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开始听五月天,到现在,也有十多年了。
那时只是喜欢,并不迷恋,
时光向前,当我终于成长为一个大人,
我才发现,五月天的可贵。
他们能一直以一种相对单纯的姿态,
表达对青春、友情和梦想的赞美。
有人说他们只是在贩卖情怀,
但情怀这东西,
也不是想有就有的,
也不是谁说你都信的。
他们不断推出的作品,
和追求简单的生活态度,
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愿意为这样的情怀买单。
2.
天生五音不全,
不懂音乐,
喜欢词多于旋律。
阿信的词,
恰好能戳到我的心里。
比如题目这句来自《盛夏光年》
“长大难道是一场必经的溃烂”
比如《笑忘歌》里:
“这一生只愿只要平凡快乐,
谁说这样不伟大呢”
比如《如烟》里:
“生命是华丽错觉
时间是贼偷走一切”
还有《成名在望》里:
“少年回头望,
笑我还不快跟上”
...
3.
阿信并不是开始就会写词,
也并不是开始就能唱歌。
如果年的阿信没有遇见怪兽,
那么阿信就还是陈信宏,
怪兽就还是温尚翊。
也许陈信宏会做个漫画家,
学霸温尚翊会当一名律师,
世上则会少了一个叫“五月天”的乐队。
阿信和怪兽高一加入了台北师大附中的吉他社,
沉迷音乐不可自拔,
被分别委以社长和副社长的重任,
在进行社团招新的时候,
招来了石头和玛莎,
五月天的四个人就这样相遇了
咦,冠佑这时候在哪里?
可能下一段你才知道。
有趣的是,阿信后来留级,
和“学弟”玛莎、石头同级,
结果不久后,玛莎和石头也留了级
这最初的四个人,
就分别处在了不同的三个年级。
4.
年和年,
怪兽和阿信先后考上了大学,
但还是心系音乐,
于是拉上了石头、玛莎和钱佑达,
组建了“SoBand”乐队,
当时乐队其实还有两人,
男主唱和女键盘手,
两个人专心谈恋爱就离开了乐队,
真的好感谢他们~~
阿信被推荐为“主唱”,
理由则是他“乐器玩得最烂”。
当时他们在不同的地方读书,
选择在位于市中心的怪兽家排练,
每天放学后从四面八方奔向同一个目的地,
后来他们有本书,
就叫《下课後,怪兽家里点名》。
5.
年3月,
他们在七号公园参加了一场大型乐团活动,
因为必须有原创歌曲,
于是阿信写了一首歌曲《轧车》,
而在报名的那天,
他们决定重新取一个团名,
在玛莎的回忆中,
这样写道:
“我們在興安街賣魯肉飯跟魚羹的攤販前吃完東西後終於討論決定要叫五月天,
究竟是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我們大概也沒有人真的知道,
總之得填上一個名字在團名的那格......
根據村上先生的說法,這就是我們人生開始歪斜的開始。”
6.
年6月,五月天加入了滚石。
而关于这段,有两种广为流传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
阿信和怪兽将音乐的DEMO送到滚石,
跟前台小姐说:“这是我们的音乐小样,
请把他交给制作人,
就算丢掉也请听完之后再丢掉。”
一种说法是,他们把这段话写在了光盘上。
而李宗盛在垃圾桶看到了。
不管怎样,他们确实接到了李宗盛的电话。
加入滚石不久,鼓手钱佑达离开乐队,
而他们瞄上了练习室的老板刘谚明,
并向他发出邀约,
从练习室老板成为五月天的鼓手“冠佑”,
只用了一天的时间。
在台北成团20周年的演唱会上,
前鼓手佑达也被邀请到了现场,
还向冠佑讨要1/20的薪酬,
场面一度十分欢乐。
7.
年7月7日,
五月天《第一张创作专辑》横空出世,
紧接着年《爱情万岁》,
年《人生海海》如期而至,
这三张专辑主题上更偏向抱怨和对社会的不满,
因为封面都是蓝色的,被称为“蓝三”,
有很大一部分老粉认为,蓝三是五月天的最好的作品。
就在乐团刚刚走上正轨的时候却迎来了生死考验,
阿信、玛莎、怪兽要去服兵役了,
当时没有一个偶像团队能逃过“当兵魔咒”,
没有人知道“五月天”的明天会怎么样,
所以举办了巡回告别演唱会。
年3月,阿信和怪兽因为扁平足和地中海贫血,
提前结束了兵役生涯。
年6月玛莎归队,
年11月11日,第四张专辑《时光机》面世,
那个魔咒,就这样被五月天打破了。
8.
