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型不正,只是外形不好看吗?
腿型不正,又会引起身体哪些问题?
如何进行调整?
腿型自测
常见的腿型有以上4组
a.标准腿型
膝盖可并拢,膝盖朝向正面
b.O型腿
膝盖无法并拢,膝盖朝内(膝内翻)
c.X型腿
膝盖并拢时,双脚无法并拢,并且多数大腿无缝隙,膝盖朝外(膝外翻)
d.OX型腿
较接近标准腿型,膝盖和双脚内侧可以并拢,可是膝盖以下空隙大,小腿肌肉外翻。
腿型不正的原因
1、先天营养不足:
先天性的症状,加上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不足,会导致骨骼生长不健全
2、孩子过早走路:
许多家长以为孩子越早走路越好,所以在宝宝只有6、7个月大的时候,就让宝宝学走路。殊不知,1岁之前的宝宝,下肢肌肉和维持足弓的小肌肉群还没有发育彻底,并且宝宝腿部比较柔软,还不能极好的支持身体的全部力量。
假如宝宝过早的学习走路,脊椎和下肢就需要接受更多的负荷,长期如此,也许会让宝宝的脊柱和下肢变形,对宝宝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呈现“X”型腿、“O”型腿。另外鞋子的不合脚都可能导致腿型的不健全发展。
3、大脚趾外翻:
女性长期穿高跟鞋,引起双脚变型,比如大脚趾外翻;于是在走路时,脚趾无法着地,脚趾上翘,走路内外八字脚,走路时,脚底重心支撑点集中于脚底后内侧和脚跟上,这种冲击力又作用于膝关节和髋关节,久而久之形成膝关节外翻,小腿肚子和大腿肌肉粗大,腿型不正。
4,扁平足:
长期高跟鞋,或者走路内外八字,身体重心不平衡,造成足底重心偏移,足弓长期压力过大,容易造成扁平足。
而扁平足容易引起足踝关节变形,身体稳定性变差;扁平足还会伴有膝关节的超伸,走路或者跳跃时,关节踝的垂直受力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小腿骨和膝关节,髋关节和脊柱都会受到影响,腿部肌肉的凸起及增粗(小腿变粗)。
5,骨盆倾斜
由于骨盆倾斜,引起膝关节超伸,走路时脚底重心发生偏移,形成O型腿,或者X型腿。
腿型不正对身体的影响
一:膝关节疼痛
X、O型腿造成膝关节的内外翻,身体力线不正,每一次运动中,膝关节都会受到过多的挤压,膝关节炎和半月板损伤就会随之而来。
二:造成骨盆和脊柱倾斜
由于双腿力量不均衡,身体为了保持平衡,骨盆会发生移位,出现骨盆倾斜,而脊柱也会随着骨盆发生倾斜。
三:双腿变粗
双腿的变形,会让腿部肌肉力量不均衡,局部肌肉就会越来越发达,脂肪发生堆积。
四:双腿和双脚怕冷
由于腿型不正,导致腿部关节气血循环差,双腿和双脚怕冷。
五:引起腰椎,颈椎等区域疼痛
由于腿型不正,双脚和地面的冲击力会向上作用于脊柱发生倾斜的地方。在外力的影响下,脊椎骨之间摩擦力加大,同时脊椎骨周围的肌肉韧带会紧张,形成富贵包,或者腰肌劳损,肩膀酸痛等问题。
调整方法
一:改正走路姿势
走路的时候,要微屈膝关节,不要把膝关节绷得过直过紧,避免让膝关节后侧过于紧张,而引起膝关节超伸。并且要摆正膝关节朝向脚尖方向,使脚底和地面之间的重力均衡。同时上身保持直立,收腹,两眼平视前方,双臂在身体两侧放松,自然摆动,脚尖微向外或向正前方伸出,跨步均匀。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走路别扭,时间长了就自然了。
二:加强大腿肌肉力量,强化骨盆和脊柱的平衡感:
比如:幻椅式练习培养腿部力量,并且纠正关节正位。
1,站立准备,双脚打开一肩宽距离,脚趾和膝关节摆正向前方;,2,随着呼气,身体下蹲,坐骨向后拉,小腿与地面垂直保持;,3,提升肛门,脊柱前伸,胸部向前伸展,远离肚脐,同时双肩下沉,手臂向远端伸展,使手臂,脊背,骨盆逐渐延展在一个平面中。(若肩颈周围紧张,胸廓无法打开,可把双手放在腰部两侧。)
4,随吸气,收会阴,小腹,展开脊柱,胸向前推;
5,缓慢呼气,沉髋向下,大腿内侧收紧;
6,如此保持几组呼吸,随后缓慢起身。
7,调息后,反复练习。
三,扩展髋关节区域,使骨盆和大腿转子的位置回正。改善由于扭曲步型和膝关节超伸引起的骨盆关节移位。
比如腿旋转式练习:
1,仰卧准备,双腿向前并拢;
2,随吸气,抬起右腿,垂直于地面(如果右腿后侧紧张,可弯曲双腿),而左腿伸直,左腿后侧压向地面,并且摆正脚尖和膝关节正位,脊背和头颈摆正,不要离地。
3,随着自己的呼吸,右腿围绕骨盆顺时针转动画圈8-12组;
4,随后向相反方向画圈8-12组。
开始的时候,髋部关节会嘎嘎作响,这是髋部关节逐渐放松地表现。经常练习,声音会慢慢消失!
四:提高髋关节柔韧性,稳定骨盆底部肌肉力量
髋关节紧张会导致骨盆倾斜和O型腿,进而造成髋部周围和大腿肌肉粗壮,脂肪堆积。所以针对髋部关节的练习,既有助于矫正骨盆倾斜,也有助于改善双腿变型。
想练瑜伽,却不知道从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