋子的认知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它是为了保护脚而生的别让自己的脚去迁就鞋子再贵的品牌也是一样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知易行难,什么时候开始行动看你的!
努力践行,健康健身的事情听我们的!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