年,在台湾崭露头角的五月天,
来到北京三里屯的无名高地livehouse演出,
学生票只需要20元,就能看一整晚,
那场演出现场观众不过20几个人,
而且大多数观众都是冲着joyside去的,
他们刚上台的时候还因为不够摇滚被喝倒彩。
年年底,
五月天就为自己找回了面子。
他们因为《倔强》和《知足》两首歌的走红内地,
一年以后,他们在工体举办了万人演唱会。
年,他们鸟巢开唱,
从无名高地到鸟巢,不过1.6km,他们走了八年。
9.
年,第五张专辑《神的孩子都在跳舞》,
拿到了最佳摇滚专辑和最佳摇滚乐队两个大奖,
知名乐评人王小峰称那一天为“中国摇滚的耻辱”。
从此之后“伪摇”“商业化”的舆论一直伴随着他们,
但这并不影响五月天的一路走红。
接下来的四张专辑,
《为爱而生》
《后青春期的诗》
《第二人生》
《自传》
让他们越来越走近大众的视野,
一次次刷新记录,
成为“亚洲第一天团”。
去掉粉丝滤镜,
他们确实选择了以一种更温和的方式,
被大家所接受,
赢得了空前的成功。
但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能更好的活着,才能更好的表达。
摇滚是什么?
是一种宣泄,
还是希望宣泄後留下一些什么,
如果是后者的话,
我觉得他们做到了。
10.
他们的歌题材非常广泛,
但基调始终是乐观。
《拥抱》、《盛夏光年》描写同志主题,
《干杯》、《兄弟》、《如果我们不曾相遇》中表达友情,
《咸鱼》、《第二人生》、《自传》讲述人生理想,
《如烟》、《转眼》感怀生命,
《倔强》、《人生海海》传达积极向上态度,
《三个傻瓜》、《生活以上生存以下》对社会批判,
《你不是真正的快乐》、《突然好想你》讲述爱情,
《约翰列侬》、《诺亚方舟》关心世界和平和人类命运,
《离开地球表面》、《恒星》探索宇宙,
......
11.
五个人,
二十年,
九张专辑,
三部音乐大电影,
几百场超大型演唱会,
这是他们交出最好的成绩单,
而且未完待续。
而成团二十几年,
鲜少有争端和绯闻,
因为他们一直有自己相信的东西,
或许是友情、梦想和音乐。
当然也得益于他们的平均分配机制,
阿信说过,他们赚到钱,
除掉工作人员酬劳之后,
会平均分成6份,
每人1份,剩下的一份用来更新设备和录音。
不知道这种分配制度有没有沿用至今。
但我看到的是,
五月天的每一个团员,
都没有被湮没在主唱大人的光环中。
高冷的团长怪兽,
炫酷有型的石头爸爸,
搞怪的贝斯手玛莎,
一直很冷静的鼓手冠佑。
而且,他们的生活态度真的很棒,
几乎很少参加综艺,
看他们的活动轨迹,
似乎就是写歌,做演唱会两件事,
其余的时候,他们会把自己交还给生活,
刘若英曾说过:“她最佩服的,就是五月天做回平凡人的能力。”
也正是在面对巨大的名誉和掌声中,
他们还保持清醒,没有迷失自己,
在一次次喧嚣之后,让自己归于平静,
才能一直都有作品产出。
12.
在正在上映的第三部大电影《人生无限公司》中,
阿信在现场对着一个小女孩说:
“成长没有那么可怕,
长大后可以有一群这样的朋友,
可以谈一场恋爱,
成人的内心里也可以一直住着一个小孩”。
或许,从最初的“迷茫”到现在的“笃定”,
五月天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
长大过程中的迷惘和痛苦,不可避免,
但成长的结果,并不是没有选择,
你可以选择变成一个无趣的大人,
也可以选择以善良的方式与世界抗争,
始终保持孩子般的纯真模样。
成长,可能是一种灿烂,
而不是一种溃烂。
文字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