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为什么会痛?
“医生,我最近走几步路就脚后跟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右脚跟总是痛,特别是早晨起床下地时,活动一会又好了。这是怎么回事啊”“以前逛街能逛一下午,现在逛一会就会出现脚后跟痛,这是什么原因?”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脚后跟
人的脚后跟由33个关节、多块肌腱和韧带组成,脚底的韧带紧连着跟骨的底端,当人行走时,巨大的牵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韧带上一个狭窄的区内,反复牵拉摩擦容易导致韧带和骨骼结合部位发炎,造成疼痛。足跟痛病因及常见疾病
刚开始出现脚跟疼痛的症状,大多数人不会太引起注意,如果疼痛的症状一直持续,那么每个人都会非常困惑。事实上,不少原因可以引发足跟疼痛,下面是常见的几种:1.跖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位于足底的一个结构,它贯穿了我们身体的整个足底,起着吸收震荡、维持足弓、增强稳定性以及弹性的作用。但是当它受到反复的牵拉,或许就会出现撕裂或者是劳损,引起无菌性的炎症,从而产生疼痛的情况。它的疼痛点主要是足跟前侧以及足心。是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往往发生在长期站立或行走工作者,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垫高足跟,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前足跖屈,缓解跖筋膜的张力,都可使症状减轻。
2.足跟脂肪垫炎跟骨的表面没有多余的肌肉,只有一层纤维脂肪垫。足底脂肪垫是足底的一个缓冲垫,具有吸收震荡以及防止滑动的这一作用。如果长期运动或者长期负重,就会导致纤维脂肪垫发生炎症,从而引发足跟疼痛。中老年人的脂肪垫会出现一定的萎缩,再者加上磨损或者是冷刺激,就会发生一定的炎症,从而出现疼痛的这一情况。总是感觉脚后跟非常薄,硌得慌。
3.跟骨后滑囊炎跟骨滑囊炎是由跟骨经过长期的摩擦,导致局部滑囊增生引起的。最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
4.跟骨下关节炎常发生在跟骨骨折后,是一种创伤性关节炎。X射线照片上前跗窦处,负重时疼痛加重。
5.跟骨骨膜炎骨膜炎是由于骨膜及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骨膜下出血,血肿机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变造成的应力性骨膜损伤或化脓性细菌侵袭造成的感染性骨膜损伤。
6.足弓结构发育异常高弓足、扁平足或内翻足等发育异常。
脚后跟疼,该怎么办?
当你觉得足跟痛时,第一要做的一定是确诊!
医院,确定了病情后,结合自身的体质、年龄、生活方式等情况,再来进行预防和治疗。1.休息、减少负重运动脚后跟疼痛,是疲劳的体现,是身体无声的抗议,既然这样,那就让你的脚歇一歇吧。
2.换双合适的鞋或鞋垫不要被漂亮的外表所迷惑,合不合脚,穿上才知道。
脚后跟疼痛,建议穿运动鞋或坡跟鞋,有点后跟(跟高约1.5~2cm),但不是高跟哦。告别恨天高、平底鞋和帆布鞋吧,它们真的不适合你。3.巧用冷敷和热敷看过专业运动员赛后马上将两条腿泡到冰水里的照片吗?
剧烈运动或运动损伤后及时冷敷,能降低炎性因子的释放。
通俗讲就是减少无菌性炎症的发生,保护身体免受或少受疼痛之苦。
而恢复期(受伤后48小时)适当的热敷,又能有效地缓解疲劳,促进炎症吸收,降低疼痛的程度。
推荐每次冷敷、热敷的时间为15~20分钟,一天2~3次。最好隔层毛巾,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
4.控制自身体重如果身体比较胖的话,那你就要注意控制一下自身的体重了。而且要尽量避免负重,减少重量对脚后跟的冲击。
5.拉伸训练做一些对跟腱及脚底筋膜的拉伸训练。
6、不要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行走不要走公园的健康步道、不要踩鹅卵石。
7、足部锻炼坚持足部锻炼,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性,但是要在松软的地面上,比如赤脚在沙地上行走。硬地面不可以。8、温水泡脚晚上用温水泡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9、理疗超声波、短波等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10.营养防治及食疗
1.补充维生素B6,可帮助钙质吸收和预防骨刺的形成。2.补充维生素C。3.多食含钙的食物。4.多食含镁的食物,如蔬菜、谷类、肉类、豆类及豆制品。5.避免食用酒精、咖啡、糖类食品,以防止机体恢复过程中发生的障碍,保护体内矿物质的平衡。11、量身定制矫正鞋垫许多足跟痛的患者都存在足部结构变形、足弓塌陷等一系列力线异常的问题,这样导致足部不正常受力,才会出现足跟痛。根据足底压力测试和专业的手法检查来量身定制矫正鞋垫,使足部正常受力,解决足部疼痛问题。文章转自网络侵删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