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听湘潭故事赏湘潭胜景品湘潭美 http://www.xiangtanshizx.com/xtsrw/5743.html新闻听湘潭故事赏湘潭胜景品湘潭美 http://www.xiangtanshizx.com/xtsrw/5743.html
MENE贴心好闺蜜
历史上的今天
年10月31日革命先驱黄兴逝世。
年10月31日印度总理甘地遇刺。
年10月31日我国“极地”号科考船开始环球航行。
育儿教育
盼望着、盼望着,双十一终于来了,妈妈们买得可还开心?有人说:双十不买没什么,难受的是后面3个月。每花一次钱,就懊悔一次……养娃费钱,一不小心就容易“破产”,不得趁着打折促销,多屯点母婴用品!但是,逢折扣必买的你,真的买对了吗?
下面这些母婴用品,说是“育儿神器”,可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坑娃神器”,买了才要后悔呢!1.安全牵引绳
一头绑着孩子,一头绑着家长,这种所谓的“遛娃神器”,受到了很多家长的欢迎。不过,这种原本用来保护孩子的工具,在某些场合也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危险。法制日报不久前就分享了一个新闻——5月28日,湖北大冶某小区内,一名2岁女童手腕系着“安全牵引绳”走进电梯,而绳子另一端的家长仍在电梯外。电梯启动的那一刻,并未感应到安全牵引绳,家长也未在这个时候及时进电梯。于是,电梯门关上的瞬间,孩子瞬间被吊起,悬挂在门上。万幸的是,电梯自动启动了急停装置,才没有伤到孩子的头,没有造成更坏的后果。目前市面上的“遛娃神器”一般能拉伸到1.5米左右,它们通常采用比较坚韧的材质制作而成,直径也比较细,大约在2毫米左右。也就是说,这个直径不太容易被车门和屏蔽门识别。因此,安全牵引绳在经过电梯门、旋转门、地铁闸机时,隐藏着极大危险!所以说,想要防止孩子走丢,家长还是多加留意,尽量别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同时,建议家长在地铁出行过程中,解开安全绳,尤其是在过安检、过闸、乘坐扶梯、电梯和上下车时,牵(抱)好孩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2.学步车
这东西其实我们反复讲过很多次,原以为大家知道坑了,不会买。没想到……许多家长都希望通过学步车尽快让孩子学会走路,而且把孩子往车里一放,他们自己在一边玩,好像也很省事。但你知道吗?使用学步车有很多危险!学步车移动方便,轻轻一蹬,便可以快速移动,很容易造成意外伤害。美国儿科学会曾统计发现,年至年间,有超过23万名15个月以下的儿童因与婴儿学步车相关的伤害而在美国急诊科接受治疗。而且,你以为学步车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学会走路,但实际上它们没有!美国儿科学会提醒“学步车会延迟孩子开始走路的时间。”再者,由于受力的影响,学步车可导致孩子出现O型腿、X型腿,甚至导致扁平足。早在年,加拿大就开始禁止使用和销售学步车。年我国卫生部发布《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中也明确指出,不建议婴幼儿使用学步车。3.婴儿床围
相信家长们都非常了解这样东西,简直和床上三件套一样常见。可惜这么常见的东西也并不安全,其死亡风险已经超过了使用优点。很多家长之所以使用它,是因为担心婴儿撞倒或是将手脚伸出栏杆而受伤。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床围具有保暖功能,还可以防止孩子的头或手脚被床栏卡住,和配套的床上用品一起使用,实用又可爱又安全。其实不然。目前符合标准、安全、合格的婴儿床,大多只有汽水罐大小的缝隙,孩子的头根本塞不进去。至于手脚,就更不用担心了。加拿大卫生部的一项研究显示,婴儿把手脚伸出栏杆外并不会对其造成多大伤害,大多时候他们会自己收回手脚。即使解决不了,他们也会发出巨大的哭声来引起家长的注意,从而解救出自己。要是你觉着“可爱”,一定要装上,反而会带来各种危险:床围之间存在缝隙,婴儿会被卡在缝隙里,甚至窒息死亡。
床围会减少空气流动,导致婴儿反复吸入呼出的空气,并且造成过热,增加SIDS风险。
幼儿可能通过床围垫,帮助自己爬出婴儿床,从而导致跌倒和受伤。
4.定型枕
摸着自己扁平的后脑勺,发誓一定要给娃一个好看的圆头的心情,我们非常理解!可是,也不一定非要用定型枕呀!早在年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就发出警告提醒家长慎重选用睡眠固定器,因为它们对婴儿来说可能是危险的。随后,在年FDA又提出,婴儿应该在空无一物的床上睡觉,不应该使用睡眠固定器,睡眠固定器会增加窒息和SIDS的风险。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