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下滑囊又称三角肌下滑囊,是全身最大的滑囊之一。位于肩峰、喙肩韧带和三角肌深面筋膜的下方,肩袖和肱骨大结节的上方。肩关节外展并内旋时,此滑囊随肱骨大结节滑入肩峰的下方,不能被触摸到。肩峰下滑囊有许多突起,以伸入到肩峰下部分的最明显。另外,此囊附着于冈上肌的囊底较小,而游离缘较大,对肩部的运动很是有利。因此,肩峰下滑囊对肩关节的运动十分重要,被称为第二肩关节。01症状体征
1.一般症状疼痛、运动受限和局限性压痛是肩峰下滑囊炎的主要症状。
疼痛为逐渐加重,夜间痛较著,运动时疼痛加重,尤其在外展和外旋时(挤压滑囊)。疼痛一般位于肩部深处,涉及三角肌的止点等部位。亦可向肩胛部、颈部和手等处放射。2.局部症状检查在肩关节、肩峰下、大结节等处有压痛点,可随肱骨的旋转而移位。当滑囊肿胀积液时,整个肩关节区域和三角肌部均有压痛。为减轻疼痛,患者常使肩关节处于内收和内旋位,以减轻对滑囊的挤压刺激。随着滑囊壁的增厚和粘连,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以致完全消失。晚期可见肩胛带肌肉萎缩。怎么治疗
用药治疗首先查明原发病因,施以针对性的处理。急性期的治疗包括休息、给以消炎镇痛药、物理治疗、针灸和将患肢置于外展外旋位。类固醇激素局部注射有较好效果。慢性期除了上述疗法外,要强调不增加疼痛的康复治疗。主要恢复肩关节在三个轴上的运动功能。对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滑囊切除术、冈上肌腱钙化灶刮除术。肩峰和喙肩韧带切除等成形手术等。饮食保健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预防护理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病理病因可因直接或间接外伤、冈上肌腱损伤或退行性变、长期挤压和刺激所致。并发症严重者可并发肩关节纤维性强直。发病机制肩峰下滑囊又名三角肌下滑囊,分为肩峰下和三角肌下两部分。两者中间可能有一薄的中隔,但大多数是相通的。滑囊将肱骨大结节与三角肌、肩峰突隔开,使肱骨大结节不致在肩峰下面发生摩擦。END
RECOMMEND推荐阅读肌腱炎≠腱鞘炎,肌腱炎和腱鞘炎的区别是什么?
肩关节脱位很严重,治疗还是这样做靠谱
膝关节损伤有哪些处理方法?
运动时,关节脱位是怎么回事?缓解关节脱位,该做什么?
让家长担心的小儿“扁平足”该咋治?
腰肌劳损是什么?如何预防腰肌劳损的发生?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