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生地图03北京怀柔白河某流段

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2768.html

03

生境地点

北京怀柔白河某流段

#1

周边环境

TheSurroundingEnvironment

01.地理位置

白河水由黑河、琉璃河汇集而成,近50米宽的水面常年奔流不息。白河峡谷是从北京延庆区东北旧县境内的白河堡水库,经过怀柔,流向密云水库的河流大峡谷,与永定河官厅峡谷和拒马河峡谷并称“京都三大峡谷”。峡谷在怀柔、密云北部的交界处,有一条分岔公路经过琉璃庙连通国道,贯通怀柔南北,沿途又经过龙潭涧、幽谷神潭、紫云山、青龙峡、红螺寺、雁栖湖等美丽的风景区[1]

北京怀柔白河湾某流段(国家地理信息平台)

02.环境特点

北京怀柔白河湾自然风景区距离城区约公里,景区绿色植被覆盖率90%以上,林木繁茂、空气清新、水质清纯、气候宜人、昼夜温差大,环境质量优。景区的年均气温在7-13℃之间,每年6-9月为雨季,10-1月为旱季

03.水质参数

水体数据(.6.6测得)

水温:约25摄氏度

水深:20cm-2m

pH:7.1

GH:8

#2

水下生境

TheUnderwaterEnvironment

01.水下景观

白河湾某流段的河宽约30-50米,水深20cm-2m。河流中心布满大小不一、长满藻类的卵石,底床为砂质,水流湍急,水质清澈,富氧

河流的边缘部分浅水区的水流相对较缓,河床沉积了一层厚厚的泥土,给睡莲等水生植物提供了生长环境

02.水下视频

03.水下生物

白河湾内水生植物品种丰富,有北京水毛茛、菹草、轮叶黑藻、篦齿眼子菜、穿叶眼子菜、马来眼子菜,以及陆生的芦苇等植物

北京水毛茛

Batrachiumpekinense

北京水毛茛

学名:Batrachiumpekinense

北京水毛茛为多年生沉水植物,产自中国北京南口至居庸关一带。茎叶细弱,嫩绿的叶子为适应水生的环境,进化分裂成丝状,可以随水流随意晃动。春天溪流解冻后,它们就开始生长,生长速度是很快的,可以形成一个较大的单一群落,覆盖很大的一个水体,看上去整个水面就是嫩绿的一大片。到了初夏,许多白色的花朵会从水里突然冒出来,铺满整个水面,整个水面就又是白花花的一大片[1]

菹草

Potamogetoncrispus

菹草

学名:Potamogetoncrispus

眼子菜科、眼子菜属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具近圆柱形的根茎。茎稍扁,多分枝,近基部常匍匐地面,于节处生出疏或稍密的须根。花小,被片淡绿色,果实卵形,4-7月开花结果。世界广布种,中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广泛生长在湖沼、池塘、河沟和稻田[1]

轮叶黑藻

Hydrillaverticillata

轮叶黑藻

学名:Hydrillaverticillata

多年生沉水植物,茎直立细长,长50-80厘米,叶带状披针形,4-8片轮生,通常以4-6片为多,长1.5厘米左右,宽约1.5-2cm。叶缘具小锯齿,叶无柄。广布于池塘、湖泊和水沟中。在中国南北各省及欧、亚、非和大洋洲等广大地区均有分布[1]

篦齿眼子菜

Potamogetonpectinatus

篦齿眼子菜

学名:Potamogetonpectinatus

是沉水草本,有细线状根状茎,秋季生有白色卵圆形小块根。茎的下部较粗,直径约为3mm,上部呈叉状密分枝。生于河沟、水渠、池塘等各类水体,水体多呈微酸性或中性,在西北地区亦见于少数微碱性水体及咸水中[1]

马来眼子菜

Potamogetonwrightii

马来眼子菜

学名:Potamogetonwrightii

马来眼子菜为多年生沉水草本。根茎发达,白色,节处生有须根。茎圆柱形,直径约2毫米,不分枝或具少数分枝,节间长可达10余厘米。果实倒卵形,长约3毫米,两侧稍扁,背部明显3脊,中脊狭翅状,侧脊锐。花果期6-10月[1]

穿叶眼子菜

Potamogetonperfoliatus

穿叶眼子菜

学名:Potamogetonperfoliatus

多年生沉水草本,具发达的根茎。根茎白色,节处生有须根。产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区及山东、河南、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省。生于湖泊、池塘、灌渠、河流等水体,水体多为微酸至中性。广布欧洲、亚洲、北美、南美、非洲和大洋洲[1]

白河湾内的鱼类资源也非常丰富,有花鳅、须鳅、棒花鱼、宽鳍鱲、马口鱲、鳑鲏、黑鳍鳈、黄颡鱼、洛氏鱥、鲫鱼等

花鳅

Cobitissp.

