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药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
蹭蹭蹭往上涨
有事没事一顿火锅
一杯可乐
一桌串串
一个披萨两个汉堡
......
糖、高热量食物大量摄入
但体力劳动却少之又少
大多坐在电脑前敲敲敲,
长期累积下来,
嘴一时快乐,体重也蹭蹭往上涨。
很多人都知道,
肥胖对身体各种不好,
对身材美观不好,
对心脑血管不好,
甚至还容易糖尿病、影响寿命...
有研究表明,
肥胖对足踝关节、膝关节等
下肢生物力线也有很大的影响,
长期如此容易引发骨性疾病。
真的是!一胖毁所有!
=====
国外研究:肥胖会造成下肢生物力线异常
国外展开了肥胖对足部结构和功能、步行中生物力学特征、足底压力等研究,结果如下:
1、肥胖对足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人在成长发育的不同年龄段,会呈现出不同的足型发育和步态特征。
研究证明过大的体重负荷将会对人体的下肢及足部健康产生巨大危害;同时可能会给下肢及足结构带来一定程度的改变,特别是儿童。
RiddifordHarland(研究者)通过测量足印比较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足弓情况,结果发现,肥胖人群与正常人群在脂肪垫厚度没有区别的前提下,肥胖人群足弓高度明显低于正常,且足弓会随着体重的增加而降低。
Bordin等对名8~10岁学生足形态学的研究结果同样发现:在正常体重儿童中,扁平足的发生率是16.4%,超重和肥胖儿童为27.3%。
研究者认为,长期肥胖使足部承受较大的负荷,足纵弓变低,甚至对足的骨性结构产生了影响,从而导致扁平足的发生率上升。
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可能会使足及下肢产生病理性变化。
2、肥胖人群的生物力学特征
步行是人体的一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最普通的一种身体活动。
从生物力学角度而言,步行是骨骼肌肉系统和地面反作用力相互影响的过程。每个人步态的质量与运动过程中关节的负荷有着重要的联系。
内八、外八步态
▼
对于肥胖人群,其在步行过程中要长时间的承载一个超过正常范围的体重负荷,这有可能造成肥胖人群步行时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别是下肢和足的生物力学特点发生变化,如会出现内八字、外八字步态。
3、肥胖人群足底压力大
Dowling(研究者)等对青春前期肥胖儿童足的形态学及足底压力的研究发现,肥胖组行走中前足的动态平均压强(39.3±15.7N·cm-2)显著高于正常儿童。
结合睿仁国际医疗康复中心数据库随机调出2组足底压力检测报告,可明显看出正常与肥胖人群足压情况。
如下图
▼
正常体重检测结果显示
前足、后足压力分布较为均匀
中间有明显足弓
如下图
▼
肥胖组的检测结果显示
整体足压面积较正常组大
前中后足均受力
中、后足为重压区(红橙色区域)
且足弓明显扁平
研究表明,肥胖人群需承受比正常人更大的负荷,行走过程中,前足的足动态压强增高很可能是使该区域发生病理性改变,如压力性骨折、局部皮肤溃疡;
中足部位压强的增加可能更易使这部位的骨骼和肌肉、软组织损伤;
后足压力大则有可能引发足跟痛、足底筋膜炎。
4、肥胖对膝关节影响
研究员对肥胖人群步行时膝关节的生物力学情况也进行了研究,共有10名肥胖者和13名正常对照人群参加了这个研究。
结果发现,肥胖者步行过程中,膝关节屈曲的峰值角度减小,伸膝峰值角度与正常人群差别不大,但肥胖人群外展力矩表现较高(即行走时膝关节往外翻)。
David等研究者认为,为了维持膝关节伸的负荷,肥胖人群会通过步态调整来适应,这有可能导致膝关节内侧承受较大的负荷。若长期如此,会导致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发生。
综上,肥胖给骨骼肌肉系统造成过量压力,可能会造成下肢生物力线发生一些病理性改变,导致关节、骨骼及肌肉损伤。
所以,控制正常体重,能减少足部、下肢的多种病变可能。
需要注意,成人的骨骼已完全发育,而青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体重超过正常范围,会让足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运动中的生物力学也会带来不利影响,需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