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天悄无声息的来临,一个话题又开始在家长群中出现:孩子该不该光脚走路或爬行?
每次这个话题一出现,正方和反方都会激烈“对决”,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总之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作为早教老师,今天便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之前去侄女家吃饭,看到一岁的侄女穿着袜子正扶着椅子慢慢站起来,由于袜子太长,在站立的过程中不小心被另一只脚踩住,导致侄女还没站稳,就“Duang”的一下坐在了地面,侄女似乎被吓到了,愣了几秒后便开始大哭。
听到她的哭声,奶奶连忙跑过去抱起侄女,让她趴在肩头,一边摇晃着身子一边安慰她。
我问奶奶为什么不给孩子脱掉袜子,奶奶直接回我说:“光脚容易受凉”。
“光脚容易受凉”是老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正是这样的观念,由老一辈养育的小朋友衣物大多比大人穿的还多,也由此衍生出一句“名言”——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
01、如何识别孩子脚是否凉?但是小孩子光脚真的会受凉吗?
老人一般会摸孩子的脚掌,觉得凉了便给他穿袜子、穿鞋子,但是脚掌凉并不代表宝宝冷了。
比较专业检测小孩子是否冷的方式是:摸孩子的后颈部。
颈部温热,没有出汗或者只有细微的汗液,对孩子来说这是最佳的温度,不需要添加或者减少衣物。
脚掌冷是因为脚是离心脏最远的一个部位,而心脏的工作便是通过血液的流通带给人体热量。
当给到脚掌热量时,无论是时间还是热量肯定比给其它部位长或少一些。
所以一般来说,脚的温度是比室内温度低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室内温度低时,这种反差更明显。
另外,权威的研究显示,孩子光脚不但不会受凉,还有很多好处!
02、孩子光脚走路的好处有哪些?促进触觉开发
大家都知道皮肤是最大的触觉器官,也有很多家长会让孩子接触不同材质的玩具,锻炼手部的精细动作、促进触觉开发。
同样的,脚上的皮肤也是需要触觉刺激的。
脚上分布着很多末梢神经用来传递信号,若没有被很好的开发,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在学走路时比普通人更容易摔倒,由于没有收到信号,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走路姿势
练习走路最好是光脚练习,由于没有鞋子袜子的束缚,孩子更能接受到来自地面的反馈,能感受到是上坡还是下坡,自己会不自觉的调整走路姿势。
一旦穿上袜子或鞋子,隔绝了与地面的接触,孩子需要低头看路面来判断。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低头走路的习惯。
有利于长成漂亮的脚型
之前听到老人说:光脚走路会造成扁平足。
但事实却相反,让孩子光脚在不同的材质或者各种各样的地形上走路,是有利于于足弓的形成和脚部肌肉韧带的发展,避免孩子形成O型腿等不良姿势。
03、光脚的注意事项同时家长要注意不是任何地方孩子都能光脚的,下面是孩子光脚的一些注意事项。
事前检查地面
在孩子脚前,一定要仔细检查一下地面是否安全,尤其是注意一下有没有小钉子、碎石头等尖锐物体,以免孩子不小心扎到或者吃到嘴里。
及时给宝宝清洗小脚
在孩子爬或走了一段时间后,家长要带孩子清洗一下小脚,以防孩子将放进嘴里吮吸,尤其是处于口欲期的孩子,更要及时清洗。
最好用围栏围定一个区域
在围栏里,家长可以放一些不同材质且安全无毒的玩具,让孩子光脚探索。
围栏是为了防止孩子爬的过快,趁家长不注意爬到厨房等危险地带。
但这个方式仅限于刚学会爬行的孩子,若是孩子爬行的很熟练或者开始行走,则建议家长撤掉围栏,让孩子自由探索,只要不让孩子能够接触到危险物件就行。
04、孩子什么情况下必须穿袜子可能有些家长会问,孩子什么时候才能穿袜子或者鞋子呢?
我的建议是,在室温低于25度,或者大人明显能感觉到寒冷,还是需要给宝宝穿上袜子,但是也注意以下一些细节:
l睡觉的时候不要穿袜子
如果宝宝一天24小时都穿袜子,这样会造成血流不畅,如果宝宝要保暖,那么只盖厚薄合适的被子就好了,尽量不要在睡觉的时候给他穿袜子。
l选择合适的袜子
不要给孩子选择太大或者太小的袜子,过大的袜子会导致孩子行走不便,容易摔跤,也容易影响孩子正确的走路姿势,而过小的袜子会导致宝宝的脚丫正常发育。
l选择质量好的袜子
一定要选择透气性强、质量好的袜子,也要细心地把线头剪掉,这样避免宝宝的脚丫受伤。
当然,买鞋也是一样,给宝宝穿鞋应该在孩子学会走路后,且是孩子独自走路,不是依靠大人或者扶着学步车走路。这时候可以给孩子买第一双鞋,要选择透气性好、比较轻的鞋子。
无论是孩子开始学爬行还是学走路,在保证保暖的情况下,我们都建议让宝宝光脚进行。
只要家中防护好环境的安全,避免一些危险因素,就让孩子自由探索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