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过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又迎来了新的一周。这么好的天气,周末的朋友圈被大家发的运动信息刷屏了。随着疫情淡化,天气转凉,户外运动的人数一下子就多了起来,而我们也就一下子忙了起来。大家的运动强度突然加上来,可是受疫情和炎热夏天的影响,身体已经休息了好久,这一下让这个最好的运动季节成了大伙儿的运动伤痛高发季在这个周末,连着有三个朋友向我咨询足跟疼的问题,给他们一一做了回复,觉得还是应该把“运动、跑步以后产生的足跟痛”做个专题,系统的跟大家说一下,让更多的朋友可以了解在跑步人群中非常高发的“足跟痛"的根本原因究竟都有哪些?这样大家再遇到足跟疼痛的问题就不会“胡思乱想”了对于跑步运动人群来说,一般最常见的产生足跟疼痛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小腿肌肉紧张二是足底肌肉紧张今天跟大家说第一种原因,就是因为小腿后侧肌肉紧张而导致的足跟疼痛的情况。先来认识一下小腿后侧的主要肌肉,分别是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上图所示的就是我们的腓肠肌,就是我们在外面也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和摸到的小腿肌肉。它分为左右两个头,分别称为腓肠肌内侧头和外侧头。下图我用红圏圏出来的就是比目鱼肌,可以看到它基本被腓肠肌和肌腱所覆盖。而比目鱼肌和腓肠肌的筋膜共同形成的跟腱直接附着在跟骨上。那么如果当小腿肌肉紧张的时候,比目鱼肌和腓肠肌收缩,就会向上牵拉跟腱也向上。这就使得跟跟腱附着处的“跟骨”所承受的张力变大,而且这种变大的张力并不是暂时的,只要你的小腿没有得到完全的放松,那这个过大的张力就一直存在。这种情况如果存在,那么对于你来说就会感觉最一开始只是足跟不适,时间再长一点,造成软组织的轻微撕裂,但因为过大张力的存在,这种轻微撕裂又不能及时恢复,于是产生无菌性炎症,而让你最终产生了疼痛症状。说到这里,我们仿佛已经完成了寻找后跟疼痛主要原因的工作,而且据此也似乎就可以出具康复处方来缓解和消除症状了。无非就是用各种办法充分放松小腿后侧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嘛。只要把它们彻底放松了,不再牵拉跟腱,那不就行了嘛?且慢!这只是大家常规可以想到的节点。可是很多朋友脚后跟反复疼痛,久治不愈的真正原因也就在于大家只想到了这一步。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只想到这里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还要接着往下想,为什么我的小腿后侧肌肉会那么紧张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不把导致小腿紧张的原因找出来,只是一味的放松小腿肌肉,那就只能达到治标不治本的效果了,这个道理大家应该不难明白。那我们就要接着梳理,为什么小腿会紧张呢?原因当然也不是单一的,但是最常见的原因的确有一个,就是当足弓塌陷以后,导致足部功能严重受限,这就使得本应在运动中由足来承担的一部分功能就由小腿来代偿。小腿肌肉承担了本不该它承担的工作,时间久了,“积劳成疾”,变得紧张、僵硬,引发前面所说的足跟疼痛症状。在实际接待的客户中,基本上绝大多数在运动过程中产生足跟疼痛症状的朋友都是扁平足。除了这个原因以外,引发小腿后侧肌肉紧张的另外一个比较普遍的原因就是对小腿肌肉的过度使用,比如运动量非常大,体重过大,一些需要长时间站立的工作等。所以,当我们了解了由小腿紧张导致足跟痛症状背后的这些原因之后。再来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时候,思路就很清晰了。如果评估确认是扁平足,那就要从恢复足弓和足底力量的角度出把把足的问题解决掉,足部功能恢复正常了,脚后跟的压力自然就被释放掉了,后跟疼痛的症状就自然消失,并且不会再复发。而由于其它几个原因导致的小腿肌肉紧张,就要从减轻小腿负荷的角度出发来着手解决,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多做小腿后侧肌群的拉伸与放松;积极的减轻体重;订制矫正鞋垫等办法都会起到一定效果。只是具体要采用什么方案最好,还是要经过专业细致的下肢和足部评估来最终确定。今天,关于导致足跟疼痛的第一个原因就跟大家聊到这里,下一期我再跟大家聊引发足跟疼痛的第二个主要原因,请大家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