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不花大价钱
就换来好皮肤和好身体
你们愿不愿意?!
没错!我要说的这件事
就是~泡脚啊
立冬过后,气温直降,劳累了一天,
回到家热水泡个脚,别提多舒服了
俗话说“寒从脚起百病生”
在提倡养生讲究调理的时下
用热水泡脚已经成了不少人
犒劳自己,保健养生的必修课
比如,每逢佳节必泡脚的孙俪娘娘
可以说是用生命在安利了
(贴几张截图自行感受)
▼
拍着胸口碎大石的讲
娘娘的“泡脚养生”是小编见过
最坚持不懈的!
每次节气交替,就要发个博文
提醒大家泡脚,驱寒
不光是自己泡啊
还拽着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泡
▼
~~~嗷
仿佛听到娘娘呼唤我去泡脚了
泡脚,最简便的中式养生法泡脚,睡觉,站桩
并称为冬日最好的“三大”进补方法
持续以温水泡脚到微微汗出
不仅解乏,利于睡眠
还能温养五脏,增强体制
也是最省钱的“美颜秘笈”
●中医认为:脚部乃"三阴交之始,三阳交之终"。
冬天外界气温下降,脚部很容易因缺少阳气滋养而显得冰凉,双脚受凉会引起人体许多器官的不适,外在就表现出畏寒怕冷。
泡脚时,局部温度增加,不仅能刺激足部穴位及经络还能帮助改善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怎么泡,这事儿有门道晚上9点泡脚
补肾气的最佳时刻
建议刚开始泡脚的人
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为宜
水温并不是越烫越好
应控制在40℃左右
正式开“泡”前
再来Get些必备的泡脚姿势
01
水温:把控在40℃左右泡脚用水的温度稍比体温高一些就可以了,水量以泡过足踝为度,到小腿中下三分之一处为最佳。
有的人喜欢用滚烫的热水泡脚,但如果下肢血管扩张太过,大部分血液从头流到脚部的话,容易头晕,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老年人要格外注意水温,糖尿病足的患者,或末梢感觉能力差的人,泡脚前最好用温度计测一下水的温度。
02
时间:10-20分钟为宜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感觉身体略微出汗即可。饭后1小时内,酒醉时都不宜泡脚,也要避免在过饱、过饥的状态下进行。
因为泡脚时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头晕目眩。泡脚过程中,如果有胸闷、头晕的不适感,应暂时停止,马上躺下休息。
03
禁忌:以下人群要注意足部有溃疡、炎症、冻伤,水肿,静脉曲张者是不宜泡脚的;体质虚弱,经常头晕,血压不稳定,有心脑血管疾患的人群也不建议泡脚。
处于发育期的儿童泡脚水温不宜过高,经常用过热的水泡脚,会使足底韧带因受热而变形、松弛,不利于足弓发育,日久容易诱发扁平足。
特别提示怀孕和月经期的女性,泡脚也应慎重,以免导致经血过多,甚至有流产的迹象。
泡脚后,按摩也很重要泡脚结束后,再适当做几分钟足底按摩,对血液循环更好,脏腑器官也更能得到进一步的调节。
向大家推荐3种足部养护方法,因某些疾患不能泡脚,或不方便泡脚的人群,一样可以操作哦。
01
指推法:补肾虚脚底板上半部“人字形”下约1厘米处,为肾反射区。双手大拇指并拢,用力摁住该位置,往上推36次,至脚底发热为止。此法对肾虚、中气不足者,有一定的益处。
02
按揉法:可助眠脚底后跟内圆上方中间的位置,为失眠反射区。双手大拇指按住该位置,用力压36次,压到有酸痛感为宜;再揉3到5分钟,至发热为宜。此方法对头晕眼花、严重失眠者有帮助。
03
滚球法:解疲惫准备一个网球,把网球放在脚底,从脚趾到足跟来回缓慢滚动按摩2~3分钟,能很好的放松足底筋膜,舒缓背部肌肉紧张的症状。平日空闲时,若常感到腰酸背痛,也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学习了这么多干货之后
泡脚可算是摸清了点门道
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泡脚除了桶和水
你可能还缺一样泡脚利器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正安国货铺↓
选择你喜欢的足浴类产品吧
(小编亲测,足浴粉超好用)
今晚一起泡脚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