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认识儿童扁平足

开讲啦

简单认识“儿童扁平足”

足的发育对儿童非常重要,

孩子能否走的稳、跑的快、跳的高,

都和足部发育密切相关。

良好的运动能力,

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

01.关于扁平足的那些事

影响儿童运动能力的因素较多,其中扁平足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近来,因为扁平足前来就诊的儿童逐渐增加,然而,对于扁平足的识别和康复仍有很多误区,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扁平足相关的科普知识、规范的评估方法及有效的治疗手段。

Tips1:

足部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由骨、关节、肌肉及韧带等组成,包括26块骨、57个可动或微动关节、32条肌肉和条韧带。足部的以上结构能给我们行走带来足够的稳定度和灵活性。

Tips2:

一般来说刚出生的婴儿都是柔韧性扁平足;2岁以下儿童的扁平足发生率为97%;到6岁时下降至26%(3-6岁是足内侧纵弓发育的关键时期);成年后扁平足发生率大约有10%~20%。对于无症状的扁平足需要筛查其运动损伤风险及其他可能带来的问题;对于存在症状并进一步发展为平足症的扁平足患者,需要治疗师评估其具体问题,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

Tips3:

扁平足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主要与先天性跗骨黏合或附生舟状骨、先天性韧带松弛、遗传等因素有关;后天性与足部太早承重、错误姿势(W型坐)、体重超重、足部小肌肉力量较弱等因素有关。

Tips4:

儿童时期扁平足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则可能在青少年时期出现小腿痛、足部肌肉易疲劳、习惯性踝扭伤等症状,由此而改变的下肢生物力线将进一步导致膝外翻、骨盆侧倾、脊柱侧弯等问题。并且,扁平足带来的疼痛会导致孩子们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不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部分青少年或成人因含胸驼背等姿势异常、腰椎间盘病变就诊时,才发现问题可能源于从小就存在的扁平足。

02.如何应对扁平足

对于扁平足的早发现、早区别、早诊断、早干预,至关重要。

早发现——扁平足自检

在地上铺两张白纸,双足底打湿,然后分别在两张白纸上压一下后离开,看双侧足底的受压面积。白纸被打湿的部分就是受压的部分,未受压的部分最宽处与受压部分的比例远大于或小于1:2,医院就诊咨询。

早区别——柔韧性扁平足与僵硬性扁平足

柔韧性扁平足患儿在坐位时足内侧弓存在,而在负重位时足弓消失。当患儿单脚站立时,可以发现足弓比双脚站立以及行走时更加塌陷。柔韧性扁平足可以通过“踮脚测试”重建足弓,在测试中,患儿踮起脚尖站立时,其足底筋膜收紧,可以发现足弓恢复正常。如果踮脚后足弓不能恢复正常,则为僵硬性扁平足。僵硬性扁平足在坐位,站立位以及由于距下关节的活动受限导致的脚趾抬高测试中,足弓都是塌陷的。在僵硬性扁平足青少年期间出现膝关节疼痛和间歇性腰背痛的几率超过柔韧性扁平足的一倍以上。

A:双足足弓塌陷,足底超压,且两边足弓不同,右脚第二趾骨-第三趾骨压力代偿;

B:力线偏移,第一趾骨旋前趋势,

C:蝶形图,双足加载期压力向前,中期双足弓发力不均,中心力线略微向后。

早诊断——康复医学科就诊

康复医学科医生能够通过病史采集、体检等方法,初步评估孩子的情况,结合步态分析仪,明确诊断。目前扁平足的检测已有先进的医疗设备,静态及动态足底压力、视频采集、力线分析等技术能够辅助医生做出更好的判断。

早干预——康复治疗师的重要性

多数扁平足属于柔韧性扁平足,不需要外科治疗,仅小部分严重变形或其他先天性骨骼融合等情况需要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及辅具”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治疗扁平足,矫正步态,提高运动能力。一般认为对有症状的柔韧性扁平足的初始治疗选择包括手法治疗、运动锻炼、生活习惯纠正、适当的鞋和矫形器等。需要根据治疗师评估出来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治疗处方及居家锻炼。

03.我科儿童步态治疗团队

如何预约

注:如既往在外院就诊,请携带病历及外院辅助检查,尤其是影像学检查资料

-END-

供稿

张丽颖、梁森

审核

阚宏俊

审定发布

高惠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mw.com/bzhl/95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