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拇外翻
拇趾外翻,俗称大脚骨,其主要表现为脚拇趾向足外侧倾斜(外翻),跖骨向内侧突出的一种状态。外翻严重时,拇趾侵入相邻脚趾(第二趾)底部,第二和第三趾之间的根部会出现脚茧,并伴有强烈疼痛,光脚行走也会疼痛。当第二、三趾出现脱臼或退行性关节炎时,患者无法行走,但一般很少有人严重到这种程度。拇外翻分度:
轻度拇外翻:X线下显示跖骨间夹角小于11度,拇外翻角小于30度,关节匹配,疼痛轻微。
中度拇外翻:X线下显示拇外翻角30~40度,跖骨间夹角13~20度,疼痛明显。
重度拇外翻:X线下显示拇外翻角大于40度,跖骨间夹角20度或更大,跖指关节不匹配,可能有关节炎
拇趾外翻的常见原因不良穿鞋习惯:穿鞋夹脚,爱穿高跟鞋、尖头鞋,会使足尖部挤压在一起,长期穿高跟尖头鞋使拇趾过度挤压,第一跖趾关节内侧软组织过分受牵拉、挤压,外侧软组织则处于相对松弛状态,日久出现挛缩,造成固定性拇外翻。遗传因素:一般上一代人中有拇外翻的患者,其后代易患此病,多见于青少年。足部畸形:如足跟内翻和扁平足,可由于运动过度,跟腱挛缩可引起拇外翻,第一跖骨关系不协调、拇趾外旋等也易引起拇外翻。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病变往往会破坏足部软组织和骨关节的正常平衡结构,由各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拇外翻畸形。建议不要长期穿着并减少穿高跟鞋或鞋头较窄的鞋子走远路的时间,或穿着一段时间需要脱下鞋子活动一下脚趾。
典型症状
拇趾外翻畸形:拇趾第一跖趾关节向外侧翻,关节内侧有骨赘形成。
红肿、疼痛:由于骨赘处与鞋子的摩擦,会出现红、肿、疼、痛的现象,休息后可以缓解,但是不是所有的拇外翻都会疼痛。
其他症状
严重拇外翻患者可出现其他足趾的偏斜、骑跨。
由于拇外翻并不是只有第一跖趾关节出现畸形,还会使足部负重异常,导致2~3跖骨头下的胼胝引起疼痛,也就是形成老茧。
预防
1、选择合适脚型的鞋
一般建议脚较宽的人可以选择鞋前端较宽大的方头或圆头鞋,而脚型较窄的则可以适当选择尖头鞋,但最好不要选择高跟的,最好是平底或稍带坡跟。
2、做赤足运动
加强足底肌肉力量,比如把脚放在墙上,通过抓脚趾的力量爬墙,通过这样一点一点地往上爬,这样可以增加脚两边的肌肉和肌腱韧带的韧度,让它更有强度,使得拇趾不会变形得太厉害,进而延缓它病变的过程。
3、每日用手指或者橡皮筋将脚趾向内侧掰动
平时看电视或者是闲坐着的时候,可以试着用手指或是橡皮筋将脚趾向内侧掰动,坚持做,久而久之脚趾外翻就不会那么明显了。
4、外用型足弓支撑辅具
如根据个人足弓力学分析设计的足弓支撑垫和特制鞋。
5、控制体重
负重过大会增加关节负荷。
治疗
拇外翻的治疗根据外翻畸形的严重程度,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轻症可以保守治疗,不用手术,重症患者手术治疗即可。
1.用矫形器
目前有各种适合拇外翻患者佩戴的脚趾支具,虽然不可能真的把拇外翻矫正正常,但有一定的缓解效果:(1)可以延缓畸形的进一步加重;(2)避免内侧拇囊被摩擦挤压。
2.减重
减重,意义不止于美观。身体的重量最终都会集中于脚趾负重区,所以体重越大,足拇趾受到的压力就越大,畸形进展就会越快。
3.康复运动
加强足趾运动,也可以缓解病情。没事的时候可以多活动脚趾,可以专门练习用脚趾抓毛巾等;而且光脚行走本身也是很不错的锻炼方式。
4.手术治疗
当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疼痛等症状或畸形加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建议尽早接受手术治疗。目前绝大多数采用开放手术,常用的关节融合术,软组织手术,截骨术等。
若出现脚趾红肿发炎、寸步难行、疼痛难忍的情况,可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相应的止疼药以及消炎药,以此来缓解病痛。建议拇外翻患者,医院或足踝外科、疼痛科进行诊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