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超重或肥胖变得越来越普遍,一方面是物质生活水平好了,另一方面是缺乏必要的运动锻炼,加上老一辈的过分“溺爱”,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把握方面往往不太注重,从小身体就处于超重或肥胖不利于健康发育,对于以后的身体健康也是埋下隐患,非常不利的,如何避免儿童超重或肥胖就显得非常重要,让儿童更好更健康成长。
《报告》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率不断攀升。-年,我国主要大城市0~7岁儿童肥胖检出率由0.9%增长至3.2%,肥胖人数也由万人增至万人;估测该群体目前肥胖儿童数约万人,肥胖率约为4.3%。-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和肥胖人数也由万人增至万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至年,0~7岁儿童肥胖检出率将达到6.0%,肥胖儿童数将增至万人;7岁及以上学龄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将达到28.0%,超重肥胖的儿童数将增至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明显增加,与其相关的高血糖、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慢病检出率也大幅提升,儿童青少年慢性病问题日益凸显。儿童青少年慢病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超重和肥胖”,而儿童青少年肥胖即是一种独立疾病,也是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慢病的危险因素。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年7~18岁男女学生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4.9%和3.5%,年分别增长到7.0%和5.7%。“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近年有明显增加,这与肥胖的快速增长有关,”马军还表示,研究证实,高血压的发生起源于儿童时期,造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也自幼形成,儿童血压也具有“轨迹”现象,因此儿童期血压可持续到成年期,并较早地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此外,国内队列研究也发现,儿童期血压较高者成年后有42.9%的人发展成为高血压。
而作为全球性健康问题之一的糖尿病,其在中国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的患病及发病率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此外,一项长达45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肥胖者在成年期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约24倍。
对于当前造成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明显上升的因素,马冠生分析称,儿童肥胖的发生和流行受遗传、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马冠生特别强调了“致肥胖环境对肥胖的流行推波助澜”,包括膳食结构不合理,脂肪功能比偏高,能量密度高的食物消费偏高;身体活动不足,静态活动增加;饮食行为不健康,不吃早餐、早餐营养质量差增加了超重或肥胖的发病风险、饮料引用率和饮用量上升、在外就餐频率增加。
此外,肥胖不仅严重威胁人群的健康水平,影响民族素质,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负担。马冠生介绍称,年超重和肥胖所造成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直接经济花费为.1亿元,分别占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和医疗总费用的3.2%和3.7%。据此推算,至年,每年由超重及肥胖所导致成人肥胖相关慢性病直接经济花费将增至亿元。
不仅在中国如此,年,肥胖便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全球性流行病,同时指出,肥胖将是全世界首要的健康问题。年4月发布在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一份研究成果称,科学家在历时40年对万受调查成年人的体质指数(BMI)进行趋势调研后发现,目前世界上肥胖群体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偏瘦人群。
开展儿童青少年慢性病防控,不仅需要在一般人群开展预防和干预,例如健康教育、体育锻炼、健康饮食、生活方式改善等,而且还需要对高危人群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防控。
预防儿童肥胖要才从娃娃抓起,从预防巨大儿出生做起。二胎政策放开后出现很多高龄孕妇,很多人怕流产,运动量很少,这样最容易妊娠期肥胖,生出巨大儿。建议夫妻在备孕阶段就开始注意均衡饮食,多运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身材。怀孕后即便是高龄产妇也需要适当运动,避免体重增长过快,减少巨大儿的可能。有数据显示,巨大儿成年后患慢性病的风险高与正常体重的新生儿,所以,爸妈可千万别把巨大儿当作有福气的健康宝宝啊!
儿童一旦肥胖,由于体内脂肪比例增高,酸性代谢产物排泄不充分而蓄积量增大,儿童会经常感觉疲困乏力,贪睡,不愿活动;又因为肥胖导致水、糖、脂肪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而出现异常饥饿感,表现为嘴馋而特别贪吃。这样就容易促成儿童惰性的养成,变得既贪吃又贪睡,形成越来越胖,越胖毛病越多的恶性循环。越是肥胖,越是贪食,越是懒惰,越不愿运动,失去儿童那种天真活泼好动的天性。儿童肥胖,长大后90%会变成大胖子。
肥胖还会引起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等。部分儿童会因肥胖导致性发育障碍,男孩出现隐睾,乳房膨大等性器官和性征发育障碍;女孩则出现性早熟或月经异常,导致其成年后的性功能障碍和生殖无能。肥胖还可以影响儿童的头型发育,出现愚蠢型倾向。还容易长成X形或O形腿,扁平足。生活自立能力下降,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羁患消化道及呼吸道疾病。
过度肥胖导致呼吸系统功能下降,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大脑皮层缺氧,儿童学习时注意力不易集中,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由于体型变化,体力下降以及肥胖后的各种令人难堪的症状,给儿童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形成自卑、孤僻以及人格变态,导致儿童严重的心理发育障碍。
科学界比较公认的减肥方法还是比较“老套”: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中国已有科研人员用实验数据证明通过每天“少吃几口”,或快走30至40分钟就可以避免因积累下过多能量而导致超重乃至肥胖。
欢迎和我们一起互动,说你想说的经历,说出你们的故事。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克服,健康是福,祝福每一个人。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点赞。您的支持将是我的动力!谢谢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