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含胸、驼背、探颈(颈部前倾)等不良体态,很多人都有。但由于它只是一个体态问题,不像膝关节或颈椎问题会带来明显疼痛感,所以经常被忽视。
正是因为许多人都不在意,体态问题就在恶化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不良体态的成因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个帆船的桅杆,想要保持桅杆的直立和稳定,就需要绳索前后拉住桅杆,形成力的“对抗”。
但现代人由于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很容易造成身体前侧的胸部肌肉过于紧张,身体后侧的背部肌肉过于无力,导致肌肉力量不平衡。
一旦出现了力的不平衡,帆船的桅杆也就随时向无力的对侧倾倒,或被过于有力的一侧“拉走”。同理,我们的身体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前倾、后倾。
常见的体态问题1.上交叉综合症(圆肩、驼背、探颈)
什么是上交叉综合症?
上交叉综合症是指在脖子、胸部和肩膀上重叠的过度活动和活动不足的肌肉群的特定结构。
上交叉综合症的肌肉失衡
紧张的肌肉︰胸大肌、胸小肌、枕骨下肌、上斜方肌、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等。
薄弱的肌肉︰深层颈屈肌、下斜方肌、冈下肌、小圆肌、菱形肌等。
上交叉综合征有哪些危害?
影响个人形象,使人看起来气质欠佳。
紧张的肌肉会造成肩颈酸痛,最严重可压迫颈椎神经,引起头痛和手臂麻木。
颈部曲度减小,僵硬,引起对大脑供血不足,使人整天灰灰沉沉,打不起精神。
呼吸不顺畅,摄入氧气减少,体能废物排出受阻,影响身体功能,容易在体内累积毒素。
腹腔容量减小,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造成便秘。
圆肩会使横膈膜处于紧张状态,造成大动脉和腔静脉的压迫,使心脏工作负担加重。
哪些人容易出现上交叉综合症?
过度锻炼胸部肌肉而忽视背部肌肉锻炼,且对胸部肌肉不进行拉伸的健身人群。
长期以错误动作伏案工作及玩手机的人群,比如长期使用电脑人群、司机等。
.下交叉综合症(骨盆前倾、腰曲过大)
什么是下交叉综合症?
下交叉综合症又称骨盆交叉综合症包括骨盆前倾及骨盆后倾,其主要是由于久坐或久站等原因导致身体重心的改变而导致骨盆向前及向后倾斜,从而引起腰部疼痛及膝盖腘窝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下交叉综合症的肌肉失衡
髋角°——屈髋肌群缩短,伸髋肌群拉长
屈髋肌群——髂腰肌(髂肌、腰大肌)、股直肌、缝匠肌、臀前侧(阔筋膜张肌、臀中肌前部、臀小肌)、内收肌群前侧(耻骨肌、短收肌、长收肌、大收肌前部)伸髋肌群——臀肌后侧(臀大肌、臀中肌后部)、腘绳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由于现在人缺乏锻炼,身上的肌肉整体都很弱,由于久坐,伸髋肌群被拉长变得松弛、屈髋肌群缩短变得紧张。
腰椎过伸——伸脊椎肌群缩短,屈脊椎肌群拉长
伸脊椎肌群——竖脊肌群、横突棘肌群、腰方肌辅助屈脊椎肌群——腹直肌、腹斜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竖脊肌群——棘肌(颈棘肌、胸棘肌)、最长肌(头最长肌、颈最长肌、胸最长肌)、髂肋肌(颈髂肋肌、胸髂肋肌、腰髂肋肌)横突棘肌群——多裂肌、转肌(回旋长肌、回旋短肌)、半棘肌(头半棘肌、胸半棘肌)
哪些人容易出现下交叉综合症?
大肚子的人(啤酒肚、怀孕);
常穿高跟鞋的人;
起桥卧推的健身者。
3.下肢旋前综合症(X型腿、扁平足)
什么是下肢旋前综合症?
距下关节是三平面关节,旋前就发生在距下关节,而距上关节是榫卯结构,胫骨会牢牢的卡住距骨,这就决定了距上关节相对更稳定,只是在矢状面产生屈伸的动作,因为这样的构造,距骨的位置变化也会影响到胫骨的变化。
当足旋前的时候,距骨会带动着胫骨内旋,股骨同样也会内旋,股骨又会带动髂骨向内旋转,髂骨带动骶骨向内旋转,这样就会带动骨盆向对侧旋转,正常情况下,旋前角度是4-6度,当超出这个范围时,就会产生过度旋前。
下肢旋前综合症的危害有哪些?
影响美观
膝关节外翻带来的疼痛,关节不稳
踝关节的疼痛,跟腱周围炎
髋部力量不均带来的行走步态异常,最终造成髋关节炎。
哪些人容易出现下肢旋前综合症?
年轻女性
扁平足患者
百安康手法医学·体态复原
运用手法技术作为医学手段,针对人体变形体态(骨骼形态、肌肉形态等)进行松解、复位、定型,达到纠偏、解缠、疗痛、塑形的功效。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