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走累了。”每次出门不到一会儿的工夫,5岁的儿子康康便开始嚷嚷着要大人抱,这让海口市民孙女士头疼不已。刚开始总以为孩子是在撒娇,可后来渐渐发现康康的鞋底内侧总是磨损严重时,她心里这才犯了嘀咕:孩子这是得了扁平足吗?“孩子如果经常喊‘脚累’‘脚不舒服’,或是不愿意多做运动,那就值得注意了。”医院康复医学科初级治疗师杨斌提醒,虽然大部分宝宝及青少年的扁平足是先天性的,但如果长期穿着后跟杯柔软及缺乏足弓承托的鞋会使其进一步恶化,所以选对合适的儿童鞋很重要。
孩子一走路就喊累?
先别急着骂,或是扁平足“作祟”
今年国庆长假,27岁的张女士一家沿着东线高速一路游玩。可原本应该愉快的旅途,却因2岁的女儿欣欣“变了味”。“一路上我和他爸爸轮流抱着她,中间有几次两人实在是都累了,就想让孩子下来走几步,可欣欣却死活不愿意,脚一沾地就开始哭。”最后一家人谁都没了玩的兴致。
欣欣平时在家时就不爱走路,虽然张女士偶尔也会吐槽女儿“太懒”,但并没太在意。直到前两天张女士和一个闺蜜说起这事时,对方提醒“孩子是不是有扁平足”时,她这才回过神来。“我在网上查了查,感觉症状和我女儿的蛮像。”握着欣欣平平的脚掌,张女士医院看看。
今年5岁的康康同样不喜欢走路。“最头疼的是他不爱穿鞋,大人一不注意就喜欢光起脚丫子。”康康的妈妈孙女士告诉记者,直到他给孩子洗鞋时,发现他的好几双鞋都是鞋底内侧磨损严重时,才开始想这是不是老人们常说的“鸭屎蹄”(扁平足)……抱着“以防万一”的心态,孙女士赶紧给康康在网上买了几双矫正鞋垫,期待能缓解儿子“一走路就喊累”的毛病。
四成孩子是扁平足?
医生:别慌,还有真假性之分
扁平足,顾名思义就是脚掌没有足弓,和鸭掌差不多。“这种疾病是以足弓降低或消失为主要特征,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导致足踝部骨关节炎及软组织病变,足踝部出现疼痛、无力、行走受限的症状。”可足弓对人体有什么用呢?杨斌告诉记者,足弓具有柔性和坚韧性,能在足部着地时能适应不同的路面,并在足离开地面时具有一定的弹推力,使载荷由弓顶分散到前足和后足,起到减震的作用,因此足弓又叫“天然减震器”。所以说,少了足弓的人,长途跋涉肯定受不了疼。
“调查显示超过60%孩子有足部问题,其中近70%有扁平足。”在网上看到类似数据时,不少家长常常感到惊异:按数据测算,超过四成儿童是扁平足?杨斌解释,儿童扁平足的确更多见,但扁平足成因较多,除先天性外,也与体重多重、长时间站立等因素有关。值得一提的是,6岁前的幼儿足部发育不完全,足弓被厚厚的脂肪层覆盖,常会形成假扁平足现象。那么如何辨别扁平足呢?医生介绍,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地上撒一层面粉,让宝宝踩上去,再看宝宝的脚底,一般来说,正常的脚足内缘不应触地,所以不会沾上面粉,而扁平足刚好相反,大部分足底或全部足底会被面粉覆盖。
扁平足并非“不碍事”
“量足定做”鞋垫助矫正
4至14岁是儿童足部健康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也是矫正脚部畸形的关键期。“扁平足的孩子,往往都是足外翻的,因此会导致足内侧、踝内侧、膝关节内侧等承受的压力大,往往导致这些部位疼痛。”杨斌介绍,如果出现了足部疼痛、足外翻等症状时,可通过矫形鞋垫来矫正或改善足部结构。
值得提醒的是,每个扁平足孩子的脚掌都是独一无二的,医院或机构做详细的检查和测试,“量足定做”一双合适的矫形鞋垫,才能达到矫正的效果。如果扁平足程度较轻或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也可去做一些勾脚、顶脚尖等功能锻炼,来改善足底肌力或肌耐力不足的问题。
虽然大多数扁平足都与先天性因素离不开,可长期穿着后跟杯柔软及缺乏足弓承托的鞋也会导致其恶化。“鞋子的大小、软硬和面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走路。”杨斌介绍,由于脚有肥有瘦,鞋子的脚掌部位需要不同的围度,以不挤压脚趾为宜。更重要的是鞋底应该用一个定形中底来稳定鞋形,穿着时才能达到固定形态的效果。
鞋子虽小,却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双脚健康及良好走路姿势的养成。那么,一双合适的鞋子究竟该怎么挑呢?
一般来说,选鞋前一定要先测量孩子的脚型,包括大小、胖瘦、足背高低等。挑鞋时,前头应留出适当空间,可以让孩子将脚抵到鞋后跟处,翘起大脚趾,家长用手指按压鞋头,有一指空隙即可。
“孩子做不同的运动时应该选择不同的鞋,不能‘一双鞋打天下’。特别对于患有扁平足的儿童,买鞋子更不能随心所欲。”杨斌提醒,鞋子材质最好软一些,皮鞋则是万万不能穿的。
来源:南国都市报记者:李梦瑶
图片来自网络
本期编辑:吴雅菁实习生:吉敏
南国健康快车赞赏