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年一次全国调查显示,50岁以上以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值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4.4%。6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
WHO将骨质疏松定义为一种以骨量下降、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已发生骨折为定义的全身性骨病。黄宏兴教授讲到,这种疾病具有“三高二长一低”的特点,“三高”表示发病率高、病致残率高、医疗费用高,“二长”表示病程长、疗程长,“一低”表示生存质量低。本病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老人和多种慢性疾病患者,尤其以绝经后的女性多见,男女比例可以达到:7。
骨质疏松的危害、发病率高: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全球有2亿骨质疏松患者,并且女性多于男性。骨质疏松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50岁以上人群中,/2的女性、/5的男性在他们的一生中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患者经历了第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折的危险明显加大。我国老年人居于世界首位,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万,占总人口的7.%。预计到年将增加到2.2亿,那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
2、疼痛:骨质疏松的危害感到腰酸背痛者最多,其次是肩背、颈部或腕、踝部酸痛,同时可感到全身无力。疼痛部位广泛,可有变化,与坐、卧、站立或翻身等体位无关,症状时轻时重。
3、骨折:因骨骼强度和刚度下降,轻微暴力、跌跤,甚至坐车颠簸、咳嗽,都可以引起骨折。常见部位是脊柱椎骨、腕部(桡骨远端)和髋部(股骨颈)骨折。老年人脊柱和下肢骨折后,长时间卧床不起,可诱发多种并发症,如褥疮、尿路结石、脑血栓、坠积性肺炎等,严重影响健康,威胁生命。
4、骨骼变形:由于骨小梁变细、减少,骨骼易发生断裂。脊柱椎体主要由松质骨构成,其骨小梁断裂时,整体外观并无裂缝,X线照片或CT图片也难以发现。但日久天长,积少成多,一些椎骨慢慢塌陷,引起身材变矮,弓腰曲背。可继发腰背疼痛,影响行走、呼吸等多种功能活动。
皱纹越多的人骨质越松日前美国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对4名停经不到3年的妇女检查对比后指出,皮肤弹性程度与骨质密度密切相关。研究表示,皱纹越多、皮肤弹性越差的人,骨质疏松的程度也越严重。
北京医院妇科主任王必勤表示,皱纹越多的人,的确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不过二者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与皮肤和骨质都需要胶原蛋白的支撑有关。
胶原蛋白是皮肤的主要成分,其在皮肤中会形成一张细密的弹力网,牢牢地锁住水分,就如同支架般支撑着皮肤。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自身产生的胶原蛋白会逐渐减少,且闭经之后,雌激素快速下降,代谢减慢,更是导致胶原蛋白含量严重不足,致使女性出现皮肤松弛、皱纹增多等现象。
人们往往都认为骨质疏松是由于缺钙引起的,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王必勤介绍,骨质疏松不仅仅是缺钙,胶原蛋白的缺失也是一大原因,如滑膜炎就与胶原蛋白的流失有关。同时,雌激素有促进钙吸收的功能,一旦女性闭经后,雌激素的缺失会阻碍钙的吸收,骨质疏松更易出现。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皱纹表示雌激素下降,胶原蛋白流失,同时也可能合并骨质疏松。王必勤强调,闭经女性需重视饮食健康,应尽量食用富含钙的食物,如应适量食用牛奶、虾皮等。
骨质疏松治疗骨质疏松治疗的目的在于减少骨量的流失,恢复骨量,期望能够达到骨量流失和补充的动态平衡,来预防疼痛和骨折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营养补充
饮食中应保证足够量的钙、蛋白质和维生素D、B和K的摄入。
2、适当适量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能够对骨骼施加力学作用,一定的受力刺激能够导致支撑骨骨量的增加。
但老年人运动应注重自身生理的特殊性,运动量应符合自身心肺功能。
3、良好的生活习惯
减少咖啡和饮酒的摄入量,减少吸烟等影响骨骼质量的不良生活习惯。
4、药物治疗
对于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治疗对策和方案是不同的,需要医生根据骨质疏松程度进行专业的治疗,绝不是自己晒晒太阳、吃吃钙片这么简单的。医生通过对骨密度和各种实验室指标的监测,会对用药进行调整,大家千万不要自己随便停药和加药治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