花鳅

学名:Cobitissp.

淡水底层小杂鱼,常见于低海拔,水质较清之河川、湖泊砂泥底之浅水域。喜栖息于溪流中水流较平缓的泥砂或沉质的底质水域。摄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水生昆虫水生昆虫幼虫,摇蚊幼虫,有机碎屑,丝藻、硅藻、蓝藻[1]

北方须鳅

Barbatulanuda

北方须鳅

学名:Barbatulanuda

小型鱼类,栖息于清冷水体,全长可达毫米。以甲壳动物、昆虫及着生藻类为食。产卵期在5月初至6月中旬,数量较多,肉质细嫩味美,常被晒成鱼干后食用,有一定的渔业价值。喜生活于清冷的流水、砂砾的水域中,以底栖动物为食[1]

棒花鱼

Abbottinarivularis

棒花鱼

学名:Abbottinarivularis

棒花鱼为底层小形鱼类,栖息于江河岔湾和湖泊泡沼中,喜生活在静水砂石底处。棒花鱼杂食性,主要摄食枝角类、桡足类和端足类等,也食水生昆虫、水蚯蚓及植物碎片。分布于中国东部珠江、闽江、钱塘江、长江、黄河、辽河、黑龙江及碧流河等水系[1]

宽鳍鱲

Zaccoplatypus

宽鳍鱲

学名:Zaccoplatypus

鲤科,鱲属。分布极广,在中国、朝鲜、日本均有分布,尤以山区溪流中为常见。一般个体长约14厘米,最大个体可长达20厘米,与马口鱼生活习性相似,两种鱼经常群集在一起,喜欢嬉游于水流较急、底质为砂石的浅滩。江河的支流中较多,而深水湖泊中则少见。以浮游甲壳类为食,兼食一些藻类、小鱼及水底的腐植物质[1]

马口鱲

Opsariichthysbidens

马口鱲

学名:Opsariichthysbidens

马口鱼属,溪流性小型鱼类,在自然环境中多生活在水温较低的山涧溪流中,有水流和水草的水体中上层,对水质要求较高。马口鱼游动敏捷、善跳跃,非常贪食,为偏肉食的杂食性鱼类,以水体中的小鱼和水生昆虫等为食,虽然以肉食为主,但在食物不足时也可摄食草籽、树籽、水藻等[1]

高体鳑鲏

Rhodeusocellatus

高体鳑鲏

学名:Rhodeusocellatus

是鲤科、鳑鲏属鱼类。体颇高而极侧扁,背鳍前为体之最高处,高体鳑鲏为低海拔缓流或静止的湖沼水域栖息的小型鱼类,较常出现于透明度低、优养化程度略高的静止水域,常成群活动。杂食性,主要以附着性藻类、浮游动物及水生昆虫等为食[1]

黑鳍鳈

Sarcocheilichthysnigripinnis

黑鳍鳈

学名:Sarcocheilichthysnigripinnis

体背及体侧灰暗,间杂有黑色和棕黄色的斑纹,栖息于水质澄清的流水或静水中。喜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生昆虫,亦食少量甲壳类、贝壳类、藻类及植物碎屑。体质健壮,性情温和,喜群游[1]

黄颡鱼

Pelteobagrusfulvidraco

黄颡鱼

学名:Pelteobagrusfulvidraco

底栖生活,尤其喜欢生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且腐殖质多和游泥多的地方。杂食性,自然条件下以动物性饲料为主,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以昆虫及其幼虫、小鱼虾、螺蚌等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1]

洛氏鱥

Phoxinuslagowskii

洛氏鱥

学名:Rhynchocyprislagowskii

为冷水性鱼类,喜集群活动,适宜温度10~25℃,多栖息于水温较低、水质清澈的小河和山涧溪流中。柳根鱼为杂食性鱼类,在野生环境下多以飞虫、水生生物和水藻为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流域、鸭绿江、图们江和辽河上游等地,华北地区的北京、河北北部白河上游、滦河上游以及西北地区的新疆额尔齐斯河及其支流,流经甘肃和陕西秦岭的渭河支流等地也有分布[1]

#3

参考资料

Reference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编辑、图文:原生男哥

策划:原生男哥、张力弦、大黑

审核:李帆、闪光鱵、张力弦

注:本文照片中鱼只拍摄后全部放回,为保护野外环境,具体流段不便透露

#4

投稿须知

CallforSubmission

?summer

「中国原生地图」

需要您的参与,拿起设备去记录你身边的生境吧,欢迎扫码投稿!

投稿方式

BiotopeMap

方式一:完整投稿

参考「原生地图」范例,包含原生地地点、相关文字介绍、图片和视频,以及投稿人署名

方式二:简化投稿

包含原生地地点、图片和视频,以及投稿人署名

投稿方式:电子邮件biotope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mw.com/bzhl/8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